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齒山茉莉

鎖定
雙齒山茉莉(Huodendron biaristatum (W. W. Sm.) Rehder)為安息香科山茉莉屬下的一個種。灌木至小喬木,高達12米,胸徑達25釐米;樹皮灰褐色,呈粒狀粗糙;嫩枝被絨毛,以後毛脱落;老枝灰黃色或灰褐色,外表常呈纖維狀縱裂。產雲南(北部除外)、貴州(望謨、三都、獨山)、廣西(龍勝、興安、大苗山)。生於海拔200-500米的山谷濕潤林中。 [1] 
中文名
雙齒山茉莉
拉丁學名
Huodendron biaristatum (W. W. Sm.) Rehder [5] 
別    名
雲貴山茉莉
雙齒胡氏木
螺絲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杜鵑花目
安息香科
山茉莉屬
雙齒山茉莉
分佈區域
中國雲南、貴州、廣西和越南,泰國,緬甸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雙齒山茉莉形態特徵

雙齒山茉莉整體

灌木至小喬木,高達12米,胸徑達25釐米;樹皮灰褐色,呈粒狀粗糙;嫩枝被絨毛,以後毛脱落;老枝灰黃色或灰褐色,外表常呈纖維狀縱裂。 [2] 

雙齒山茉莉

雙齒山茉莉標本
雙齒山茉莉標本(3張)
葉紙質或革質,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8-17釐米,寬2.5-6釐米,頂端急尖或鈍漸尖,基部楔形,邊全緣或有疏離小鋸齒,干時上面黃綠色,無光澤,主脈被灰色星狀短柔毛,其餘無毛,下面側脈與主脈匯合處被長髯毛,其餘無毛,側脈每邊5-9(-11)條,上面凹入,下面隆起,網脈在上面平坦,下面隆起;葉柄長6-15毫米,干時暗褐色,上面有凹槽,密被灰色星狀柔毛。 [2]  [6] 

雙齒山茉莉

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3-10釐米,密被灰色短柔毛;花淡黃色,芳香;花梗長約1釐米;花萼杯狀,高約2毫米,被短絨毛,萼齒三角形,頂端短尖,較管為短;花瓣狹長圓形,長6-9毫米,寬2-2.5毫米,兩面均被短柔毛,花蕾時作覆瓦狀排列;雄蕊10枚,與花瓣近等長,花絲扁平,密被短柔毛,花葯長約2毫米,藥隔背面被短柔毛,頂端有3齒,少2齒,齒披針形,居中者較兩側的為小;花柱較雄蕊稍長,密被短柔毛,頂端淺3裂或不分裂。 [2] 

雙齒山茉莉

蒴果卵形,長4-5毫米,密被灰色短絨毛,下部約2/3被宿存花萼所圍繞,成熟時3-4裂,果梗常略彎;種子長1-1.3毫米,黃褐色,種皮網狀,兩端流蘇狀延伸。 [2] 

雙齒山茉莉花果期

花期4-5月,果期6-9月。 [2] 

雙齒山茉莉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500米的山谷濕潤林中。 [1] 

雙齒山茉莉分佈範圍

產雲南(北部除外)、貴州(望謨、三都、獨山)、廣西(龍勝、興安、大苗山)。越南、泰國和緬甸也有。 [1] 

雙齒山茉莉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4] 

雙齒山茉莉植物名錄

科號
200
種中文名
雙齒山茉莉 [3] 
引種地點
湖南長沙
引種時間
20031131
引種號
32567
引種材料
鑑定人
王勇
Id
2548
栽培地點
引種過渡圃
引種數量
1株苗
栽培方式
盆栽
生長性狀
喬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