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孢蘑菇

鎖定
雙孢蘑菇(學名:Agaricus bisporus (Large) Sing.)是蘑菇科、蘑菇屬真菌,又名白蘑菇、蘑菇、洋蘑菇等。雙孢蘑菇子實體中等大,菌蓋寬5-12釐米,初半球形,後平展,白色,光滑,略幹漸變黃色,邊緣初期內卷。菌肉白色,厚,傷後略變淡紅色,具蘑菇特有的氣味。菌褶初粉紅色,後變褐色至黑褐色,密,窄,離生,不等長,菌柄長4.5-9釐米,粗1.5-3.5釐米,白色,光滑,具絲光,近圓柱形,內部鬆軟或中實,菌環單層,白色,膜質,生菌柄中部,易脱落。 [3] 
雙孢蘑菇多在春、夏、秋三季生於草地、牧場和堆肥處。雙孢蘑菇野生資源主要分佈於歐洲、北美洲、北非和澳大利亞等地,在中國主要分佈於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4-5] 
雙孢蘑菇可食用,味道鮮美,是一種栽培規模大、栽培範圍廣的食用菌。其蛋白質含量高達42%(乾重),氨基酸的種類豐富,核苷酸和維生素也很豐富。雙孢蘑菇也可藥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酶,對降低血壓有效果。還可以製成肺炎輔助治療劑。有的國家還發現含有抗癌物質和抗細菌的廣譜抗菌素。由於深層培養的研究成功,人們還可利用蘑菇菌絲體生產蛋白質、草酸和菌糖等物質。 [3-4] 
(概述圖來源: [2] 
中文名
雙孢蘑菇
拉丁學名
Agaricus bisporus (Large) Sing.
別    名
洋蘑菇
二孢蘑菇
蘑菇
白蘑菇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層菌綱
傘菌目
蘑菇科 [1] 
蘑菇屬
雙孢蘑菇

雙孢蘑菇真菌學史

雙孢蘑菇栽培起源於法國。早在1550年就有巴黎郊外用未經發酵的馬廄肥栽培雙孢蘑菇的記載,同時栽培的還有庭院蘑菇 Psalliota hortensis Cooke(Cuiochon,1953年)。但在長達1個世紀時間內,仍然是用成熟子實體的漂洗液灑在甜瓜温牀的馬廄肥上播種。路易十四時代(1643-1715年)發展了雙孢蘑菇的栽培方法,植物學家D.Tournefort於1707年發表第一篇雙孢蘑菇栽培的論文,論及蘑菇是“起源於馬”,改用長有絨毛狀菌絲的馬糞塊移植到馬廄肥,並開始採用覆土栽培。法國的另一位園藝家Chambry(1870年)開始採用地洞栽培,他認為在黑暗的地下隧道和洞穴環境中,更適合蘑菇生長,成為蘑菇栽培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地洞栽培被法國普遍採用並延續至今,1900年這種地洞的長度達2500公里(Robinson等,1959年)。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一直是世界上雙孢蘑菇生產的主要國家。18世紀初,蘑菇栽培傳入英國和荷蘭,後經波蘭,南俄羅斯、烏克蘭到達巴爾幹,1865年傳播到美國。二戰開始後雙孢蘑菇生產一度衰落,1950年後又開始發展,美國取代了法國的地位。在1974年舉行的第九屆國際蘑菇科學會議之前,雙孢蘑菇是菇類栽培中最重要的品種,遍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 [7] 
200多年來,雙孢蘑菇的栽培技術不斷得到改進,1894年,Constantin與Matruchot用孢子分離法培養純菌種獲得成功,1905年美國Dwggur開始用組織塊培養純菌種;1936年Pizer開始採用發酵堆肥;1754年瑞典Lundberg首次在暖房栽培蘑菇,1910年第一座典型的“標準蘑菇菇房”在美國建成投入使用,1968年出現現代化的菇廠,蘑菇生產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兼容多學科的產業部門。 [7] 
中國的雙孢蘑菇生產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蘇州有幾家外國人經營的蘑菇栽培場,播種面積約2000~3000平方米。在此期間,潘志農、孫華(雲蔚)等先後進行過小規模栽培研究。1958年上海郊區大面積推廣雙孢蘑菇生產,楊慶堯(1961、1962年)研究純菌種成功,結束了向英國進口磚狀菌種的歷史,同時根據中國國內情況,推廣豬牛糞代替馬糞製作堆肥,並以浙江大學農學院園藝係為核心,成立華東六省蘑菇生產協作組,推動了東南沿海地區蘑菇生產發展。 [7] 

