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

鎖定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Shuangp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位於雙牌縣瀧泊鎮長青路1號,東臨207國道,西倚紫金山。始創於1983年,原名雙牌縣林業職業中專,2003年與雙牌一中合併,2008年9月根據中共雙牌縣委第十七次常委會議精神,在原林業職業中專校址上成立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屬全額撥款正科級事業單位,承擔全縣中等職業教育、全縣社會勞動力培訓辦學功能。
校園總面積64113.3平方米,校舍總面積22565.22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326.7萬元。 [5]  圖書2.12萬冊,生均25.2冊。教職工116人,全日制在校學生1483人。開設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醫衞專業、師範專業、工藝美術專業、機電專業、現代農藝技術專業園林技術專業、養殖技術專業、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電子商務專業、3D打印等專業,現有專業教學班23個。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在崗教職員工116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32人,中級職稱教師58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市級骨幹教師2人,縣級骨幹教師10人;在讀研究生1人,本科學歷71人;學科專業教師31人,“雙師型”教師18人。師生比為1:7 ,專任專業課教師佔專任教師的比例達到71%,專任專業課教師“雙師型”比例達到40.3%,兼職教師佔專業教師比例達64.6%,均具有技師以上職業資格或中級技術職稱,其中35.4%以上具有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高級技術職稱,教師素質各項指標比例均已達標。 [1] 
中文名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
簡    稱
雙牌職中
創辦時間
1983年
辦學性質
公辦中等職業學校
校    訓
融情優教、樂學求真
地    址
雙牌縣瀧泊鎮長青路1號
主要獎項
永州市職業教育協會會員單位
2020學年度教學質量綜合評估高中組一等獎
2020學年度全縣辦學水平綜合督導評估高中組一等獎
所屬地區
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
現任校長
盤先瑞 [2]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學校簡介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一、在校學生

2020年,在校學生達1600餘人,雙牌職中校園建設日新月異,社會聲譽不斷提高,師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明顯增強。 [3] 
2019年,高一新生570人,較上年(446人)淨增124人,增幅27.81%,生源主要來自本縣各鄉鎮場和周邊縣區;在校學生1238人,較上年增19.84%;全年共培訓、鑑定職業技能1231人次,增幅4.6%;畢業生規模264人,淨增87人,較上年增幅49.15%,就業率98.48%,較上年增1.22%;全年學生鞏固率91.44%,增幅1.2%。 [4] 
2018年,在校學生達840餘人,秋季高一招生人數達468人,高三畢業生規模313人,生源主要來自本縣各鄉鎮場和周邊縣區。學生鞏固率在95.33%以上。 [1]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二、設施設備

學校擁有實訓基地2個,計算機應用實訓室3個,計算機150台,服裝設計與工藝實訓室2個,旅遊服務與管理實訓室1個,電子應用技術實訓室1個,焊接實訓室1個,語音室1個,知慧教室19個。3D打印實訓室2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整車實訓室1個、模型教學室4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13萬元,實習訓實工位620個。 學校以“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為目標,以立德樹人,促進就業為宗旨,學生活動思想政治素質總體上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有理想,有目標,有較高的政治參與意識,積極參加社團組織活動,要求加入團組織的比例逐年提高。校內測試,文化課合格率為92.1%、專業技能合格率為85.7%、體質實際達標率為為96.1%、畢業率為95.5%。根據學校在2017年11月底組織開展的抽樣調查顯示,我校學生對在校期間的理論學習滿意度、專業學習滿意度、實習實訓滿意度、校園文化與社團活動滿意度均為94.4%、生活滿意度為97%、校園安全滿意度為96%、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為96%。 [1]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二、扶貧助學

資助情況學校嚴格執行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所有政策全部落實到位,對建檔立卡貧困户學生進行了專門的技術培訓,並按國家政策優先發放相關資助金。學校從辦公經費中提取11萬元用於補助貧困伙食補助。完善學校貧困生數據庫。2018年9月,縣總工會資助學校貧困學子96人,每人1000元。學校組織教師深入鄉鎮場進行慰問困難學生家庭,瞭解和掌握學生家庭實際狀況,幫助解決家庭中存在的問題,實現精準教育。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三、就業質量

2018年,我校就業班畢業生就業率為92.62 %,對口就業率為55.12%,初次起薪在2800元,升入高等教育比例達26.5%。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四、職業發展

