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雜木河

鎖定
雜木河,甘肅內陸河石羊河水系河流。發源於天祝縣境內祁連山麓,自南向北流經天祝縣、武威市涼州區,在劉家莊入武威盆地,分流引灌,河水斷流。全長75公里,流域面積880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2.59億立方米。河源山區有冰川15條,是主要補給水源。 [1] 
雜木河原北匯石羊河,由於氣候變化及灌溉用水增長,河口一般都消耗的灌區,一般在武威境內斷流,不能到達石羊河干流。雜木河河水適宜灌溉和人畜飲水。下游為武威市的主要農業區——雜木河灌區。 [2] 
中文名
雜木河
所屬水系
甘肅內陸河石羊河水系河流
地理位置
甘肅省武威市
流經地區
天祝、涼州
發源地
天祝縣境內祁連山東端冷龍嶺北麓
主要支流
車龍溝
主要支流
小毛藏河
大毛藏河
河    長
75 km
流域面積
880 km²
平均流量
7.6 m³/s
落    差
535 m

雜木河幹流概況

雜木河幹流走向

雜木河干流及水系分佈 雜木河干流及水系分佈
雜木河,發源於祁連山東端冷龍嶺之牛頭山卡窪掌北坡的大牛頭溝、王洛溝閘渠河,此為天祝縣誌所稱正源,另一源為響水頂(《武威市志》稱大雪山)的響水河、半洋河。兩源於毛藏寺匯流後稱馬路河及雜(閘)渠河、毛藏河,在劉家莊(天祝塔兒莊)入武威盆地稱雜木河,分流引灌,潛入地下。經閻莊子、蘇家東莊、范家寨劉家沿溝,在盛家西莊潛流出露,至陳家橋堡(大柳鄉橋坡村)匯入白塔河(古羊河中游段泉水河),於下雙鄉歸入石羊河。全長75公里(《天祝縣誌》稱約63公里 [3]  ,《武威市志》稱60公里 [4]  )。 [1]  [2]  [3]  [4] 

雜木河河道特徵

雜木河上游山區幹流長約60公里,出山後河牀逐步擴展,為寬淺河牀,至磨嘴子處寬約500米,在此以下河道明顯分為三支五、六、七壩,主河流為大七壩河。雜木河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由南轉北逐漸變淺,埋深為5~70米,礦化度不超過1克/公斤,適宜灌溉和人畜飲水。 [2]  [3]  [4] 
雜木河天祝縣毛藏鄉河道 雜木河天祝縣毛藏鄉河道
雜木河天祝縣河道 雜木河天祝縣河道
雜木河下游涼州區西支河道 雜木河下游涼州區西支河道
雜木河下游涼州區東支河道 雜木河下游涼州區東支河道

雜木河水文特徵

雜木河流域面積88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8.1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4億立方米(一説2.59億立方米 [1]  )。其中80%的徑流由高山地帶的降水和冰雪融化補給,河源山區有冰川15條,冰川面積有3.86平方公里,冰儲量0.989億立方米,每年冰川融水量0.0332億立方米 [1]  ,冰雪融水量佔年徑流的1.5%。最大年徑流量4. 95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1.4億立方米。年徑流有67. 4%集中在6~9月,11月至第二年5月只佔14.25,最大洪峯流量為265立方米/秒。年輸沙量為18中7萬噸,其中6~9月佔85.9%。 [4] 

雜木河主要支流

支流眾多,主要有車龍溝、小毛藏河、大毛藏河等。 [3] 
毛藏河,起點位於祁連山冷龍嶺北坡,終點位於天祝縣與涼州區塔兒莊交界處,擬劃河流長度約55.34 公里。 [10] 
小毛藏河,雜木河上游毛藏河南岸支流,源於位於冷龍嶺北側七輛草車山,終點位於毛藏鄉毛藏村,匯入雜木河,河流長度約14.25公里。 [5] 

