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萼觀音草

鎖定
雙萼觀音草(Peristrophe paniculata (Forssk.) Brummitt)是爵牀科觀音草屬的植物。分佈於印度、非洲、泰國、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850米至2,200米的地區,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雙萼觀音草
拉丁學名
Peristrophe paniculata (Forssk.) Brummitt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爵牀科
觀音草屬
雙萼觀音草
分佈區域
雲南、四川、非洲熱帶; 印度

雙萼觀音草形態特徵

直立草本,高60釐米至1.2米,莖有稜,通常幼枝4稜,老枝6稜,被開展伸直白色硬毛。葉對生,葉等大和不等有大,具長3-5毫米的柄,葉片卵形,頂端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疏具鋸齒和稀疏緣毛,上面疏被微毛,細條形的鐘乳體密,背面毛稍密,脈上更為明顯,大葉長3-4.5釐米,寬1.5-2釐米,小葉0.8-1.2釐米,寬3-5毫米。花腋生和頂生,連同葉組成大形鬆散的圓錐花序,花序軸被毛;花具長1-1.2釐米的花梗;苞片2,鑽形,長的1釐米,條形,具1脈,頂端芒尖,短的6毫米,與花萼裂片等長,生於花梗基部;花梗長約1-1.6釐米,小苞片2,狹條形,一長一短;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頂端長漸尖,中央綠色,邊緣白色,被毛;花冠2唇形,長1釐米,外面被毛,冠管圓柱形,包於花萼中,上唇直立,下唇開展;雄蕊2,花絲分離部分長5毫米,被白色微毛,花葯室卵形,2藥室一上一下,遠離。 [1] 

雙萼觀音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50米至2,200米的地區。

雙萼觀音草分佈範圍

印度熱帶和亞熱帶(自旁遮普和信德到馬得拉斯、阿薩姆)、緬甸勃固(Pugu)、泰國(Bremek. 1965)普遍分佈,非洲也有。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