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松圖

(清代李方膺創作紙本水墨畫)

鎖定
《雙松圖》是清代李方膺創作紙本水墨畫。
中文名
雙松圖
創作年代
清代
作    者
李方膺
材    質
紙本
畫作類型
水墨畫
幅    式
立軸

雙松圖畫作內容

此圖畫松樹、山石,兩棵松樹體勢斜倚,枝幹粗大,盤旋向上,枝葉茂密,枝杈向一面回折,抑揚活脱。兩塊巨大的山石,用手立僕雙松根旁,山石奇特,呈倒“個”字形。松幹如單書,行筆蒼勁有力,枝杈的前後向背,以墨色的乾濕、濃淡和用筆的粗細、頓挫分明。松枝疏密不一,在繁密處,密而不塞,疏而不散,注意了透漏的安排,顯示出豐富多變,密密層層的松針,似孔非孔,筆墨爽朗。 [1] 

雙松圖創作背景

李方膺與宋元以來的文人士大夫畫家一樣,往往以梅、蘭、竹、菊、松五君子作為借物寄情常用的題材,藉以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悔之凝寒不懼,如松之剛正不阿,屈而不偃。 [1] 

雙松圖藝術鑑賞

松是畫家、詩人反覆吟誦、描繪的對象,此圖中的雙松,雖依于山,而不同於石以突出主體。此畫雙松挺立,構圖飽滿充實,這種四方飽滿的佈局處理,成為頂天立地的錚錚漢子。雙松一筆不逾法外,用筆凝重蒼勁,焦墨為苔,紮根青山,青山勾勒濃淡隨意皴擦。在佈局上,下面兩巨石與上面兩棵茂盛的松樹,上下呼應,造成視覺上的平衡,從此畫的構圖、筆墨來看,充分地顯示了李方膺在繪畫上的獨有的風格,他雖宦途失意,遭受無辜打擊,但“揮毫依舊愛狂風”的堅強不屈的品格仍然如故。 [1] 

雙松圖作者簡介

李方膺(音yīng)(1695—1755年),字虯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江蘇南通人。曾以父蔭出任山東樂安、蘭山,安徽合肥等地縣令。為官清正,為民着想,因不肯隨上級俯仰而被誣罷官。寄居南京項氏借園,常往來於揚州,賣畫為生。善畫松、竹、梅、蘭及小品,主張繪畫創作應直接向生活學習,以創造出自己獨立的風格。李方膺的畫風如其為人性格,落墨雄肆渾厚,沉着痛快,用筆橫塗豎抹,脱略恣縱,以氣勢勝。 [2] 
參考資料
  • 1.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金盾出版社,2004.09,第2306頁
  • 2.    李方膺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