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管篳朗叨

鎖定
雙管篳朗叨,是傣族、德昂族單簧氣鳴樂器。傣語稱篳朗叨,“篳”是傣族氣鳴樂器的總稱,“朗”是直吹,“叨”是葫蘆,意為帶葫蘆直吹的篳。德昂族稱布賴,“布”是吹,“賴”是葫蘆,意為吹葫蘆。各地方言又稱喔格寶、米倫。流行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瑞麗、盈江、臨滄地區鎮康、耿馬等地。
中文名
雙管篳朗叨
樂器類別
單簧氣鳴樂器
起源民族
傣族、德昂族
產    地
雲南

雙管篳朗叨形制結構

由音箱、音管和簧片構成。音箱多用一個無腰的整葫蘆製作,底部鑽孔掏去籽粒,葫蘆柄處插一截細竹管為吹口。音管用兩根粗細不同的竹管制作,上端留節封閉,中間通透,下端敞口,並列插入葫蘆底端,每根音管插入葫蘆腔部分鑲有一枚簧片,簧片銅製或銅銀合金制, 簧舌在簧框上刻出,呈12°鋭三角形。音管用蜂蠟封閉固定。較粗而長的音管為主管,管長25釐米~37釐米、管徑1.5釐米左右,管身開有七個(前六後一)圓形按音 孔, 可發出一個八度的旋律音;較細而短的副管,只鑲簧片,不開音孔,只能發出筒音,並設有活塞,不需要副管發音時,可將副管堵塞。音管的音高和音列,因民族和地區的不同而有差異。

雙管篳朗叨演奏方法

演奏時,管身豎置。吹口朝上,含在嘴的一側,右手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正面上三孔,左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正面下三孔,氣流振動兩管簧片而發音,音量較小。 流行於德宏州潞西傣族地區的雙管篳朗叨,主管音列為:c1、d1、e1、f1、g1、 a1、c2、d2,副管筒音為a1。流行於臨滄地區耿馬傣族的雙管篳朗叨,主管與副管的筒音關係為同度,主管音列為:g1、a1、b1、c2、d2、e2、f2、g2,副管筒音為g1。德昂族的布賴,也因地區不同而有異。流行於德宏州潞西縣三台山的米倫 ,副管筒音與主管背孔音高相同,主管音列為:e1、f1、g1、a1、b1、c2、 d2、e2,副管筒音也為e2。吹奏時,持續音猶如一條長長的綵帶高飄在上方,使旋律特別豐滿。流行於臨滄地區鎮康縣的渥格寶,不僅形制與耿馬傣族的雙管篳朗叨相似, 其主、副管的筒音也完全相同。一般説來,臨滄地區鎮康、耿馬一帶雙管篳朗叨發音明亮純淨,德宏州潞西地區的雙管篳朗叨發音柔和圓潤。篳朗叨主管的音色柔潤而纖秀,在副管持續音的襯托下,有着一種含蓄而朦朧的美感。尤其是它吹出的顫音猶如絲綢抖動,飄逸而輕柔。故此,從前曾有人誤稱它為葫蘆絲。演奏技巧有顫音、吐音和上下滑音等。常用於獨奏自娛,也可由大小不同的幾支合奏。擅長演奏山歌和表現濃郁的民族風情。傳統樂曲有 :《喊木麻》(傣語意為唱山歌)、《咧少調》、《山歌調》和《蘆子調》等。

雙管篳朗叨發展狀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民族音樂工作者對雙管篳朗叨進行了改革。1958年,雲南省歌舞團首先在傳統篳朗叨的基礎上,設計製成了一種有兩支主管、無副管的篳朗叨,可吹奏十四個音,音域a—c3,達兩個多八度。
20世紀70年代,又研製成功雙管四度篳朗叨。採用銅製葫蘆形音箱,代替天然葫蘆,音管塑料制,兩管筒音相距四度,一支音域c1—d2,另一支音域f1—g2,其間有五個雙音 。可演奏各種和音及簡單的復調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