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線嗜粘液蛞蝓

鎖定
雙線嗜粘液蛞蝓指的是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屬柄眼目,蛞蝓科的一種生物。分佈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南、廣西、廣東、雲南、四川、貴州、河南、新疆、北京等地。主要為害蔬菜、花卉、草莓、農作物、食用菌等。
中文學名
雙線嗜粘液蛞蝓
拉丁學名
Phiolomycus bilineatus
動物界
軟體動物
腹足綱
柄眼目
嗜粘液蛞蝓科
分佈區域
上海、江蘇、湖南、廣東、雲南、四川、河南、新疆、北京等

雙線嗜粘液蛞蝓簡介

雙線嗜粘液蛞蝓,體裸露,柔軟無外殼,外套膜覆蓋全身。呼吸孔圓形,位於觸角後3毫米處,全身灰白或淡黃褐色,背中央及兩側各有一條由黑色斑點組成的縱帶,體前端較寬,後端狹長。尾部有脊狀突起。有藍褐色觸角兩對。足肉白色,粘液乳白色。卵圓稜形,透明 [1] 

雙線嗜粘液蛞蝓形態特徵

成體裸露,柔軟而無外殼。體前端較寬,後端較狹長,灰白色或淺黃褐色,伸展時體長35~37mm,寬6~7 mm。卵為橢圓形,膠質狀,半透明,有光澤,卵粒外有粘液物將卵粘在一起。幼蟲與成蟲相似,較小。

雙線嗜粘液蛞蝓生活習性

一年繁殖一代,活動的最適温度為15℃-25℃,產卵的適宜温度比平時活動的適宜温度低4℃-5℃。當地温平均穩定在9℃以上、土壤濕度在75%左右時適於其產卵,卵多產於土壤縫隙中。蛞蝓的生活習性是晝伏夜出、晴伏雨出,白天躲藏在陰暗潮濕的草叢、枯枝、落葉、石塊、磚塊、瓦礫下邊,夜晚和陰雨天外出活動進行危害。

雙線嗜粘液蛞蝓發生規律

該蛞蝓1年繁殖1~2次。喜棲息於潮濕、多腐殖質的農田、果園、庭院的草叢、石塊下和洛葉下。白天躲在廕庇處,夜間爬出取食,雨後或陰雨天日間亦活動,常見羣集覓食。在煙田煙草害蟲喜為害煙株上部葉片。成體產卵於濕潤的表土下,卵粘着成塊,每塊有卵10餘粒。卵粒如暴露在日光下或乾燥空氣中,會很快爆裂。若土壤千燥,卵亦不能孵化 [2] 

雙線嗜粘液蛞蝓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①煙草苗牀最好選擇向陽、排水良好、遠離菜園的沙質壤土處。如近鄰有蟲源,可用石灰在苗牀邊設置隔離帶。
②播種與移栽前翻土,暴曬滅卵。
③利用菜葉或綠肥在田間分散成小堆晚間誘集,然後捕殺。
④清晨在田間人工捕殺。
(2)藥劑防治:
①用6%密達顆粒劑,傍晚均勻撒於煙株附近地面,每公頃用量5kg(可拌幹細土或細沙撒施);或在移栽大田時,每株根部十表撒施6~10粒藥粒。
②用蝸牛散300g、砂糖100g、砷酸鉛(或砷酸鈣)300g,混合後拌入磨碎豆餅4kg,加適量水製成毒餌,於傍晚撒佈煙地。
③用滅蛭靈(10%硫特普和30%散敵畏混合製成)800~1000倍液噴殺。
④用70%百蠓殺可濕性粉劑380g/公頃稀釋噴霧或製成毒土撒施 [2] 
(3)其他防治:
①搞好房內外的環境衞生,清除磚塊、石塊、枯枝落葉和雜草等,地面上撒一層石灰粉。.
②根據蛞蝓晝伏夜出、晴伏雨出,夜晚或陰雨天危害菇體的規律,進行人工捕殺。
③藥物誘殺。用砷酸鈣與餅糠製成毒鉺於傍晚撒於菇房附近。
④在經常出入處噴灑5%的煤酚皂溶液,防治效果良好。身體柔軟,裸露、無外殼,外套膜覆蓋全身。活體長35-37毫米,寬6-7毫米。體為灰白色或淡黃褐色、背部中央有一條黑色斑點所組成的縱帶,兩側也各有一條色帶、並有細小的黑色斑點,較背部者色深。身體前端較寬,後端狹長。尾部有一嵴狀突起。觸角兩對,前一對短,後一對長。呼吸孔呈圓形,在體右側距頭部約5毫米處,右側的一條色帶從下方繞過呼吸孔。嗻面為肉白色,粘液為乳白色。
(1)農業防治:
①煙草苗牀最好選擇向陽、排水良好、遠離菜園的沙質壤土處。如近鄰有蟲源,可用石灰在苗牀邊設置隔離帶。
②播種與移栽前翻土,暴曬滅卵。
③利用菜葉或綠肥在田間分散成小堆晚間誘集,然後捕殺。
④清晨在田間人工捕殺。
(2)藥劑防治:
①用6%密達顆粒劑,傍晚均勻撒於煙株附近地面,每公頃用量5kg(可拌幹細土或細沙撒施);或在移栽大田時,每株根部十表撒施6~10粒藥粒。
②用蝸牛散300g、砂糖100g、砷酸鉛(或砷酸鈣)300g,混合後拌入磨碎豆餅4kg,加適量水製成毒餌,於傍晚撒佈煙地。
③用滅蛭靈(10%硫特普和30%散敵畏混合製成)800~1000倍液噴殺。
④用70%百蠓殺可濕性粉劑380g/公頃稀釋噴霧或製成毒土撒施 [2] 

雙線嗜粘液蛞蝓分佈為害

該蛞蝓分佈廣,黑龍江、新疆、河北、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和四川等省區均有分佈。為害煙草、棉花、油菜、小麥、玉米、紅薯、馬鈴薯、蔬菜以及苗木等作物 [2] 
參考資料
  • 1.    張維瑞編著,新編食用菌病蟲害防治技術,金盾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42頁
  • 2.    王助引等編著,煙草病蟲害防治彩色圖志,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第2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