雙孢蘑菇形態特徵

子實體子實體是由菌絲扭結形成的結構。擔子果一年生,具中生柄,通常單生,有時多個羣生,新鮮時肉質,無嗅無味,幹後碎質;菌蓋幼時半球形,成熟後平展,近圓形,有時中部略凹,直徑可達10釐米,中部厚可達10毫米;菌蓋表面新鮮時白色、乳白色,光滑,後期灰褐色;邊緣鈍或鋭,幹後內卷;菌褶表面新鮮時粉紅色、褐色,幹後變為黑褐色至黑色;菌褶較密,不等長,通常離生,脆質,易碎;菌肉新鮮時白色,無環帶,幹後軟木栓質,厚可達0.8釐米;菌柄短粗,圓柱形,纖維質,與菌蓋同色,中部具一白色菌環;菌環薄,膜質,容易脱落;菌柄長可達6釐米,直徑可達20毫米。 [2] 
雙孢蘑菇
菌絲體菌絲無色,管狀,多細胞,有橫隔,有分枝,無鎖狀聯合。幼嫩菌絲細胞壁薄,直徑為4~7微米,老菌絲細胞壁厚,直徑為7~10微米。在PDA培養基(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上,幼嫩菌絲白色,老後略帶黃色。菌絲絨毛狀,生長性狀因品種而異。根據菌絲體的培養特徵可以將雙孢蘑菇品種分為3種類型,即氣生型、匍匐型和雜交型。 [6] 
菌肉:薄菌肉菌絲無色,壁,頻繁分枝,彎曲,菌絲膨脹成不規則狀,交織排列,直徑通常為6~9微米,膨脹菌絲直徑可達25微米。 [2] 
菌褶:菌髓菌絲無色,薄壁至稍厚壁,偶爾分枝,頻繁分隔,略平行於菌褶排列,直徑為3~6微米;有些菌絲膨脹,直徑可達10微米;子實層中無囊狀體;擔子短棍棒狀,具2小梗並在基部具一簡單分隔,大小為15~26微米×6~10微米;擬擔子的形狀與擔子相似,但略小。 [2] 
孢子擔孢子橢圓形,黃褐色,厚壁,大小為(6~)6.2~8(~8.4)微米×(4.9~)5~6(~7)微米,平均長L=7.27微米,平均寬W=5.73微米,長寬比Q=1.26(n=30/1)。 [2] 

雙孢蘑菇近種區別

雙孢蘑菇
巴西蘑菇
菌蓋表面新鮮時白色、乳白色,光滑,後期灰褐色;邊緣鈍或鋭,幹後內卷;菌褶表面新鮮時粉紅色、褐色,幹後變為黑褐色至黑色
菌蓋初期半球形,後平展,中央不平坦,表面褐色有纖維狀鱗片。菌肉白色,菌褶離生,寬8-10毫米,白色後變黑,菌柄白色長6-13毫米
雙孢蘑菇 雙孢蘑菇
巴西蘑菇 巴西蘑菇

