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子島

(南沙羣島中的南子島與北子島合稱)

鎖定
南沙羣島中的南子島北子島合稱雙子島,位於南沙羣島的西南。兩島相距不遠,僅3公里左右。
中文名
雙子島
簡    介
南沙羣島中的南子島北子島合稱
位    置
南沙羣島的西南
兩島相距
僅3公里左右

雙子島島嶼簡介

南沙羣島中的南子島與北子島合稱

雙子島位置

南子島(Nanzi Dao)在北緯11度26分,東經114度20分。在北子島之南,故名。東北與北子島相距1.5海里。島呈長橢圓形。海拔3.9米。東北至西南長600米,寬270多米。面積約0.13平方公里。
北子島(Beizi Dao)在北緯11度27分,東經114度22分。位於雙子羣礁的西北側。島呈長橢圓形。長800米,寬200多米。島上一般海拔3.2米,最高處12.5米。面積0.14平方公里,為南沙羣島第五大島。

雙子島地貌

南子島南沙羣島第六大島。退潮時可見島周白色珊瑚細沙環繞。

雙子島自然資源

海南省瓊海市譚門港老漁民許書琳曾在島上種植椰子樹50餘株,樹上刻有“新海利漁莊”五個字。還有墳墓兩座,一幕碑刻着“同治十一年翁文芹”另一碑刻着“同治十三年吳”(兩字模糊不清)。
南子島島上椰樹多,海鳥多,鳥蛋多。我國漁民常住島生產。西北草海桐等灌木叢生,間有喬木,中部和南部為草地。島中部有泉。島上土壤肥沃。附近海域資源豐富。我國漁民在島上間有房屋,還開墾有田地,種植有番薯和椰子。從事捕撈公螺,硨磲,黑尼參和拾取鳥蛋等。

雙子島歷史沿革

1947年公佈名稱為北子礁。我國漁民向稱奈羅上峙或奈羅線仔。1983年公佈北子島為標準名稱。因其雙子羣礁之北,故名。有些外文圖書稱為 North East Cay.
1949年文昌龍樓昌美村漁民陳大財就曾在本島收穫二千多個椰子和大批番薯。島上有兩口水井,水有澀味,勉強可飲用。1918年日本人小倉卯之助在該島探險時見到我國漁民。1933年法國軍隊入侵時,該島有七名我國漁民居住,其中兩名是小孩。1947年公佈名稱為南子礁。我國漁民向稱奈羅下峙或奈羅峙仔。1983年公佈南子島為標準名稱。因其96-雙子羣礁之北,故名。有些外文圖書稱為 South-west Cay.

雙子島主權現狀

南子島與北子島所在的雙子島自1971年起被菲律賓所侵佔,現等待中國海軍早日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