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錨艾蛛

鎖定
雙錨艾蛛,Cyclosa bianchoria (Yin et al.,1990),是蜘蛛目、園蛛科、艾蛛屬的一種蜘蛛。背面正中有一黑斑,形似前,後相連的兩個錨,故名 [1]  。分佈於貴州(雷公山等),湖南,廣西 [2]  ,福建(龍棲山) [1] 
中文名
雙錨艾蛛
拉丁學名
Cyclosa bianchoria (Yin et al.,1990)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螯肢亞門
蛛形綱
亞    綱
柄腹亞綱
蜘蛛目
亞    目
新蛛亞目
園蛛科
亞    科
園蛛亞科
艾蛛屬
雙錨艾蛛

目錄

雙錨艾蛛形態特徵

雙錨艾蛛兩眼列均強烈後凹。前中眼大於前側眼,後中眼大於後側眼,前、後側眼幾乎等大。中眼區梯形,長小於寬,前邊大於邊。背甲褐色,胸部兩側黃色,中部及側緣褐色。頸溝深頭部隆起呈球形,前緣中間向前突出。螯肢褐色,前齒堤有4齒,後齒堤3齒。顎葉、下唇均呈褐色。胸板褐色。步足黃色,有褐色環紋。腹部較長,前端稍尖。後端圓鈍,中段寬。腹末端稍前兩側各有突起。背面正中有一黑斑,形似前,後相連的兩個錨,故名 [1] 

雙錨艾蛛雌蛛

體長7-8mm,背甲褐色,胸區兩側黃色,中部及兩側邊緣褐色。步足黃色有褐色環紋。腹部較長,前端稍尖,後端圓鈍。腹部末端稍前方兩側有乳狀突起1對或不明顯。背面色澤或深或淺。垂體未脱落時始自基部前端,向前延伸然後彎向腹面,漸窄,較細長。皺褶部分呈U形,垂體遠端一多以有皺褶且透明,匙狀部短小趾狀。

雙錨艾蛛雄蛛

體長3-4mm,腹部長卵圓形,心臟斑區黑色,末端黑色,兩側乳狀突起較明顯。觸肢器的生殖球近似圓形,中突粗短,背緣有3個隆起。 [3] 

雙錨艾蛛分佈範圍

分佈於貴州(雷公山等),湖南,廣西 [2]  ,福建(龍棲山) [1] 
參考資料
  • 1.    黃春梅主編,龍棲山動物,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08
  • 2.    李子忠,楊茂發,金道超主編,雷公山景觀昆蟲,貴州科技出版社,2007.5
  • 3.    科學數據庫-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