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贏教育

鎖定
“雙贏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現實問題而提出的解決性理念。其宗旨是實現“素質和應試的雙贏,家長和學生的雙贏,學習和生活的雙贏,心理和生理的雙贏”。“雙贏教育”理念是在2005年由趙雨林先生在國內首次系統地提出並倡導的。
中文名
雙贏教育
外文名
win-win education
簡    介
解決性理念
提出者
趙雨林
創建時間
2005年

雙贏教育雙贏教育的定義

“雙贏教育”是針對中國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現實問題而提出的解決性理念。其宗旨是實現“素質和應試的雙贏,家長和學生的雙贏,學習和生活的雙贏,心理和生理的雙贏”。其中依據的理論有3A學習品質理論和3M家庭教育理論等。 [1] 
中小學生作為教育工作的主要對象,就如何實現素質教育的理念和培養目標,同時又能適應和滿足社會對學生的選拔和調控的要求,“雙贏教育”為教育部門、工作者、學生的教育共同體提供了科學系統的教育理念和高效可操作的指導策略。

雙贏教育雙贏做法

——着眼於高效的教育做法
雙贏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以“做有效能的教育”為宗旨,由趙雨林先生及其研究團隊在2005年首次系統提出並倡導。雙贏教育的目標是素質與應試的雙贏,學生與師者的雙贏,學習與生活的雙贏,心理與生理的雙贏。 [2] 
人的成長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社會的發展也如此。解決問題是雙贏教育提倡並貫徹的根策略,其目的是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思維的成長。根策略以3A學習品質理論為基礎和出發點,其高效及實用性已獲得上百萬家長和學生實踐的好評。 [3] 
——一個發展問題
雙贏教育提倡“讓學習更容易,讓愛更智慧”。教育不僅要為學生提供成長的必要養分,而且要為學生進入社會作充分的鋪墊,使之進入社會、適應社會、改造社會。現代教育已經將對兒童的教育需求由單純的獲得知識轉變為全面發展,這意味着兒童需要掌握更科學高效的學習智慧和具有創新意識的思維,同時希望教師和家長可以形成良好的同盟共同實施對兒童的教育。
雙贏教育多年來致力於學習科學和家庭教育的研究,將家庭教育和學習統籌於教育發展中,着重培養學生自主思維的創新能力和指導家長科學有效的教養方式,強調學生的社會化。
教育僅從數量上去滿足那種無止境的“知識和技能”需求,既不可能也不合適。因為,新世紀將為信息的流通、儲存和傳播帶來前所未有的手段,教育的功能是:培養人具有適應變革的能力,使之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夠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更新深化和進一步充實最初獲得的知識。21世紀教育必須建立在四個支柱之上: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
(德洛爾《學習:內在的財富》,1996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