雙孢蘑菇生長環境

野生條件下,雙孢蘑菇多在春、夏、秋三季生於草地、牧場和堆肥處。 [4] 
  • 温度:菌絲生長温度範圍5~33℃,在8~27℃範圍內,菌絲生長速度隨温度升高而加快,適宜生長温度為22~26℃。超過26℃,菌絲生長雖快,但菌絲較稀疏,在25℃下菌絲生長濃密,更健壯。温度超過28℃,菌絲生長速度開始變慢,33℃時明顯變慢,甚至停止生長。這種現象在夏季製作蘑菇菌種時經常出現,瓶內菌絲髮黃和出現大量黃色分泌物。秋末冬初,我國南方省份的一些栽培區,在播種後若遇到暖高壓的氣候,菇房氣温上升到36℃以上,會嚴重阻礙菌絲生長,常遭致病蟲害的發生。子實體分化發育的温度範圍為5~22℃,以13~18℃最為適宜。在18~20℃時,產生子實體數量多、密度大,轉潮快,但朵型較小,菇肉組織松、重量輕,品質較低。在12~15℃時,產生子實數量少,轉潮慢,但朵形較大,菇柄短,菌蓋肥厚、菇肉組織緻密、菇重,品質較優。雖然在子實體適生的低温區和高温區內,二者的最終產量沒有大的差別,但在較低温度下培養對提高栽培效益更為有利。温度超過20℃對子實體生長受到明顯影響,小菇蕾在20~23℃條件下,菌柄很快伸長,並開傘形成薄皮菇(俗稱“硬開傘”),有的菇蕾甚至枯萎死亡。在這樣的温度條件下,菌絲不再扭結形成子實體,停止出菇。 [7] 
  • 濕度:雙孢蘑菇生長所需水分來自培養料、覆土層和空間。培養料的含水量以60%~65%為適,在堆制發酵時,若含水量超過75%,會產生嫌氣性發酵,使培養料發黑、變粘、酸臭、理化性質差。反之,若培養料含水量偏低,則會造成“幹發酵”,使培養料變成碎屑狀,播種後菌絲不易定植,或雖能定植而出菇不好。覆土層的含水量,在菌絲生長階段,土層要偏幹,土粒含水量維持在18%左右(能用手指捏扁);子實體生長階段,土層要偏濕,土粒含水量應在20%左右(土粒能搓圓,稍粘手)。菌絲生長期間,菇房相對濕度要控制在70%左右,若超過75%,菇房出現高温則易污染雜菌。反之,若菇房相對濕度低於50%,培養料水分蒸發過度,由於大量失水而不利於菌絲生長。出菇時的空氣相對濕度要求與菌型有關,氣生型菌株要求稍偏幹,以80%~85%為宜,相對濕度超過90%,對出菇產生惡劣影響,菌蓋上長期留有霧滴,極易發生細菌性斑點病。若相對濕度低於70%,菌蓋外皮變硬,甚至出現龜裂。低於50%時會停止出菇,已分化小菇蕾亦萎縮死亡。匍匐型菌株出菇期空氣相對濕度要達到85%~95%。 [7] 
  • 空氣:雙孢蘑菇為好氧性菌類。二氧化碳濃度積累過高,對菌絲和子實體生長有毒害作用。但覆土層孔隙中低濃度的二氧化碳對原基形成有刺激作用,當覆土層上方的二氧化碳含量在0.06%~0.2%時,對子實體的分化最好。在通風不良情況下,菌絲體向覆土層蔓延,很容易變形。菇房內二氧化碳含量在0.2%~0.4%時,使菇蓋變小,菇柄變細長,小菇蕾很容易開傘。菇房二氧化碳含量達到0.4%~0.6%時,菇牀培養料出現“冒菌”現象,不能出菇,超過10%時,則出菇停止。 [7] 
  • 光照:雙孢蘑菇在生長髮育過程中不需要光線,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能正常生長髮育。在光照強烈或有直射光的環境中,子實體顏色變黃,菌柄伸長而彎曲,菌蓋歪斜不圓正。此外,直射光還會使菇房温度、濕度出現劇烈變動,並招引趨光性害蟲。因此,菇房要保持微暗或有漫射光的環境,尤其不允許有直射光進入菇牀。 [7] 
  • 酸鹼度:蘑菇菌絲生長的pH範圍在5~8.2,母種培養以pH5.8~6.5為宜,培養料以pH6.8~7.2為宜,覆土層應保持在pH7.5~7.8。在栽培過程中,由於菌絲的代謝作用,所產生的有機酸(主要是草酸和碳酸)積累在培養料和覆土層中而使之酸化,極易招致嗜酸性細菌病害的發生。因此,在栽培過程中,要經常調節培養料和覆土層的pH值,以防止料土的酸化。 [7] 

