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峯寨

鎖定
雙峯寨,原名榮陽寨,俗稱石塘寨,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石塘鎮石塘古村,佔地面積9486.6平方米,是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址。 [2] 
雙峯寨,籌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奠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竣工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由李氏族人籌金三萬兩,前後耗時16年建成。雙峯寨呈長方形,石灰及青磚砌成,主體建築包括主樓一個和炮樓四個,東西兩面城牆中間各有望台,其間有圍牆相連,四個炮樓均為四層,主樓五層,圍牆四面均建有瓦面蓋頂的廊,聯通包括主樓在內的幾個角樓,值更守望相助。走廊每隔3.9米有一小槍眼,共有55個小槍眼,角樓居高臨下,能從不同角度消滅各方來犯之敵。民國十七年(1928年),雙峯寨發生了“雙峯寨保衞戰”。雙峯寨具有較高的革命文物歷史價值,成為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重要基地。 [2]  [5-6] 
2006年5月,雙峯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雙峯寨
地理位置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石塘鎮石塘古村
所處時代
清朝
佔地面積
約 9486.6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1018-5-14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雙峯寨歷史沿革

雙峯寨,籌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奠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竣工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由李氏族人籌金三萬兩,前後耗時16年建成。 [2] 
民國十七年(1928年),雙峯寨發生了“雙峯寨保衞戰”。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雙峯寨因戰爭的創傷和長年風雨侵蝕,上下走廊全部倒塌,五個樓角均破爛不堪。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多次修繕,重新建成護城橋和90多米長的護城欄以及修建260多米的寨內跑馬欄,對護城河的淤泥、雜草進行了清理。 [3] 
2019年,爭取項目資金997.08萬元,進行陳展提升工程。 [4] 

雙峯寨建築格局

雙峯寨 雙峯寨
雙峯寨呈長方形,石灰及青磚砌成,南北長約73米,東西寬約70米,寨建築面積約4664平方米,佔地面積9486.6平方米(包括護城河)。 [2]  [6] 

雙峯寨主要建築

主樓和炮樓
雙峯寨
雙峯寨(3張)
雙峯寨主體建築為主樓一個和炮樓四個,其間有圍牆相連,圍牆高9米,厚1.3米,四個炮樓均為四層,高13米,主樓五層,高15.3米,圍牆四面均建有瓦面蓋頂的廊,寬1.2米,下層稱為半層,寬3.15米,走廊及五個炮樓共有炮眼55個。 [2]  [6] 
牆體
雙峯寨牆體全部用石灰石及青磚再加上糯米漿、黃糖、石灰漿及桐油砌成。有些青磚上燒成有“費金三萬”“李自性視公名下”“李德仁等籌建”的字跡。 [6] 
寨門
雙峯保障 雙峯保障
雙峯寨設一正門,第一重大門用粗大樟木特製而成,門楣上方書“雙峯保障”四字,原為吊橋進入寨內;第二重大門的結構與第一重大門相似,門上方刻“保安門”。 [2-3] 
護城河
雙峯寨 雙峯寨
雙峯寨四周均設護城河,護城河的寬度約15米,後因修公路縮窄至13.7米,水深1.5米。原可通過吊橋進寨;1976年,改造為水泥橋;後改造為木板橋。 [2] 

雙峯寨歷史文化

雙峯寨保衞戰
炮眼 炮眼
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12日,第八獨立團第四營退守石塘寨,遭到國民黨第八路軍第七師(後易名第十五軍第三師)呂煥炎、葉大森部三個團的長期圍攻。寨內軍民700多人團結一致。敵軍千方百計破寨,多次用大炮轟擊都不能攻破,又施用挖牆斷水、火燒寨牆、“鐵烏龜”掩護破寨的陰謀,均告失敗。寨內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堅持達九個月之久,終因傷亡慘重,彈盡糧絕。敵軍又用飛機多次轟炸,炸燬寨牆一角,守寨軍民於11月11日深夜組織三路突圍,只有一路突圍成功,上澌溪山打游擊。11月12日,石塘寨遂被攻破。是役斃敵100多人,守寨軍民犧牲400多人。 [2] 

雙峯寨文物價值

雙峯寨見證了“雙峯寨保衞戰”,具有較高的革命文物歷史價值,成為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重要基地。 [5] 

雙峯寨保護措施

雙峯寨遺址碑 雙峯寨遺址碑
2006年5月,雙峯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雙峯寨所獲榮譽

2000年,雙峯寨被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公佈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 
2011年,雙峯寨被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公佈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3] 
2017年,雙峯寨成功申報為市級社科普及基地、市級國防教育基地和韶關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活動基地。 [3] 

雙峯寨旅遊信息

雙峯寨地理位置

雙峯寨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石塘鎮石塘古村。 [2] 

雙峯寨交通信息

自駕:自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雙峯寨,路程約20.5千米,用時約25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