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雜色麴黴毒素

鎖定
雜色麴黴素(Sterigmatocystin)主要是雜色麴黴(Aspergillus versicolor)和構巢麴黴(Aspergillus nidulans)的最終代謝產物,同時又是黃麴黴(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麴黴(Aspergillus parasiticus Speare)合成黃血黴毒素過程後期的中間產物。據報道,感染了雜色麴黴的玉米在27℃的環境下,21天可產生雜色麴黴毒素12g/kg以上。
中文名
雜色麴黴毒素
外文名
Sterigmatocystin [3] 
來    源
雜色麴黴和構巢麴黴最終代謝產物
毒    性
具有致癌性

雜色麴黴毒素簡介

雜色麴黴毒素是日本學者初田勇於1954年從雜色曲(Aspergillus versicolor)的菌絲體中首先分離並命名的,它們是一組化學結構近似的有毒化合物,目前已確定結構的有10多種。英國1960年暴發的“火雞x病”證明是黃麴黴毒素中毒引起的,此後才對結構與其類似的ST引起注意。到目前為止,有關ST的產毒菌種、理化特性、體內代謝、毒性等研究均取得了較大講展 [1] 
雜色麴黴毒素在1954年由雜色麴黴培養物中首先分離出的,但並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至發現黃麴黴毒素的強致癌性後,才開始注意。用14~標記方法已證實雜色麴黴毒素能轉變成黃麴黴毒素馬,而且有人認為雜色麴黴毒素可能是非洲某些地區肝癌的病因。

雜色麴黴毒素結構及特性

雜色麴黴毒素也是一類化學結構很近似的化合物。目前有十多種已確定結構,其化學結構除異雜色麴黴毒素外,都有兩個呋喃環,與黃麴黴毒素結構相似。除雜色麴黴外,能產生雜色麴黴毒素的還有構巢麴黴、焦麴黴及索拉金離蠕孢黴等。 [2] 

雜色麴黴毒素毒力

雜色麴黴毒素的大鼠經口LD 50以mg/kg體重計,雄性為166、雌性為120,小鼠為800以上。猴經腹腔注射LDso為32。由LDso值可看出,靈長類(猴)對雜色麴黴毒素的敏感性比齧齒類高。雜色麴黴毒素引起的致死性病變主要為肝、腎實質器官壞死。雜色麴黴毒素具有致癌性,還可使枯草桿菌及小鼠細胞發生突變反應。 [2] 
ST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因結構與黃麴黴毒素相似,因此其毒性和致癌性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雜色麴黴毒素急性中毒的病變特徵是肝、腎壞死。但雜色麴黴毒素的慢性毒性作用較強,主要表現為對肝和腎的毒性。我國寧夏地區曾發生馬屬動物和羔羊採食被雜色麴黴毒素污染的飼料後出現中毒症狀,病理剖檢特徵為肝硬化、皮膚和內臟器官高度黃染。
雜色麴黴毒素還可使大鼠出現血管肉瘤、背組織血管瘤等腫瘤。關於雜色麴黴毒素的致癌機制,有學者認為與它的二呋喃環末端的雙鍵有關,此雙鍵可與DNA分子的尿嘧啶形成加合物,使DNA結構改變,複製錯誤。目前我國還沒有規定食品中雜色麴黴毒素的限量標準。 [1] 
參考資料
  • 1.    丁曉雯,柳春紅.《食品安全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1
  • 2.    張鳳寬,劉學軍,袁旭主編.食品衞生檢驗學.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7-18
  • 3.    雜色麴黴毒素  .術語在線—權威的術語知識服務平台[引用日期20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