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砣子遺址

鎖定
雙砣子遺址,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城子街道後牧城驛村北海地區,因地處兩個相鄰山丘,當地俗稱“雙陀子”。雙砣子遺址是新石器時代至商朝的遺址。 [2-3] 
民國十九年(1930年),雙砣子遺址首被發現。1964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兩次小規模發掘,發掘面積350餘平方米。雙坨子遺址共分三期文化類型,其中雙坨子第一期和第二期文化是大連地區青銅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的典型。雙坨子遺址第三期文化則屬於大連地區青銅時代晚期文化。雙坨子遺址的發掘為大連地區青銅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為遼東半島以及東北亞考古研究提供了豐富資料。 [3] 
2013年5月,雙砣子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雙砣子遺址
地理位置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城子街道後牧城驛村北海地區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至商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084-1-084

雙砣子遺址歷史沿革

民國十九年(1930年),發現雙砣子遺址。 [3] 
雙砣子遺址 雙砣子遺址
1964年6月~10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兩次小規模發掘,發掘面積350餘平方米。 [3]  [4]  [6] 

雙砣子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雙砣子遺址 雙砣子遺址
雙坨子遺址共分三期文化類型,其中雙坨子第一期和第二期文化是大連地區青銅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的典型。雙坨子遺址第三期文化則屬於大連地區青銅時代晚期文化。 [3]  [5]  [6] 
第一期文化類型
雙砣子遺址房址 雙砣子遺址房址
雙陀子遺址第一期文化發現3座房屋遺址,都是雙室半地穴式建築15、16號房址是兩室東西並排,呈不規則橢圓形,中間有一道隔牆。兩室面積都不大,東室南北長3.8米、東西寬1.7米;西室南北長3.15米,東西寬2米。兩室各開一門,東室門向東西室門向南,門口都有由外向裏的斜坡門道。室內居住面平整堅硬。每室設有一處灶址,西室灶址位於東北部,灶坑中間埋有一個倒置的大陶壺口部,底鋪石板,周圍鑲砌石板;東室灶址位於近北端,灶坑內也放置一個倒置的大陶壺口部。房址的周圍及中間隔壁上共有15個柱洞,有的柱洞底部墊有石柱礎周圍砌石。通過解析屋頂堆積下來的紅燒土塊,發現兩室是由一個屋頂所覆蓋,北高南低的一面坡式屋頂。 [5]  [6] 
第二期文化類型
雙砣子遺址第二期文化未發現房址。屬青銅時代早期文化。 [6] 
第三期文化類型
雙砣子遺址第三期文化房址分佈密集,屬青銅時代晚期文化。在350平方米範圍內有14座房址,均為近方形半地穴式單室建築,保存較好,房址大體沿山坡呈橫行排列,有一定的佈局。大部分房址被火燒後廢棄,而新的房址往往就地重建,甚至有的還利用舊房子的一部分牆基,因此,疊壓和打破關係比較複雜。房址的結構和建築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天然石塊依半地穴的穴壁砌築石牆。牆皆為單排壘砌,上部一般都向外傾斜,石塊平整的一面朝裏。各房址保存情況不一,遺存最高的石牆達1米多。室內居住面多為砂土硬麪,一般都比較平坦,少數的中間低凹,部分屋內還保存有灶址。絕大多數房址都發現有數量不等的柱洞,其中周圍的柱洞有的就砌在石牆裏。房址的門道方向隨所處的地勢而有所不同,南坡向南,東坡向東。有的房址還有向外伸出的門道都是位於西南角,周圍砌石,中間鋪以石塊作為台階。 [5]  [6] 

