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玩藝

鎖定
正二人轉俗稱“蹦蹦”戲,藝人們也自稱為“雙調”。最初只是一種形式(二人表演的),但在展的過程中經過羣眾和藝人的不斷改革,在八人班子內加入了“小落子”,此後便分為“雙玩藝”(二人轉)和“拉場玩藝兒”(小落子)兩種了。如今的東北二人轉囊括了眾多的東北民間曲調,其中“雙玩藝”音樂以其傳統的音樂風格成為二人轉之一絕。
中文名
雙玩藝
別    名
“蹦蹦”戲
領    域
正二人轉
產    地
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
起源發展
東北大秧歌

雙玩藝文藝簡介

雙玩藝 雙玩藝
雙玩藝,也叫“蹦蹦”,產生並盛行於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受到東北羣眾、特別是農民的喜愛。它是一種有説有唱、載歌載舞、生動活潑的走唱類曲藝形式,迄 今大約已有二百年的歷史。 [1] 
它的唱本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生活氣息濃厚、富有地方特色。它的音樂唱腔是以東北民歌、大秧歌為基礎,吸收了東北大鼓蓮花落評戲、河北梆子等曲調而構成,高亢火爆,親切動聽。 [1] 

雙玩藝起源發展

雙玩藝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 [2] 
雙玩藝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雙玩藝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
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唱腔優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後來各流派取長補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雙玩藝。 [2] 
雙玩藝是東北的民間小戲。雙玩藝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羣”、“戲”四類。
“單”:指“單出頭”,一個人一台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獨角戲”。
“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小秧歌。二人演多角,敍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
“羣”: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羣活兒”。是指羣唱、坐唱或羣舞。
“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為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

雙玩藝表現形式

一男一女,服飾鮮豔,手拿扇子、手絹,邊走邊唱邊舞,表現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獷,唱詞詼諧風趣。
二人轉不僅有作為主體的“雙玩藝”及多人唱敍演出的“羣唱”形式,還有屬於小戲體裁,由演員扮演角色的“單出頭”和“拉場戲”形式。作為曲藝曲種的二人轉“雙玩藝”及“羣唱”,表演形式或由甲乙二人扮成一旦一醜,載歌載舞,分行當説唱表演,或多人分持不同的伴奏樂器分行當輪遞坐唱。其唱腔音樂十分豐富,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之稱。 [3] 

雙玩藝唱腔曲牌

常用的唱腔曲牌有【胡胡腔】、【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三節板】、【抱板】、【四平調】、【五字錦】、【紅柳子】等,伴奏樂器有板胡嗩吶竹板等。二人轉唱詞以七言和十言為主,兼有長短句式;表演講究唱、説、做、舞四功的綜合運用,其中唱功講究“字兒、句兒、味兒、板兒、腔兒、勁兒”,高亢火爆,親切動聽;説功分“説口”、“成口”(亦稱套口)和“零口”,醜逗旦捧,多用韻白,也有説白和數板,語言風趣幽默,招人討笑;做功(亦稱扮功)講究以身段和動作輔助演唱,強調手、眼、身、法、步等功法的綜合運用;舞功以跳東北大秧歌舞為主,也吸收有其他民間舞蹈和武打的成分,並有耍扇子、耍手絹、打手玉子、打大竹板雜技性的絕活穿插其間,舞台效果十分熱鬧火爆。 [3] 

雙玩藝傳統節目

傳統節目以《藍橋》、《西廂》、《包公賠情》、《楊八姐遊春》、《豬八戒拱地》等最為著名。新中國成立後,又出現了《三隻雞》、《接姑娘》、《柳春桃》、《豐收橋》等新節目。20世紀以來有影響的二人轉代表性藝人有遼寧的徐小樓、郎豔芳、小蘭芝,吉林的程喜發、李青山、谷柏林,黑龍江的郭文寶、李太、胡景岐等。 [3] 
參考資料
  • 1.    蔡恩澤 .《東北“二人轉”何處是歸宿?》:《華人時刊》 06期,2002年
  • 2.    二人轉概述  .海城德利宮大戲院 [引用日期2013-03-22]
  • 3.    東北二人轉  .中國人大網 [引用日期201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