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葉卷瓣蘭組

鎖定
雙葉卷瓣蘭組,學名Sect. Tripudianthes Seidenf.,蘭科石豆蘭屬的一組。我國僅有2種。
中文學名
雙葉卷瓣蘭組
拉丁學名
Sect. Tripudianthes Seidenf.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微子目
蘭科
石豆蘭屬

目錄

雙葉卷瓣蘭組形態

假鱗莖頂生2枚葉。總狀花序伸長,彎垂或點垂;花瓣邊緣具不整齊的流蘇或齒;側萼片遠比中萼片長,基部常扭轉而使下側邊緣彼此粘合。 [1] 
本組模式種:Bulbophyllum tripudians Par. et Rchb. f. [1] 

雙葉卷瓣蘭組下級分類

1、白花捲瓣蘭 Bulbophyllum khaoyaiense Seidenf.
假鱗莖聚生,近卵形,長1.3-2釐米,基部上方粗7-8毫米,幹後表面皺縮,基部生許多根,頂生2枚葉。葉在花後出現。花葶從假鱗莖基部抽出,直立,長14-15.5釐米;總狀花序長5-6釐米,從花序軸基部向下彎垂,通常具10餘朵花;花序柄粗狀,光滑無毛,粗約2毫米,被2-3枚鞘;鞘膜質,緊抱於花序柄,長約5毫米,先端鋭尖;花苞片披針形,長約3毫米,先端漸尖;花梗連同子房彎曲,長約2毫米;花偏向一側,白色帶紫紅色唇瓣,質地薄;中萼片狹卵狀三角形,長8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上方寬2毫米,全緣,上面疏生短毛,具3條脈;側萼片披針形,長2釐米,基部寬2.5毫米,先端漸尖,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全緣,具4條脈,背面在基部密被乳突,兩側萼片的基部上方扭轉而下側邊緣彼此粘合;花瓣狹三角形,長4毫米,基部寬1.2毫米,先端長漸尖,具1條脈,邊緣疏生流蘇;唇瓣肉質,紫紅色,長2毫米,中部寬約1毫米,基部具凹槽並與蕊柱足末端連接而形成活動關節,中部以上呈球形,被乳突狀毛;蕊柱長1.5毫米,基部具長約1毫米的蕊柱足;蕊柱齒鑽狀,長約1毫米,向前彎曲呈鈎狀;藥帽半球形,前端邊緣近截形,頂端密被乳突。花期3月。
產雲南(勐海)。生於海拔1400米的山坡林中樹幹上。分佈於泰國(模式標本產地)。
2、雙葉卷瓣蘭 Bulbophyllum wallichii Rchb. f.
假鱗莖聚生,卵球形,粗約1釐米,頂生2枚葉。葉狹長圓形,頂端急尖,基部收狹,近無柄。花先於葉;花葶從無葉的假鱗莖基部發出,挺直,長10-15釐米,疏生2枚筒狀鞘;總狀花序長約4釐米,具少數至多數花,通常從花序軸基部幾乎以180度彎垂;花苞片淡黃綠色,卵狀披針形,長4毫米,先端漸尖;萼片和花瓣淡黃褐色密佈紫色斑點,後轉變為橘紅色;中萼片披針形,長5毫米,基部上方寬1.7毫米,先端長漸尖,先端鈎曲狀,邊緣具不整齊的流蘇,具1條脈;側萼片狹長圓形,長3.7-4釐米,寬約2.2毫米,先端近鋭尖並且多少捲曲,基部貼生於蕊柱足上,邊緣疏生睫毛,基部上方扭轉而使兩側萼片的下側邊緣彼此粘合;花瓣斜卵狀三角形,長3毫米,基部寬1.5毫米,先端長漸尖並且多少鈎曲狀,邊緣具不整齊的流蘇,具1條脈;唇瓣肉質,近舌形,長3.5毫米,從基部向外下彎,基部與蕊柱足連接而形成活動關節,先端鈍,背面淡橘紅色、隆起,上面暗紫黑色、稍凹槽狀,邊緣和背面被髯毛;蕊柱長約1.5毫米,白色;蕊柱齒細圓柱狀,稍下彎,內側邊緣茄紫色,長1.5毫米;藥帽半球形,茄紫色,前端近圓形,不收狹,上面具細乳突。花期3-4月。
產雲南南部至西部(隴川、瀾滄、勐臘)。生於海拔1400-1500米的山坡林中樹幹上。分佈於印度西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泰國、越南。模式標本採自尼泊爾。
本種近 Bulbophyllum rugosisepalum Seidenf., 區別在於後者的側萼片背面密生乳突,花瓣強烈歪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