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雜廁

鎖定
雜廁,漢語詞語,拼音是zá cè,釋義為混雜;夾雜,出自《太玄·玄圖》。
中文名
雜廁
拼    音
zá cè
釋    義
混雜;夾雜
注    音
ㄗㄚˊ ㄘㄜˋ

目錄

雜廁解釋

混雜;夾雜。

雜廁出處

漢 揚雄 《太玄·玄圖》:“陰陽雜廁,有男有女。”
西京雜記》卷一:“劍上有七採珠、九華玉以為飾,雜廁五色琉璃為劍匣。”
《新唐書·李訓傳》:“是時暴屍旁午,有詔棄都外,男女孩嬰相雜廁。”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分別部居,不相雜廁。” [1] 
梁啓超 《盧梭學案》:“所以分別部居,不許雜廁者,正所以保護三權所從出之主權,使常在全國人之掌握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