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重介質滲流

鎖定
流體在裂縫-孔隙介質中的流動。
中文名
雙重介質滲流
外文名
flow through mediawithdouble-porosity
雙重介質由裂縫系統和被其切割的巖塊孔隙系統所組成。雙重介質與一般孔隙介質(見多孔介質)的主要區別是,在雙重介質內任一點(微元體積)存在兩個滲透率和兩個孔隙度。通常,裂縫系統的滲透率比巖塊系統的滲透率大很多,而孔隙度則小很多。因此裂縫系統起流體通道的作用,而巖塊系統起儲集流體空間的作用。
1960年蘇聯巴倫布拉特和熱爾托夫針對上述雙重介質的特點,建立了在這種介質中弱壓縮液體不定常滲流的數學模型(二元線性拋物型偏微分方程組)。經過各國學者近二十年的研究,用積分變換和分離變量等數學物理方法求得了該二元線性方程組的各種分析解以及關於平均地層壓力和系統間液體竄流量的公式。這些結果不僅能夠預報裂縫性油、氣、水田生產動態,而且可以反求地層參數和資源儲量。
二相液體(如水、油)在雙重介質中的滲流,是注水開發親水的裂縫性油、氣田的理論基礎。由於巖塊的滲透率遠小於裂縫的滲透率,注進裂縫性油田中的水主要沿裂縫系統驅油前進;儲集在巖塊系統中的油只是在水到達時,通過汲滲作用採出。研究上述滲流過程顯然對裂縫性油田的合理開發具有理論和實際意義。可用非線性拋物型偏微分方程組來描寫四元(兩個壓力和兩個飽和度)滲流場。70年代以來,相繼獲得了二相滲流的特徵線解和數值解。這些結果可用來預測注水開發裂縫性油田的壓力分佈和含油飽和度的變化等生產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