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雜氏灰栒子

鎖定
28. 西北栒子 札氏栒子(經濟植物手冊),雜氏灰栒子(華北經濟植物誌要),土蘭條(河南土名)圖版23:9-12
中文名
雜氏灰栒子
薔薇科
栒子屬
分    佈
河北山西、山東

雜氏灰栒子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達2米;枝條細瘦開張,小枝圓柱形,深紅褐色,幼時密被帶黃色柔毛,老時無毛。葉片橢圓形至卵形,長1.2-3釐米,寬1-2釐米,先端多數圓鈍,稀微缺,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全緣,上面具稀疏柔毛,下面密被帶黃色或帶灰色絨毛;葉柄長1-3毫米,被絨毛;托葉披針形,有毛,在果期多數脱落。花3-13朵成下垂聚傘花序,總花梗和花梗被柔毛;花梗長2-4毫米;萼筒鍾狀,外面被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稍鈍或具短尖頭,外面具柔毛,內面幾無毛或僅沿邊緣有少數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或近圓形,直徑2-3毫米,先端圓鈍,淺紅色;雄蕊18-20,較花瓣短;花柱2,離生,短於雄蕊,子房先端具柔毛。果實倒卵形至卵球形,直徑7-8毫米,鮮紅色,常具2小核。花期5-6月,果期8-9月。 [1] 

雜氏灰栒子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2500米的石灰岩山地、山坡陰處、溝谷邊、灌木叢中。

雜氏灰栒子分佈範圍

分佈於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湖北、湖南。模式標本採自陝西北部。

雜氏灰栒子主要品種

本種近似全緣栒子 C. integerrimus Medic., 唯後者葉片上面和萼筒外面通常均無毛,果實稍小,可以區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