雜木河治理開發

雜木河灌區

雜木河灌區渠道 雜木河灌區渠道
雜木河灌區,在武威城東南約20公里。南依天祝藏族自治區,東鄰黃羊河灌區,西與金塔河灌區接壤,北面和清源、金羊井泉灌區毗鄰。東西寬約20公里,南北長約40公里,控制面積540餘平方公里。雜木河灌區為一古老灌區。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設置河西四郡,該區始有軍屯和民屯,河名統稱“谷水力、“南山谷子"、“六峪水”、又名“清澗水“、“五澗水’’。經歷代開發,幾經興衰,至1980年代,有渠首1座,總乾渠1條,乾渠3條,共長62.3公里,支渠46條,共長135.3公里,各級渠道總長397.2公里,共有渠道建築物1786座,有效灌溉面積26.4萬畝,成為武威市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灌區轄武南鎮、古城、校尉、東河、河東、六壩、高壩、新華、大柳、羊下壩鄉的93個村和黃羊河農場、農大農場,總人口15.3萬人。耕地面積28~萬畝。農作物以春小麥為主,其次有穀子、玉米、洋芋、胡麻、蔬菜等。 [2] 

雜木河水庫

毛藏寺水庫 毛藏寺水庫
毛藏寺水庫大壩及電站 毛藏寺水庫大壩及電站
毛藏寺水庫,水庫壩址位於天祝縣毛藏鄉境內大、小毛藏河交匯口下游380米處,距天祝縣毛藏鄉政府3.5公里,距雜木河出山口(雜木渠首)32.5公里。水庫大壩為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頂長217.39米,壩頂寬8米,最大壩高88.8米;總庫容4183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732萬立方米,死庫容278萬立方米。同時,鋪設雜木河向武威城區供水總管、城區供水管道、武威工業園區食品工業供水支管共38.01公里。工程總投資8.09億元。於2011年開始建設,截止2014年底,已累計完成投資6.9074億元。至2015年末,毛藏寺水庫樞紐泄洪排沙洞、溢洪道主體已基本完成。 [6] 

雜木河水電

雜木河總乾渠梯級電站,位於武威市涼州區雜木灌區總乾渠樁號0+000.00~9+052.77段,電站規劃為7級,設計平均水頭21.48米,設計平均引水流量10.11立方米/秒,裝機容量1.225萬KW;年發電量4614萬度。概算總投資1.1億元。本次先期開工的雜木河總乾渠梯級1#、2#水電站位於武威市雜木河總乾渠樁號0+000~2+185段。其中1#電站設計水頭15.8米,設計引水流量15.3立方米/秒,裝機容量2000千瓦;2號電站,設計水頭22.33米,設計引水流量9.5立方米/秒,裝機容量1740千瓦,兩座電站設計年發電量1360萬度。工程總工期為一年,投資2800萬元。2012年5月建成發電。 [7] 
雜木寺水電站,位於天祝藏族自治縣與涼州區境內的雜木河干流上,距蘭州市公路里程約300千米,壩址距武威市約49千米,廠房距武威市約38千米。雜木寺水電站是雜木河毛藏寺-渠首河段規劃的第三個梯級,上壩址緊鄰深溝上游,距渠首約11千米。水電站工程主要由樞紐建築物、引水建築物、電站廠區建築物等組成。電站設計水頭196米,引用流量13.84立方米/秒,引水隧洞全長9.7千米,最大(閘)壩高16米,水庫庫容36.69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23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7938萬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3451小時;工程等別為Ⅳ等,工程規模為小(1)型,主要建築物為4級,次要建築物和臨時建築物為5級設計。 [8]  工程於2007年11月5日正式開工建設,2009年實現主河牀截流和廠房封頂,2010年4月引水隧洞全線貫通。首部樞紐工程與7月20日通過蓄水驗收,110千伏送出線路工程、機組啓動驗收及併網驗收全部完成。2010年12月21日,電站首台機組正式投產發電,後續兩台機組將相繼併網運行。 [9] 
神樹蓄能電站,位於天祝縣境內雜木河干流上,是雜木河規劃河段水電梯級開發的第一個梯級電站,也是甘肅電投大容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在雜木河流域開發建設的第二座水電站。該電站採用引水式開發,主要由首部樞紐、引水系統、岸邊廠房及開關站等主要建築物組成。電站總裝機容量4.2千瓦時,設計年平均發電量13871萬千瓦時,總投資5億元。於2010年12月21日開工建設。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