雙孢蘑菇分佈範圍

雙孢蘑菇野生資源主要分佈於歐洲、北美洲、北非和澳大利亞等地。世界各地已廣泛栽培。中國雙孢蘑菇種質資源缺乏,僅在新疆、四川、安徽等地發現野生雙孢蘑菇資源。人工栽培遍及中國國內大部分省區。 [4]  [5]  [7] 

雙孢蘑菇培育技術

雙孢蘑菇菌種製備

  • 母種製備
母種培養基配方:去皮馬鈴薯2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瓊脂20克,pH值7,製成培養基1000毫升。製備方法:將馬鈴薯去皮挖眼後,切成薄片放入鋁鍋內,加水1200毫升左右,加熱煮沸30分鐘,即將薯片煮至熟而不爛。然後用四層紗布過濾,取濾液並加入瓊脂後,加熱煮沸,使瓊脂完全溶解。在加熱過程中,要經常攪動煮料,以防止液體溢出或煮糊,待瓊脂完全溶解成黏稠狀的液體後,再加入葡萄糖,攪拌使之完全溶解,最後補足水至1000毫升,趁熱分裝入試管內,塞上棉塞或硅膠塞。高壓1.49×10⁵帕,126℃保温殺菌25分鐘,冷卻至50℃左右趁熱取出擺斜面,冷卻至室温後,在嚴格無菌條件下接種。在25℃,相對空氣濕度65%,空氣清新條件下培養到菌絲長滿斜面備用。菌絲活力標準:菌絲體潔白粗壯,氣生菌絲豐富,菌絲爬壁力強,25℃下恆温培養,滿管時間少於7天。 [7] 
  • 原種和栽培種生產
培養基配方:稻草4750千克,幹牛糞540千克,碳酸氫銨189千克,過磷酸鈣142千克,石膏粉135千克,石灰135千克。
菌種生產:將培養基按照配方配好後混勻,裝入菌種瓶或(15~17)釐米×33釐米×0.005釐米聚丙烯袋,在高壓1.49×10⁵帕,126℃條件中保温殺菌1.5小時,然後冷卻至室温,在嚴格無菌條件下接種。在25℃,相對空氣濕度65%,空氣清新條件下培養到菌絲長滿備用。 [7] 

雙孢蘑菇栽培季節

大部分雙孢菇菌株屬於中低温型,最佳菇温是13℃~18℃。高温型菌株的適宜菇温是26℃~32℃。在中國,雙孢菇播種時間一般規律是自北向南逐漸推遲。播種期多安排在秋季,大部分產區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種。具體的播種時間還需結合當地、當時的天氣預報,培養料質量,菌株特性,鋪料厚度及種量等因素綜合考慮。 [4] 

雙孢蘑菇場地設置

菇房應建在地勢較高,排水方便,周圍環境清潔而開闊,遠離飼養場;有充足的水電資源,交通便利的地方。菇房結構要合理,應坐北朝南,菇房內應通風良好,保温、保濕性好。
房間牀架因地制宜排列,應與菇房方位成垂直,一般設5~6層,牀架寬、窄適中,否則操作不便或利用率不高。牀架頂層與屋頂應留一定距離,最下層離地面33釐米以上,每層牀架的高度約為66釐米。菇房內應有通風設備,前後牆留上,中、下對流窗,窗的大小,數目可因地制宜。屋頂中間設置數個排氣管,管徑20~30釐米,管高60~100釐米,管口加蓋防雨帽。菇房門上掛簾,以防冷風和水分蒸發。 [8] 

