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環戊二烯

鎖定
雙環戊二烯(DCPD),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10H12,是環戊二烯經狄爾斯-阿爾德反應而生成的二聚體,有內型與外型兩種異構體,為無色晶體,不溶於水,溶於醇、醚和四氯化碳。
中文名
雙環戊二烯 [2] 
外文名
dicyclopentadiene [2] 
別    名
二聚環戊二烯
4,7-亞甲基-4,7,8,9-四氫茚; [2] 
化學式
C10H12 [2] 
分子量
132.202 [2] 
CAS登錄號
77-73-6 [2] 
EINECS登錄號
201-052-9 [2] 
熔    點
33.6 ℃
沸    點
170 ℃ [2] 
水溶性
不溶
密    度
0.982 g/cm³
外    觀
無色結晶
閃    點
26 ℃
安全性描述
S36/37;S61 [2] 
危險性符號
F [2] 
危險性描述
R11;R20/22;R36/37/38;R51/53 [2] 

雙環戊二烯理化性質

密度:0.982g/cm3
熔點:33.6℃
沸點:170℃
閃點:26℃
折射率:1.512
外觀:無色結晶
溶解性:溶於醇、醚和四氯化碳,不溶於水

雙環戊二烯分子結構數據

摩爾折射率:41.42 [2] 
摩爾體積(cm3/mol):126.0 [2] 
等張比容(90.2K):320.6 [2] 
表面張力(dyne/cm):41.8 [2] 
介電常數(F/m):2.29 [2] 
極化率(10-24cm3):16.42 [2] 

雙環戊二烯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2.5 [2] 
氫鍵供體數量:0 [2] 
氫鍵受體數量:0 [2]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2] 
互變異構體數量:0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0 [2] 
重原子數量:10 [2] 
表面電荷:0 [2] 
複雜度:212 [2] 
同位素原子數量:0 [2]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2]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4 [2]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2]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2] 
共價鍵單元數量:1 [1] 

雙環戊二烯用途

1、用作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EPDM)的第三組份;
2、用作合成乙叉降冰片烯(ENB)的原料;
3、與順丁烯二酸酐反應得到降冰片烯二酸酐,用作環氧樹脂固化劑聚酯樹脂醇酸樹脂、殺蟲劑的原料;
4、環戊二烯的六氯化物——六氯環戊二烯,與順酐反應得到的六氯化內亞甲基的氫化鄰苯二甲酸酐,用作合成樹脂的阻燃劑;
5、用於桐油、亞麻仁油、大豆油、魚油等的改性,可加快乾燥性,提高耐水、耐鹼性;
6、二聚環戊二烯樹脂可用作橡膠粘合劑、壓敏粘接劑、熱溶粘合劑、油墨、塗料等;
7、二聚環戊二烯氧化物可用作注射成型和層壓成型樹脂;
8、環戊二烯部分加氫得到的環戊烯,再聚合製得1,5-反式聚環戊烯;
9、環戊二烯是生產艾氏劑、荻氏劑類殺蟲劑原料;
10、環戊二烯還用於藥物合成,如胃長樂的中間體α-環戊二烯基扁桃酸甲酯。

雙環戊二烯應急處理

雙環戊二烯泄漏應急處理

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護服。小心掃起置於袋中轉移至安全場 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雙環戊二烯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毒物時,應戴口罩。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必要時戴防護手套。
其他: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工作後,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衞生習慣。

雙環戊二烯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脱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漱口,飲足量温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

雙環戊二烯安全信息

雙環戊二烯安全術語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和手套。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釋放至環境中。參考特別説明/安全數據説明書。

雙環戊二烯風險術語

R11: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
R20/22:Harmful by inhalatio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及吞食有害。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
R51/53: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對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對水體環境產生長期不良影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