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路小學

鎖定
雙路小學(Shuanglu Primary School),始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年),被老百姓稱為“雙橋區教育的根”。它坐落於中國重型汽車工業的“搖籃”、中國約會之都、中國第三個國際鮮花港城市、一個擁有重慶市第一個國際馬術比賽場的城市、亞洲最大的高精鑄造基地、全國重要的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基地、西部最大的輪胎製造基地所在城市——重慶市雙橋區(Shuangqiao District),現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 [1]  (ChongQing Shuangqiao Economic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District)。
中文名
重慶市雙路小學
外文名
ShuangluPrimary School
簡    稱
雙小
創辦時間
1827年
校    訓
博聞強識,敦行不怠
地    址
重慶市雙橋區雙龍西路6號
主要獎項
重慶市三八紅旗先進集體
主要獎項
重慶市體育教學常規優秀學校
知名校友
未知
類    別
公立
現任校長
楊現青
所屬地區
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
主要院系
重慶市雙橋區雙路小學四方分部
分部地址
重慶市雙橋區四方村

雙路小學辦學歷史

雙路小學(Shuanglu Primary School)前身是大足知縣狄廷颺(yang)帶頭捐銀興辦的十三齋義學之一-------雙路鋪敦行齋。光緒三十年(1904年)改為蒙學堂。民國元年(1912年)改製為初等小學,學制4年,校址在雙路鋪大成殿(今雙路鎮鎮政府駐地)。次年,改稱國民小學,學制3年。民國二十五年冠以地名,稱雙路國民小學。兩年後,學校遷川主廟(今雙路初級中學所在地)。民國二十八年增設高小班,實行“四.二”分段學制,改稱雙路完全小學,1年後更名為雙路鄉中心小學校。此後學校常年有6個數學班,學生130人左右。
解放後,該校又先後數次易名,1951年稱雙路小學,1953年改稱雙路鄉小學。1958年更名雙路公社小學。1970年開始戴帽招收初中班,1975年再戴帽招收高中班,遂更名為雙路學校。1984年附設初、高中班分離後,複稱雙路小學。1951年該校有6個班,教職工10名,學生278人。建區時,發展到9個班,教職工17名,學生465人。1991年學校遷入新址(雙龍西路5號),雙路小學辦學規模開始擴大。當年班次增加到12個,教職工34名,學生447人。此後,隨着雙橋經濟建設的不斷髮展,城區人口逐漸增加,特別是該校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5個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因而生源大增。1998年辦學規模再次擴大,到2002年已發展到20個班(不含學前班和2000年併入的區幼兒園班次),教職工70名(內專任教師61名),學生973人。2012年1月,區劃調整後更名為大足區雙路小學。現在的雙路小學辦學規模本部23個班,學生1120人,教職工57人;分部8個班,學生358人,教師19人。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積澱了先進的學校文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辦學風格和辦學特色。 [2] 

雙路小學辦學理念

敦行至善
雙路小學以“敦行”為核心理念,以“敦行至善”為辦學理念,為雙橋區的初級教育建設奉獻出一股一股的向上的動力。它孕育着雙橋子民的孩童天真夢想,它教導着雙橋人民的孩童如何做人,它努力的讓中國的下一代更加奮進與優秀。
博聞強識,敦行不怠
雙路小學以“博聞強識,敦行不怠”為校訓,並逐步打造出“敦篤明德 行端立範”的教風,“敦修正意 行敏通達”的學風,確立了“創敦行教育文化特色 樹基礎教育品牌典範”的學校願景。現學校本部以書法教育、大課間、課堂模式改革,四方分部以武術教育為突破口,逐步彰顯學校特色。 [3] 

雙路小學地理位置

雙路小學本部

重慶市雙橋區雙路小學倚靠在巍巍巴嶽山下,那悠悠龍水湖畔的邊的山水園林城市——重慶市雙橋區(Shuangqiao District,Chongqing City),它位於重慶市雙橋區的行政中心、雙橋區政府駐地——雙路鎮 [2] 

雙路小學分部

重慶市雙橋區雙路小學的分部是原重慶市雙橋區雙路鎮四方村小學,後於2007年更名為重慶市雙橋區雙路鎮四方村明德小學,之後又和雙路小學合作辦校,現在為雙路小學的分部。位於重慶市雙橋區雙長路四方村範圍內 [1]  [3] 
重慶市雙橋區雙路小學四方分部校門 重慶市雙橋區雙路小學四方分部校門

雙路小學辦學成就

雙小的科學規範管理,使學校先後被評為“重慶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重慶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重慶市優秀家長學校”、“重慶市教育系統安全文明校園”、“重慶市三八紅旗先進集體”、“重慶市體育教學常規優秀學校”、“重慶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重慶市首批書法藝術教育特色學校”、“重慶市文明單位”等。
為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將繼續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藴,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提升辦學品味,彰顯學校特色,將雙路小學打造成為大足小學教育的品牌,打造成為渝西地區教育的品牌! [2] 

雙路小學校長簡介

楊現青 [4] 
楊現青 楊現青
大學本科,中學高級教師,兼職督學
1988年7月參加教育工作,本科畢業,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重慶市骨幹校長,現任大足區雙路小學校長。
原雙橋區人民政府兼職督學,原雙橋區第八、九屆人大代表,現雙路鎮人大代表。
2008年9月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重慶市中小學骨幹校長”稱號;
2004年4月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重慶市家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05年12月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重慶市教育系統四五普法先進個人”稱號;
2006年10月子課題分析報告獲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二等獎”;
2007年3月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重慶市教育安全穩定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09年5月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授予“重慶市教育法制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2009年12月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等授予“重慶市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先進個人”稱號;
2009年1月指導的徐海燕老師執教的小學數學課例《百分數的意義》獲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新課程課例評比“二等獎”;
2004年9月被中共雙橋區委、區人民政府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等市區級十幾項表彰獎勵。
多篇論文獲得區級一等獎,發表論文2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