雙孢蘑菇培養料配製

  • 配方
栽培料的配方很多,各地用料種類及數量不完全一樣。好的培養料營養完全,物理性狀好且有適當的碳氮比。培養料發酵前適宜的C/N為33:1,二次發酵後C/N為17:1。本實驗培養料的配比是用乾燥、無黴變的稻草2000千克,牛糞1500千克,硫酸銨29.7千克,餅肥45千克,尿素4.6千克,石膏35~50千克,過磷酸鈣20~25千克。配方以110平方米的出菇面積計算用量。 [8] 
  • 前發酵
前發酵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軟化秸稈並使之分解為利於雙孢蘑菇吸收利用的營養物質。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栽培季節選擇建堆日期。一般可用當地歷年秋季平均氣温穩定在25~26℃的大致日期,減去前,後兩次發酵所需要的時間,即等於建堆的日期。選擇離菇房較近,水源方便,排水良好,避風的水泥地面上建堆最為理想。
各地建堆方法大致相同。將稻草用側刀側成長15~20釐米小段。然後堆積草堆,用清水或0.5%石灰水澆透,再堆放2天,使温度升高,促進秸秤軟化。建堆前先將幹牛糞預濕,遇有大塊牛糞應先打碎,然後將牛糞用水(或糞水)噴澆,使其充分濕透。
建堆的目的是通過料堆中各種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使培養料中各種難分解的物質得到分解,有利於蘑菇菌絲的吸收利用;另外,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動中所產生的生物熱,提高堆温,殺死料堆中有害的雜菌、害蟲及蟲卵,減少蘑菇病蟲害的發生。建堆的方法是:首先在堆制場地撒一層石灰粉,以殺死場內害蟲。在地面鋪一層寬2.3m,厚15~20釐米的稻草,然後在上面撒一層厚5~6釐米的牛糞(或其他牲畜糞)。此後是一層稻草,一層糞肥,逐層循環堆積,至堆高1.5m。建堆時加入所有的餅肥、硫酸銨及一半的尿素。
一般堆料從第三層開始加水,以後每鋪一層糞草,噴灑一次水,要求噴灑均勻,用量合適,下層少噴,上層稍多些,直到料堆建好後,堆中有少量水外滲為止。
建堆的最後是用糞肥封頂,堆的四周要垂直,在堆的不同部位插温度計,堆頂呈龜背形,便於排水。料堆的鬆緊度要適中,不可過鬆或過實。用草簾將料堆頂蓋好,以防日曬雨淋,遇大雨時,用塑料薄膜將料堆蓋好,防止雨水滲入料堆,影響發酵質量,雨後揭膜,以利於料堆通氣。
