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龍橋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雙龍橋,俗稱“十七孔橋”,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西莊鎮白家營村, [5]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年間重修。 [1] 
雙龍橋全長148米,橋高和橋寬均為8.6米,橋基高5.3米。雙龍橋為單孔橋,徑跨達13.5米。整座橋的橋樑是由6根直徑約60釐米,長及25.7米的大木柱構成。橋面鋪木板,豎起木柱,蓋着瓦頂,構成一條空中長廊。 [1]  [4] 
2006年5月25日,雙龍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雙龍橋
地理位置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西莊鎮白家營村
所處時代
明嘉靖年間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758-3-46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雙龍橋歷史沿革

雙龍橋始建於明嘉靖年間。
清乾隆年間重修。
1960年,再次由民政局撥專款和地方籌資維修。 [1] 
雙龍橋 雙龍橋

雙龍橋建築格局

雙龍橋 雙龍橋
雙龍橋為典型的廊橋建築,為十七孔石拱橋,全長148米,橋高和橋寬均為8.6米,橋基高5.3米。雙龍橋為單孔橋,徑跨達13.5米。整座橋的橋樑是由6根直徑約60釐米,長及25.7米的大木柱構成。兩岸橋墩為石砌就,基石上疊放圓木作挑梁,縱橫交錯向中間延伸,這種獨具匠心的設計有效地減少橋樑的承受力,保證了整座廊橋的穩固,使橋樑負巨重而能穩如泰山,巋然不動。橋面鋪木板,豎起木柱,蓋着瓦頂,構成一條空中長廊。 [1]  [4-5] 

雙龍橋文物遺存

雙龍橋 雙龍橋
雙龍橋“雙澗水聲神助力,龍潭映月佛為燈。”貼在廊橋橋柱上的對聯,從一個側面表明廊橋已成為當地民俗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1]  雙龍橋橋面兩側各有兩個石雕的龍頭和龍尾。龍頭在溪流上方。 [2] 

雙龍橋歷史文化

雙龍橋供奉着太保公神像,村人每年都會進行祭祀。 [2] 
雙龍橋 雙龍橋
雙龍橋清乾隆年間,當時只是在瀘江上建石橋三孔,後因瀘江、塌衝河水氾濫,河牀逐漸加寬,三孔小橋獨居河中,不能橫貫兩岸,當地官民又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續建十四孔,與原建的三孔橋首尾相連,雁齒蟬聯、合為一體,故又稱“十七孔橋”。何謂“雙龍”,即是以塌衝、瀘江兩條河匯合在一起,有一橋鎮鎖“雙龍”,因而得名。遠看猶如一艘樓船,近觀似長虹卧波。 [2] 

雙龍橋文物價值

雙龍橋橋廊上的部件,直套斜穿,勾心鬥角,巧妙組合,緊密聯繫。這是一座具有較造型藝術和建築技術的古代橋樑。 [1] 

雙龍橋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雙龍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雙龍橋旅遊信息

雙龍橋地址

雙龍橋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西莊鎮白家營村。 [5] 

雙龍橋交通

自駕前往雙龍橋:從建水站出發,大約12公里,約需21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