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柱頭藨草

鎖定
雙柱頭藨草屬於藨草屬,生長於池沼緣或沼澤地,適於作牧草,營養價值尚高。
中文名
雙柱頭藨草
別    名
川甘藨草
拉丁學名
Double-stigma Bulrush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亞    綱
鴨跖草亞綱
莎草目
亞    目
禾本目
莎草科
亞    科
藨草亞科
藨草族
藨草屬
雙柱頭藨草
分佈區域
分佈寧夏灌區,甘肅和青海等地

雙柱頭藨草形態特徵

雙柱頭藨草線稿圖
雙柱頭藨草線稿圖(7張)
植株矮小,具細長匍匐根狀莖。稈纖細,高10-25釐米,近於圓柱狀,平滑,無稈生葉,具基生葉。葉片剛毛狀,最長達18毫米;葉鞘長於葉片,長可達25毫米,棕色,最下部2-3個僅有葉鞘而無葉片。花單性,雌雄異株;小穗單一,頂生,卵形,長約5毫米,寬2.5-3毫米,具少數花;鱗片卵形,頂端鈍,薄膜質,長約3.5毫米,麥稈黃色,半透明,具光澤,或有時下部邊緣呈白色,上部為棕色;無下位剛毛;具3個不發育的雄蕊;花柱長,柱頭2,外被乳頭狀小突起。小堅果寬倒卵形,平凸狀,長約2毫米,成熟時呈黑色。花果期7-8月。 [1-2] 

雙柱頭藨草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3200-3600米高山草原上。 [1] 

雙柱頭藨草分佈範圍

產於甘肅、四川;雙柱頭藨草(別名川甘藨草)分佈寧夏灌區,甘肅和青海等地。
雙柱頭藨草 雙柱頭藨草

雙柱頭藨草相關特性

雙柱頭藨草
雙柱頭藨草(5張)
生長於池沼緣或沼澤地,果期含粗蛋白7.2%,粗脂肪5.99%,粗纖維33.15%。播種繁殖。

雙柱頭藨草飼用價值

該牧草,營養價值尚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