建堆後料温會逐漸上升到65~70℃,最高可達75℃以上,每當温度達到60℃並保持10~12h就應翻堆,堆制過程中共翻堆三次。第一次翻堆在建堆後5天左右,第二次在建堆後9天左右,第三次在建堆後12天左右。翻堆可使料堆各部分温度、濕度趨於一致,發酵均勻。翻堆方法可採用直翻,即從料堆的一頭開始,將料逐步向前翻轉,也可採用橫翻,即將整個料堆橫向翻動。翻堆時要將表層及四周的料,翻入新堆的中間,原來料堆裏面及下層的料翻到表面和上面。使上下,內外各處的料充分調換位置,使料堆各部分發酵均勻一致。
第一次翻堆時,分層加入全部過磷酸鈣、石膏粉及另一半的尿素。並適當調整料內的濕度,至料中有少量水分外溢。堆寬縮小為2m,高度不變,翻堆後仍用草簾等物覆蓋。
第二次翻堆,方法與第一次相同,翻料時料中的濕度若比較小,需要加水補充。堆寬應縮小到1.8m,高度不變,仍需蓋頂保温。
第三次翻堆,方法同前兩次,料內濕度為70%左右,用手緊攥料時有少量水滴流出為宜。水分不足時,噴水調整。料的pH為7.5~8.0。這次翻堆後的寬度加大到2.3m左右,使料中温度容易升高。
第三次翻堆後,再發酵2天左右,前發酵結束。這時培養料呈咖啡色,含水量65%~68%,含氮量為1.5%~1.8%。 [8] 
  • 後發酵
雙孢蘑菇 雙孢蘑菇
後發酵包括巴氏消毒和控温發酵兩個階段。具體措施是通過向菇房加温的方法,使菇房內温度儘快上升至62℃,料温達60℃左右,維持5~6h。隨後通風,降温至48~52℃,維持4~6天,最後停止加温,通入新鮮空氣,使菇房的温度和料温降至25℃左右。後發酵的作用主要有二:其一是在高温條件下,高温微生物將前發酵未完全分解的基質進一步分解;其二是高温可進一步殺死培養料中的害蟲,蟲卵及引起污染的微生物。後發酵的技術措施為:
  1. 調節含水量:根據後發酵加熱方式和菇房結構特點調節堆料的含水量。一般為68%~72%,土牆菇房,直接加温的,其培養料含水量稍調高些;水泥結構菇房,濕熱加温的,培養料含水量可偏低些。
  2. 菇房消毒:前發酵料進房前,必須將菇房打掃乾淨,牆和牀架用石灰漿刷白三次,也可用藥劑燻蒸。
  3. 進料:選擇晴天,關閉菇房內所有通風窗口,儘快將培養料搬入菇房,以防料温下降。培養料應先集中放在中間三層牀架上並呈壟式堆放(因上層、下層牀架的温度不均)。
  4. 加熱:菇房加熱是後發酵的關鍵,其方式有多種,可用煤爐加熱,有條件時可用通蒸汽的方法加熱。為使室內温度均勻,房內可加風扇,加速熱空氣循環。
後發酵結束時,將上層背風窗口打開,過一段時間後,再打開中、下層窗口,最後全部打開門窗及排氣管。料温下降後,結合水分調整,將培養料均勻翻動,分牀。後發酵結束後的培養料應呈棕褐色或咖啡色,有大量白色嗜熱放線菌,秸稈柔軟,易拉斷,富有彈性,並有特殊香味,無糞臭,無氨味,無腐敗和黴味,培養料含水量為63%~65%,pH6.8~7.2,含氮量為1.9%~2.2%。 [8] 

