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流縣實驗小學

鎖定
雙流縣實驗小學位於雙流國際機場南側,創辦於1936年,佔地19149.85平方米,是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藝術特色學校,四川省武術特色學校,成都市義務教育示範學校,雙流縣名校,雙流縣科研型學校。學校現有教學班57個,學生2827人,教職工185人。
中文名
雙流縣實驗小學
地    址
雙流國際機場南側
教學班
57個
學    生
2827人

雙流縣實驗小學簡介

雙流縣實驗小學
雙流縣實驗小學(5張)
學校有一流的硬件設備。安裝了校園電視系統,衞星地面接收站,建立了校園電視台,裝備了現代化的語音室、微機室、圖書閲覽室、電子琴室、多功能室、現代教育技術信息開發中心、有標準的塑膠運動場和足球場。
80年代中期,實驗小學在全縣率先實施“理念辦學”,確立了“育人為本,整合發展”的先進辦學思想,走科研興校、文化養校之路,抓住了影響師生成長的關鍵——非智力因素,於1988年開始,以課題形式從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入手,對非智力因素進行專題研究。20年的堅守,學校將非智力因素研究從學生學習過程研究輻射、滲透到了學校的管理、教師隊伍建設,德育活動等領域,逐步形成了
20年研究歷程中,非智力因素教育成果曾13次獲得了全國非智力因素研究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與專著評選一等獎;有190多篇相關的教師論文獲一、二、三等獎,先後出版編輯了7本關於非智力因素教育研究的專著,課題研究成果2006年獲中央教科所課題評選一等獎,豐富了國內對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成果,為國內非智力因素研究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一手材料。2004年,學校獲准承辦了全國非智力因素研究第四屆年會,將我校非智力因素研究成果在全國廣泛推廣,受到來自全國心理學研究專家及代表的高度稱讚。2008年,學校又結合師生髮展需要,申報了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非智力因素與學生髮展》,現正在研究之中。
20年的研究之路,充滿了機遇與挑戰,學校也在科研興校,文化養校的探索之路上成就了一大批教師的發展:學校校長被中央教科所評選為全國科研型校長;有2名教師被評為全國科研型教師;有9位教師先後被評為市學科帶頭人;25人被評為縣學科帶頭人;70多人次獲縣以上表彰獎勵;名師團隊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先後選送了7位教師到校外主持工作,推動了雙流教育的發展,學校也受到社會各界信任及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使雙流實小真正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在過程管理中,學校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依法治校,認真貫徹教育法律、法規和國家及省、市有關規定。任何重大事件,都經行政會 、教代會、全體教師會議討論通過,充分發揮教職員工主人翁精神,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決策、執行、監督相結合的教育管理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確保了依法治校的落實。建設了特有的學校文化體系,滋養着實小每一名師生,形成了“管理人本、教學智慧、生命精彩”的辦學特色。 [1] 

雙流縣實驗小學辦學方針

指導思想:以“育人為本,整合發展”
育人思想:堅持“育人為本,發展第一”
工作思路:“加強管理,深化改革,形成特色,爭創一流”
領導作風:“勤政、廉潔、民主、公正、表率”
校風:“愛國、守紀、團結、勤奮”
教風:“愛、細、嚴、活”
學風:“樂學、勤思、刻苦、好問” [1] 

雙流縣實驗小學辦學特色

以“情感”為核心的學校管理文化(尊重、關心、激勵);
以“需要”為導向的教師自主發展文化(主動、生動、互動);
以“興趣”為特徵的學生學習文化(想學、會學、樂學);
以“養德、礪志”為價值取向的師生活動文化(參與、養習、成長); [2] 

雙流縣實驗小學學校榮譽

2010年9月成都市第六界青少年機器人創新實踐活動(WRO挑戰賽)團體一等獎
2010年9月雙流縣實驗小學獲得“全國特色語文示範學校”稱號
2010年10月雙流縣實驗小學田徑隊勇奪成都市“小飛人”比賽團體一等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