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雜高粱

鎖定
雜高粱(Sorghum × almum Parodi)是黍亞科高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短根狀莖。稈高可達150釐米,葉舌硬膜質,頂端近平截,無毛;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中脈白色,邊緣軟骨質,具微細的小鋸齒。圓錐花序,每一總狀花序具節,無柄小穗橢圓形或長橢圓形,成熟後黑色或黃綠色,不脱落或遲緩脱落,基盤鈍,具短柔毛;穎堅紙質或薄革質,第一穎脈,上部明顯,第二穎上部具脊;第二外稃披針形,膜質,子房橢圓形。有柄小穗雄性,夏秋季開花結果。
分佈於南美和中美洲。印度和中國少數園圃有引種。雜高粱適生於温暖、潮潤的亞熱帶地區,適應性廣,競爭能力強。
雜高粱可用作牧草。
雜高粱收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第436種)。 [1]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2] 
中文名
雜高粱
拉丁學名
Sorghum × almum Parodi [6] 
別    名
黑高粱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高粱屬
雜高粱
命名者及年代
Parod.,1943

雜高粱形態特徵

雜高粱 雜高粱
多年生草本;具短根狀莖。稈高80-150釐米,不分枝或有時自下部節上分枝。葉鞘無毛或基部有柔毛;葉舌硬膜質,頂端近平截,無毛;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25-50釐米,寬2-5釐米,中部最寬,向兩端漸狹窄,中脈白色,邊緣軟骨質,具微細的小鋸齒。
圓錐花序長約40釐米,分枝較細而斜升,單生或數枚在主軸上輪生或近一側着生,基部腋間具灰白色柔毛;每一總狀花序具2-5節,下部裸露部分長1.5-4釐米;總狀花序軸與小穗柄不易折斷;無柄小穗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4.5-6毫米,上端具柔毛或近於無毛,寬1.5-2毫米,成熟後黑色或黃綠色,不脱落或遲緩脱落,基盤鈍,具短柔毛;穎堅紙質或薄革質,第一穎具5-7脈,上部明顯,除背部的毛較疏或無毛外,其餘部分的毛較多,第二穎上部具脊;第二外稃披針形,頂端鈍或微尖,膜質,具2脈,第二內稃頂端多少2淺裂;芒細弱,長約1.5釐米,自第二外稃裂縫間伸出;鱗被2枚,寬倒卵形,頂端微凹,無毛;雄蕊3枚;子房橢圓形。有柄小穗雄性,較無柄小穗狹窄,穎的質地較薄。花果期夏秋季。 [4] 

雜高粱產地生境

分佈於南美和中美洲。印度和中國少數園圃有引種。 [4]  雜高粱適生於温暖、潮潤的亞熱帶地區,適應性廣,競爭能力強。 [5] 

雜高粱生長習性

隨着氣温的升高,生長加快,7月開始抽穗開花。雜高粱可多次刈割,一旦刈割後,不再進行生殖生長。雜高粱植株在山西不能越冬,不存在宿根繁殖的條件。 [3] 
雜高粱 雜高粱

雜高粱繁殖方法

雜高粱的種子和根莖均可繁殖。種子經過休眠,當温度達到10℃時即可萌發。中國山西4-5月播種,10天后種子發芽出苗。 [3] 

雜高粱主要價值

雜高粱可用作牧草。 [4] 

雜高粱物種危害

雜高粱根系發達,具有很強的繁殖力和競爭力,生長快,植株高大,結籽量多。農田發生該草時,與農作物爭光、爭水、爭肥,使農作物的產量下降,是穀類、棉花等30多種作物田中最難控制的惡性雜草之一。 [3] 

雜高粱傳播途徑

雜高粱
雜高粱(3張)
21世紀初中國是人為私自從國外帶入山西境內,並種植擴散造成2006年大面積發生雜高粱雜草疫情,經組織開展拉網式調查,查明瞭該草在山西5個市14個縣發生,發生面積232.4公頃。
雜高粱種子成熟後,灑落在植株周圍近距離擴散傳播。由於該草可作為牧草飼料種植,因此在山西,人為攜帶雜高粱種子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 [3] 

雜高粱防治方法

檢疫宣傳:加強植物檢疫工作,擴大宣傳,使廣大農民羣眾充分認識到該草的危害性和危險性,自覺繳交存的雜高粱種子,不留後患。
種子銷燬:2007年4月,中國山西對收繳的61500千克雜高粱種子按照植物檢疫有關規定,在檢疫人員的嚴密監督下進行了分片集中銷燬。具體辦法:挖掘3米深的土坑,倒入雜高粱種子,澆上汽油或柴油進行焚燒,然後覆蓋3釐米厚生石灰粉,最後埋土壓實。
人工剷除:結合田間管理,耕鋤雜高粱植株,並帶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燒燬。
化學防除:對大面積發生雜高粱雜草的農田及田邊,每公頃使用草甘膦4千克進行防除。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