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雞肉參(原變種)

鎖定
雞肉參,是紫葳科角蒿屬植物,主要分佈於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
中文名
雞肉參(原變種)
拉丁學名
Incarvillea mairei (Lévl.) Grierson var. maire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紫葳科
硬骨凌霄族
角蒿屬
亞    屬
波羅花亞屬
中國植物誌
69:045

雞肉參(原變種)形態特徵

雞肉參(原變種)線稿圖 雞肉參(原變種)線稿圖 [2]
多年生草本,無莖,高30-40釐米。葉基生,為1回羽狀複葉;側生小葉2-3對,卵形,頂生小葉較側生小葉大2-3倍,闊卵圓形,項端鈍,基部微心形,長達11釐米,寬達9釐米,邊緣具鈍齒,側生小葉近無柄。總狀花序有2-4朵花,着生花序近頂端;花葶長達22釐米;花梗長1-3釐米;小苞片2,線形,長約1釐米。花萼鍾狀,長約2.5釐米,萼齒三角形,頂端漸尖。花冠紫紅色或粉紅色,長7-10釐米,直徑5-7釐米,花冠筒長5-6釐米,下部帶黃色,花冠裂片圓形。雄蕊4,2強,每對雄蕊的花葯靠合併抱着花柱,花葯極叉開。子房2室,胚珠在每一胎座上1-2列;花柱長5.5-6.5釐米,柱頭扇形,薄膜質,2片裂。蒴果圓錐狀,長6-8釐米,粗約1釐米,具不明顯的稜紋。種子多數,闊倒卵形,長4毫米,寬6毫米,膜質、不增厚,淡褐色,邊緣具薄膜質的翅,腹面具微小的鱗片。花期5-7月,果期9-11月。 [1] 

雞肉參(原變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400-4500米的高山石礫堆、山坡路旁向陽處。

雞肉參(原變種)分佈範圍

產自四川西部(理縣、木裏、寧蒗、道孚、乾寧)、雲南西北部(麗江、中甸、永勝、鶴慶、洱源、羅平、鹽豐)、西藏東部(加查、左貢、芒康、比如、朗縣、江達)。模式標本採自雲南白龍箐。 [1] 

雞肉參(原變種)主要價值

根入藥、生用涼血生津;幹用調血,熟用補血、調經,也治骨折腫痛、產後少乳、體虛、久病虛弱、頭暈,貧血、消化不良,並可健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