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龍鎮

(重慶市雲陽縣下轄鎮)

鎖定
雙龍鎮,隸屬於重慶市雲陽縣,地處雲陽縣西北部,東鄰路陽鎮,南鄰渠馬鎮,西接金峯鎮,北依北橋鎮,距雲陽縣政府駐地47千米, [1]  區域總面積76.38平方千米。 [2] 
明朝時期,雙龍鎮境域分屬安義鄉高陽裏、路陽裏;2009年9月,由雙龍鄉改為雙龍鎮。 [1]  截至2018年末,雙龍鎮户籍人口為40862人。 [2]  截至2020年6月,雙龍鎮下轄2個社區、7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雙河社區。 [1] 
雙龍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山羊為主;柑橘、花生是特色主導產業。 [1]  2018年,雙龍鎮有工業企業3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2] 
中文名
雙龍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重慶市雲陽縣
地理位置
雲陽縣西北部
面    積
76.38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雙河社區
電話區號
023
郵政區碼
40450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渝F
人    口
40862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雙龍鎮建置沿革

明朝時期,境域分屬安義鄉高陽裏、路陽裏。
清末,境域分屬白巖鄉白巖下甲、路陽鄉路陽下甲。
1953年7月,白巖鄉劃分為渠馬、惠龍、龍洞、金鋒、雙河、玉龍6鄉。
1955年6月,雙河、玉龍、金鋒3鄉合併為雙河鄉。1958年7月,雙河鄉改設雙河公社。
1961年5月,從路陽公社析置文龍公社。
1981年5月,改雙河為雙水公社。
1984年3月,雙水公社改為雙水鄉。
1992年9月,雙水鄉與渠馬鄉合併建渠馬鎮;文龍鄉與路陽鄉合併建路陽鎮。
1995年10月,從渠馬鎮析置雙水鄉。
1998年12月,由路陽鎮析置文龍鄉。
2006年10月,雙水鄉與文龍鄉合併為雙龍鄉。
2009年9月,雙龍鄉撤鄉設鎮,改為雙龍鎮。 [1] 

雙龍鎮行政區劃

2011年,雙龍鎮下轄雙河、文龍2個社區,長興、沿溪、永豐、玉龍、三堂、竹坪、六合7個行政村;下設25個居民小組、85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雙龍鎮下轄2個社區、7個行政村:雙河社區、文龍社區、永豐村、玉龍村、沿溪村、長興村、六合村、三堂村、竹坪村, [3]  鎮人民政府駐雙河社區。 [1] 

雙龍鎮地理環境

雙龍鎮位置境域

雙龍鎮地處雲陽縣西北部,東鄰路陽鎮,南鄰渠馬鎮,西接金峯鎮,北依北橋鎮,距雲陽縣政府駐地47千米, [1]  區域總面積76.38平方千米。 [2] 
雙龍鎮

雙龍鎮地形地貌

雙龍鎮地勢東西高、南北低,屬江北低山河谷地貌;境內最高點位於六合村金山聖貫,海拔850多米;最低點位於雙河社區雙河口,海拔241米。 [1] 

雙龍鎮氣候

雙龍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5℃左右,1月平均氣温6.5℃,7月平均氣温34℃,無霜期年平均270天;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9月,7月最多。 [1] 

雙龍鎮水文

雙龍鎮境內河道主要有冉家溝、彎道河2條二級河,在雙河社區交匯後流向長江支流澎溪河,流經文龍、長興、雙河、沿溪2村2社區,總長15.2千米,流域面積2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5.5立方米/秒。 [1] 

雙龍鎮自然災害

雙龍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風災、低温、霜凍、雷擊、旱澇等;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旱澇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7—9月, [1] 

雙龍鎮人口

2011年,雙龍鎮總人口3995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526人,城鎮化率1.3%;另有流動人口505人。總人口中,男性21479人,佔53.8%;女性18478人,佔46.2%;18歲以下9514人,佔23.8%;18—35歲9877人,佔24.7%;35—60歲14538人,佔36.4%;60歲以上6028人,佔15.1%,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雙龍鎮人口出生率1.3‰,人口死亡率0.7‰,人口自然增長率0.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34.5人。 [1] 
截至2018年末,雙龍鎮户籍人口為40862人。 [2] 