雙孢蘑菇播種管理

播種前應先檢查菌種質量。並將接種用的工具及工作人員的手用75%酒精消毒。目前多用麥粒種,使用麥粒種播種量為450g/平方米,適當加大接種量可以縮短菌絲長透培養料所需的時間,並可減少污染。但播種量不宜太大,播種量太大,料面老菌種多,易形成大量粗菌索,對子實體發生不利,又增加成本。播種方法可以採用層播、混播或穴播。最好是採用混播,將75%的菌種均勻撒在培養料上,隨後用手將菌種和培養料拌勻,使麥粒均勻分散在培養料中,再將其餘25%菌種均勻地撒在培養料表面上,覆蓋一薄層培養料,整平、稍壓實即可。
播種後,料温應控制在24℃左右,若料温上升,應適當通風,當菇房濕度低時,可用噴霧器向牆壁和過道噴水,使牀上料面的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 [8] 

雙孢蘑菇生長管理

覆土:一般播種後12~15天開始覆土,若使用糞草種穴播,兩穴菌絲生長連在一起時即可覆土,使用麥粒種混播時,菌絲蔓延至菌牀厚度的2/3時覆土。
覆土時先在料面上覆蓋一層粗土,一週後待菌絲爬上粗土層的2/3時,再覆細土粒。粗、細土粒層的總厚度為3.0~3.5釐米。覆細土粒的時機很重要,如覆蓋過早,原基常在細土粒下形成,若覆蓋過遲,菌絲又可向上生長形成“菌被”。
覆土初期仍屬發菌階段,牀温應控制在22℃左右,使菌絲儘快爬上覆土層。噴水應掌握少而勤的原則,維持土粒適宜的含水量,保證牀面小區相對濕度適宜是菌絲順利爬土的關鍵。
出菇管理:覆土後應經常檢查菇牀,待菌絲爬到粗土粒的2/3時,應降低菇房內相對濕度,加強通風,促使菌絲在粗細土粒層之間生長,逐漸形成菌索。此時降温至15~16℃,在菇牀上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菇蕾;及時噴“出菇水”,持續噴水2~3天。噴水時以粗土上半部吃到水為止,切不可讓水流到料裏去。當小菇蕾長到黃豆粒大小時應噴“出菇重水”;用水量約1.8千克/平方米,2天內調足。
雙孢蘑菇 雙孢蘑菇
噴水管理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它關係到產量的高低和質量的優劣。每天噴水次數和每次噴水量應根據菇牀上菌絲生長狀態、氣候條件,菇房保濕通風情況及菌株的特性來決定。當菇牀上發生大量子實體時,就需要較多的水分供應,應在適宜的時期噴重水。只要調水時間正確,用水量恰當,則雙孢蘑菇的子實體成批生長,出菇的潮次明顯,有產菇的高峯期。若經驗不足,噴水過多,反而會造成減產。另一種方法是採用輕噴勤噴的方法,逐步地增加菇牀上的含水量,即每天的噴水量不多,但天天噴,以滿足子實體發育的需要。採用這種調水法,牀面經常有菇收,但沒有明顯的成批生產的高峯期。菇牀菌絲生長差,或種菇人員噴水經驗不足的,採用此法比較安全。
出菇期間應注意通風換氣。通風換氣的時間與次數,同樣應根據菇房的結構、保温保濕性能的優劣、子實體發育階段等因素來決定。外界氣温回升時,應適當通風。子實體增多、增大時應增加通風,風速15m/min左右。 [8] 

雙孢蘑菇採收技術

從現蕾到採收,一般為4~6天,依牀温而定。當菌蓋直徑長到2.5~4釐米時即可採收,菇體過大影響質量,還會影響下一潮菇的形成。採菇時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捏住菌蓋旋轉拔起,放入已墊好塑料膜的籃或筐內,切勿碰傷菇體。當大、小菇體叢生在一起時,可用刀將大菇切下,留下小菇。採菇時若留下孔穴,應該用預先留下的土粒把穴補平。採收後,切去菇腳待售。 [8] 

雙孢蘑菇後期管理

秋菇結束後,應剔除老菌絲,整理牀面,補平菇穴。越冬期菇房應以保温,保濕為主,適當通風換氣。保持菇牀覆土表面不發白,粗土粒略為濕潤。第二年春天氣温回升時,菌絲即可恢復生長。這時逐漸加大噴水量,採取輕噴、勤噴的方法,使粗土層逐漸濕潤。待有大量菇蕾形成之後,選擇晴天噴“出菇水”及“出菇重水”。中國南北方天氣濕度差別較大,應根據菇房濕度的情況決定噴水的多少與噴水次數。每潮菇生長8~10天,間歇5~8天,可出下一潮菇。 [8] 

