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溪書閣

鎖定
雙溪書閣,位於四川榮縣城北三里的聳雲山南麓雙溪江合處,處雙溪湖下游。
橫溪閣,位於榮縣城北聳雲山南麓兩江匯合處。因坐落在雙溪匯流形成的一個美麗半島上,又叫雙溪書閣。據《宋史》和《榮縣誌》記載:北宋元豐末年,王夢易罷官回榮州,仿效陶淵明在家 鄉雙溪河畔築“歸來亭”。 [1] 
中文名
雙溪書閣
地    址
四川榮縣城北三里
佔地面積
230 m²
前    身
歸來亭
早年的雙溪書閣 早年的雙溪書閣
據《宋史》和《榮縣誌》記載:北宋元豐末年,王夢易罷官回榮州,仿效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在家鄉雙溪河畔築“歸來亭”,第二年病故。其子王庠王序尚幼,向夫人築石室,請名師教育二子。後來王庠品學兼優,娶蘇東坡侄女為妻。八行考試,全備為天下第一,為奉養母親,不願做官,被朝廷表彰為“廉汛處士”。王序官至晦猷閣直學士,鄜廷路經略安撫史。王序罷官後,又在雙溪河畔建書閣,內藏皇帝的詔書和賞賜的書籍,以此炫耀。書閣在宋代叫橫溪閣,因地處雙溪匯流,景色秀麗,遠山環抱,遂成榮州人們遊覽之地。陸游曾幾度遊此,賦詩飲酒,留下《晚登橫溪閣》詩二首和《沁園春·三榮橫溪閣小宴》三闋。
隨着時間推移,歸來亭和書閣早已不存。清光緒年間,縣人揣度舊址重建座北向南的單檐懸山式木結構建築一幢,面闊5間25米,進深5間7米,中間建樓表示書閣,四周走廊,供遊人遊覽,佔地面積230平方米。《北面對聯一幅》“大宋小宋,大蘇小蘇,一朝難弟難兄,此地有二王合傳;古文今文,古體今體,獨佔好山好水,何人更高閣藏書?”
聳雲山左側半坡,有石室一所,俗稱“講教洞”,右邊石壁上刻“王庠王序讀書處”。再上半里有土井一口,井口壁上刻有“蒙泉”二字,傳為王庠所書,有飲水思源,不忘向夫人養育之意。
雙溪湖區歷來是榮州文化勝地,這裏是北宋名士王庠故地,石龜山下的雙溪書閣乃王庠所建“橫溪閣”舊址。歷代文人墨客如黃庭堅、陸游等都曾來此遊歷、訪古,寫下了“其民簡樸士甚良,千里鬱為詩書鄉”等讚美詩詞。清末翰林、詩人、書畫家趙熙生長於此。無產階級革命家吳玉章曾在此接見地下黨和愛國志士,從事革命活動。雙溪書閣也以依山環水的優美風光和豐厚的文化底藴成為榮州八景之一。
在城北1.5公里聳雲山南麓。宋稱“橫溪閣”,是“義門王氏”聚居之地。王夢易罷官歸來,於溪畔築“歸來亭”;紹興年間王序又遭罷官,在溪畔建書閣,收藏皇帝的詔書和賜賞。《方輿勝覽》記載;“雙溪”在城北三里,一從西來其水濁,一從東來其水清,會城下。清濁交匯處形成一塊三角洲。洲上竹樹繁茂,溪中漁舟盪漾。匯流處建攔河堰,夏秋漲水,水漫河堰,極為壯觀。明代將雙溪和書閣合稱“雙溪書閣”。民國時期改作忠烈祠,內供辛亥革命烈士、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陣亡將士的牌位。今書閣殘存,遺址可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