雙龍鎮經濟

雙龍鎮綜述

2011年,雙龍鎮財政總收入146萬元,比2010年增長44.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2%;人均財政收入4912元,比2010年增長40.5%。2011年,雙龍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635元。 [1] 
2018年,雙龍鎮有工業企業3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2] 

雙龍鎮農業

2011年,雙龍鎮有耕地面積4.3萬畝,人均1.1畝;林地面積35117畝;柑橘、花生是特色主導產業,已建成優質柑橘園區1.1萬畝,年產優質與晚熟柑橘6320噸,是渝東柑橘大鎮。2011年,雙龍鎮農業總產值達到4.1億元,比2010年增長17.1%,農業增加值4500萬元,佔生產總值的20.4%。雙龍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雙龍鎮生產糧食1.2萬噸,人均303.7千克,其中水稻4796噸,小麥789噸。雙龍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油菜籽、芝麻。2011年,雙龍鎮油料作物總產2613噸,其中花生1456噸,油菜籽1109噸,芝麻48噸;蔬菜種植面積186.7畝,產量2560噸。雙龍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山羊為主。2011年,雙龍鎮出欄生豬3.8萬頭,年末存欄8600頭;山羊出欄1.1萬隻,存欄4180只;牛出欄5228頭,存欄3260頭;上市家禽31.2萬羽,存欄14.7萬羽。2011年,雙龍鎮生產肉類218噸;畜牧業總產值7760萬元。2011年,雙龍鎮水果種植面積1350畝,產量8762噸,主要品種有柑橘、西瓜。雙龍鎮漁業以養殖鰱魚、草魚為主。2011年,雙龍鎮漁業總產值78.6萬元。 [1] 

雙龍鎮工業

2011年,雙龍鎮工業總產值達到7684萬元,比2010年增長10%,工業增加值8863萬元,佔生產總值的18.6%。2011年,雙龍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職工45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62萬,比2010年增長10.2%。 [1] 

雙龍鎮商貿

2011年末,雙龍鎮有商業網點436個,職工516人。2011年,雙龍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645.2萬元,比2010年增長3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7653.2萬元,比2010年增長35%。 [1] 

雙龍鎮金融

2011年末,雙龍鎮有2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1.1億元,比2010年增長20.3%;人均儲蓄3865元;各項貸款餘額0.7億元,比2010年增長18.2%。 [1] 

雙龍鎮社會事業

雙龍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雙龍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235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2所,在校生1528人,專任教師11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160人,專任教師5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雙龍鎮主要學校有文龍小學、雙龍小學、雙水中學、文龍中學。 [1] 

雙龍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雙龍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4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75人,經營管理人才53人,技能人才69人,農村實用人才50人。 [1] 

雙龍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雙龍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中心9個,各類有文化專業户4個;有各類圖書室11個,建築面積220平方米,藏書6萬餘冊。2011年末,雙龍鎮學校有操場4個;雙河、文龍2個社區均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9%。2011年末,雙龍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户數為490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78.9%。 [1] 

雙龍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雙龍鎮有門診部(所)28個;病牀120張,固定資產總值72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3名,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雙龍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6萬人次。雙龍鎮重點醫院有雙河衞生院、文龍衞生院。2011年,雙龍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0/10萬。 [1] 

雙龍鎮社會保障

2011年,雙龍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41户,人數79人,支出11.3萬元,比2010年增長13.8%,月人均173元,比2010年增長16.6%;醫療救助135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596人次,共支出6.9萬元,比2010年增長20.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38户,人數1860人,支出119.9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53元,比2010年增長1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人,支出2.7萬元,比2010年增長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68人,支出63萬元,比2010年增長2%;農村醫療救助6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83人次,共支出5.2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臨時救濟98人次,支出7萬元,比2010年增長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61.2萬元,比2010年增長11%;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5萬人,比2010年末增加1000餘人。 [1] 
雙龍鎮山區 雙龍鎮山區

雙龍鎮交通

雙龍鎮有云開路過境,境內長5千米。 [1] 

雙龍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雙龍鎮取雙水鄉與文龍鄉各一字而得。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劉濤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重慶市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03月:1488-1490.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450
  • 3.    雙龍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