雙孢蘑菇病蟲防治

雙孢蘑菇栽培過程中,由於發酵料發酵不徹底、播種時機不當,覆土基質消毒不良等常導致其病蟲害的發生。其病害主要有褐斑病、褐腐病、軟腐病、菌斑病、頭孢黴病、小菌核病等,由綠黴、白色石膏黴、褐色石膏黴、鬼傘菌等病原菌引起;主要蟲害有害菇蠅、蟎類、菇蚊、線蟲等。
一旦發現病害,發生初期,立即清除殘菇並結合化學防治。噴灑500倍的50%多菌靈液或1000倍的20%甲基託布津液連續處理2~3次抑制菌斑病病原菌擴展。菇房在使用之前,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噴灑牀架和菇房四周,清除頭孢黴病病原菌。在菌牀患病處打孔至料厚的2/3,澆灌300~500倍的波爾多液、500~600倍的百菌清或用0.1%的50%多菌靈液噴灑牀面來抑制小菌核病擴散。病害初期,用2%甲醛液、0.1%的50%多菌靈液、1:7的醋酸水溶液進行局部噴灑處理或在發病部位覆蓋過磷酸鈣,抑制白色石膏黴病原菌擴散。菇房在使用之前,噴灑2%甲醛液或0.1%的50%多菌靈液針對褐色石膏黴進行除菌處理。在配料時暴曬培養料且用0.5%的多菌靈拌料或用5%石灰水噴灑可殺死鬼傘孢子,用5%石灰水對其噴霧可抑制鬼傘生長。 [10] 

雙孢蘑菇主要價值

雙孢蘑菇食用價值

雙孢蘑菇肉質肥厚,味道鮮美,而且熱能低,具有較好的醫療保健作用。雙孢蘑菇子實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而且含有豐富的多糖、礦質元素、核苷酸、粗纖維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雙孢蘑菇子實體蛋白質含量高,粗蛋白含量接近40%,但脂肪含量只有1.5%。從蛋白質氨基酸組成來看,含有17種氨基酸,氨基酸含量為19.55%;其中含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佔氨基酸總量的42.30%,兩項指標均達到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衞生組織提出的理想蛋白質的要求。
雙孢蘑菇除鮮食、製成罐頭和調味品外,還可以利用菌絲體生產蛋白質、草酸和菌糖等物質。 [9] 

雙孢蘑菇藥用價值

雙孢蘑菇除作為營養食品外,還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雙孢蘑菇性涼、味甘,具有健脾開胃、理氣化痰等功能,可輔助治療體虛納少,痰多腹脹、噁心瀉泄等症。《本草綱目》中記載雙孢蘑菇能益腸胃、化痰理氣。雙孢蘑菇中含有酪氨酸酶、胰蛋白酶、麥芽糖酶等,有助消化,能溶解一定的膽固醇,還有降血壓的作用,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有較好的輔助療效。有的國家還發現含有抗癌物質和抗細菌的廣譜抗菌素。此外雙孢蘑菇還具有抗氧化及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作為免疫功能調節劑開發使用。雙孢蘑菇對治療白細胞減少症、消化道障礙等病症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9] 
參考資料
  • 1.    姚振生,熊耀康.浙江藥用植物資源志要: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5:第15頁
  • 2.    戴玉成,圖力古爾,崔寶凱等著.中國藥用真菌圖志[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3.06:6-7
  • 3.    雙孢蘑菇  .中國科普博覽[引用日期2021-09-11]
  • 4.    常明昌主編.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05:107-123
  • 5.    康曼,張倢,韓建榮.一株野生雙孢蘑菇生物學特性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第2期).: 313-317
  • 6.    王振河,武模戈,單長卷編著.雙孢蘑菇標準化生產 最新版[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2:16-19
  • 7.    陳士瑜,陳惠編著.菇菌栽培手冊 220種食、藥用菌的馴化狀況及栽培方法[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02:678-687
  • 8.    王賀祥,劉慶祥主編.食用菌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03:271-275
  • 9.    王振河,武模戈,單長卷編著. 雙孢蘑菇標準化生產 最新版[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12:10-14
  • 10.    週會明編著.食用菌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7.0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