雙砣子遺址文物遺存

第一期文化類型
雙陀子第一期文化屋內出土遺物有陶杯、陶碗、陶罐、石斧、石鑿、石矛、陶紡輪等。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多以輝綠岩和凝灰岩磨製而成,也有少量的頁岩和砂岩。以長身的厚石斧比較突出,石刀的形制不規整,還有穿孔石斧、鱗、鏟、環刃器和紡輪等,也有陶紡輪。生活用具陶器最多,都是採用手製法,有的口沿經慢輪修整。大型陶器多是由口、腹底相接,故出現大壺口部與腹部脱離的現象,有的大壺口部被當成灶圈使用。陶器絕大部分是細砂黑褐陶,因表面呈打磨光亮的黑色,陶胎卻是褐色又被稱為黑皮陶。常見的器形有壺、罐、碗、豆、杯等。淺盤高圈足鏤空豆和杯底與把手相連的陶杯最具特徵。陶器表面磨光,施以弦紋和乳點刻劃、鏤空等裝飾。彩繪以紅、白、黃三色構成幾何形圖案,是在陶器燒好以後補繪的,故顏色易脱落。 [5]  [6] 
第二期文化類型
雙砣子遺址堆積層 雙砣子遺址堆積層
雙陀子第二期文化生產工具石斧不同於雙砣子遺址第一期文化,多為短身扁薄長方形,典型的半月形石刀和扁平三角形石鐵比較普遍,其他石器與雙砣子遺址第一期文化雷同。生產工具還有石鎊、石網墜、骨魚卡、鹿角鋤等生活用具的陶器較之雙碗=砣子第一期文化有了明顯的變化,黑陶和黑灰陶是顯著特點。泥質陶佔多數,也有部分犀細砂。表面有的施一層光亮的黑衣但陶胎多為紅褐色或灰色,也有的呈黑褐色,還有少量的細砂黑褐陶。新出現的炊具陶覷則含有較粗大的砂粒,便於散熱。陶器主要採用輪制,表面顏色較純正,説明先民在燒製陶器控制火候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陶器大多磨光,紋飾常見弦紋,也有少量刻劃紋、附加堆紋和乳點。陶胎普遍較雙陀子遺址第一期文化薄些。陶器多子母口,多凸稜,多有三個矮弧形足,頸部外折起稜、折肩或折腹,器蓋數量多,成為雙砣子遺址第二期文化陶器的主要特點。雙陀子遺址第二期文化陶器與山東嶽石文化非常類似。 [5]  [6] 
第三期文化類型
雙陀子第三期文化14座房址中大部分室內都遺有陶器、石器,有的陶器還保持着當時位置,從1件到10餘件不等。由於房屋是以木為骨架,四周和屋頂圍(苫)乾草,一遇大風,極易引起連環火災。很可能是房屋被燒燬時,留在室內的日用陶器尚未來得及搬出,就被烈火吞沒,故而完整地保存下來。
雙陀子遺址第三期文化生產工具較為發達。石器中長方形扁平石斧相當普遍,半月形石刀和扁平三角形石大量出現,還有本文化期特有的長身弧背石鋒。其他還有有肩石斧、石矛、石網墜、石紡輪等。骨、角制生立工具有骨鑿、骨鏟、鹿角鑿等。出現了一定數量的陶網墜。生活用具陶器絕大多數為手製,部分口沿經過慢輪修整,個別的為輪制。陶質以細砂灰褐陶為最多,大型陶罐、壺的數量顯著增加,典型器形有鼓腹小底罐高領罐、細柄矮足豆、圈足簋、斂口曲腹盆等,還有三足或五足的多足器有的圈足削成三個缺口,都是雙砣子遺址第三期文化的特有遺物。陶器表面以磨光為主,刻劃紋數量較雙砣子遺址第一、二期文化顯著增多,並有許多刺點紋,還出現豎行排列的附加堆紋。 [5]  [6] 

雙砣子遺址研究價值

雙砣子遺址不僅對大連地區青銅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更為遼東半島以及東北亞考古研究提供了豐富資料。 [7] 

雙砣子遺址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13年5月,雙砣子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雙砣子遺址旅遊信息

雙砣子遺址地理位置

雙砣子遺址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城子街道後牧城驛村北海地區。

雙砣子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雙砣子遺址,路程約12.2千米,用時約25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