各專業通過充分的市場調研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和專業培養目標,制訂專業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和確定課程標準,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及職業成長規律,真正形成融合學生人文素養、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態度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體系,其中包含通過校內實訓、校外實訓和頂崗實習遞進式的系統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積極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和訂單式培訓,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 我校堅持與時俱進,根據市場需求,設計企業需要的課程,通過課程中的項目任務鍛鍊學生的職業能力、一門課的設計、一個教學情景的設計、一節課的設計、一個知識點的設計、鍛鍊學生的學習、工作遷移能力,將教學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參照企業要求評價學生,評價老師。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我校嚴格執行《教育部等五部門關於印發<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通知》(教職成[2016]3號 )文,做好學生實習工作,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基本環節,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職業能力形成規律,保護學生合法權益;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校企協同育人,將職業精神養成教育貫穿學生實習全過程,促進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高度融合,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創業能力。 我校積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新教育活動,每個專業都建立了實踐創業項目和基地,具備完善的創業創新等競賽制度,本年度,我校有兩名學生在市級以上創新大賽中獲一等獎, 1501班學生葉紫涵等6名同學在市級技能競賽獲獎。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五、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 2018年,我校能夠根據實施性教學計劃,科學合理地安排實訓教學內容與頂崗實習任務,校企雙方結合產品加工與實踐操作共同開發項目實訓教學案例多個,產教對接共同完成實訓教學任務。各實習基地都能提供充足的崗位滿足學生實習需要,其中兩家合作協議滿3年以上,縣內企業有4家,骨幹企業有1家。2018年,學校投入近200萬元對教學實施、實驗實訓設備及教學工作環境進行改善,使學校教學軟、硬件達到現代化學校標準要求。 嚴格執行《教育部等五部門關於印發的通知》(教職成[2016]3號 )文,制定了《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實習就業管理制度》,強化領導,一把手校長為學校實習、就業領導小組組長、招生就業處、教務處等各股室主任為成員。2018年,我校共安排167名學生到校外參加頂崗實習。學生在校外生產實習之前,學校都召開家長會、實習動員會。由招生就業處進行就業指導,職業道德教育,由用人單位介紹單位概況。安排好生產實習後,簽定協議。 集團化辦學情況 2018年,學校積極開展社會勞動力培訓,助推精準扶貧。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辦學職能,紮實開展技能培訓,助推精準扶貧。一是開展“兩後生”職業技能培訓,引導“兩後生”接受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對接教育資助體系、雨露計劃,切實提高貧困人口就業創能力。本年度,市級下達職業學校建檔立卡貧家庭“兩後生”技能培訓任務50人,縣職業學校完成53人培訓任務,完成率為106%。2018年學校舉辦“服裝設計定製工”“花卉園藝師”“計算機操作員”“維修電工”“育嬰師”等6期培訓,共培訓145人。學員通過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對口就業,就業率達92%以上,月綜合工資達3000元以上。二是開展社會技能培訓,認真落實縣委“精準扶貧”策略,縣職業學校主動聯繫各職能部門,開展城鄉農民工、退役士兵、庫區移民等技能培訓,實現受訓學員自我“造血功能”提升,使貧困人口都能掌握1-2門實用技術。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六、社會貢獻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及對口支援 我校以服務產業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堅持“多元化辦學、科學化管理、市場化運作、親情化服務”的辦學思路,以創建為抓手,注重學校的品質、內涵、特色、創新發展,秉持客户思維理念,突出創新驅動,強化教學中心地位,着力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努力把學校做精做強、辦出特色。用人單位滿意度高。學校與當地相關行業、企業積極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為當地企業培訓和輸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為各類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學校予以高度評價,縣委縣政府對學校取得的辦學成績多次表示肯定。2015—2020連續5年在全縣教學質量評估中獲一等獎。學校是永州市職業教育職成教育分會會員單位。學校高度重視技術應用與服務工作。成立了技術應用與服務團隊2個,名師工作室1個,計算機、服裝等各種專業服務組1個。專業師資和實訓基地對社會各界開放,開展對外技術服務和送科技下鄉,提升服務社會民生和扶貧攻堅的能力,得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評價。 積極開展免費為民技術服務工作。免費為民開展家電維修、計算機操作、服裝裁剪與縫紉、汽車維護、培訓考證等工作,近三年來平均每年5次,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普遍讚譽。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辦學理念

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秉持教師、學生、學校共同成長的辦學理念,把“立德樹人,德技雙馨”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以師生文明風采、技能競賽、創業創新、實習實訓、社會志願服務等實踐活動為載體,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勢,開展“數字經濟+文旅 ”、智能製造等項目的深度產教融合,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