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姓

(中國姓氏之一)

鎖定
以雙為姓氏,在中國並不多見,人數較少,雙姓在少數民族中也有;另有兩個字的複姓也叫雙姓,如歐陽太史端木等;還有一種雙姓的出現,主要原因是一胎化政策,將父母雙方的姓組合在一起,創造一個新姓
中文名
雙姓
拼    音
Shuāng
出    處
《新唐書》
來    源
出自以地名為姓

雙姓歷史發展

雙姓姓氏源流

雙(Shuāng 雙)源出有四:
源流一
出自以地名為姓,與蒙姓同出一宗。遠古夏朝時期,顓頊帝的裔孫受封與雙蒙城,其後代有的以雙姓為姓,形成雙姓;有的以蒙姓為姓,形成蒙姓。
源流二
出自歷史上少數民族的姓氏。
① 據《新唐書》所載,“夷姓有雙氏,雙舍是也。”
② 據《中國穆斯林·雲南昭通地區回族概述》載,雙姓,回族姓氏之一。雲南地區有此姓。
滿族雙姓讀音為去聲(四聲)。改漢姓為雙的滿洲老姓有:
[珠爾蘇氏] Jursu Hala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又作朱蘇,滿語“雙層”,世居安楚拉庫(吉林省安圖西南)等地,後改漢字姓朱、雙。著名人物有:騎都尉又一雲騎尉南岱。
珠爾蘇氏是小姓,只有正紅旗有。世居安褚庫拉地方。最初來歸者為南岱。
【南岱】國初來歸,由閒散從徵湖廣,攻寶慶府,奪門而入,克其城,授雲騎尉。兩遇恩詔加至騎都尉兼一雲騎尉。其章古理襲職,任佐領。章古理之子扎拉芬襲職時削去恩詔所加之職,襲雲騎尉。另,南岱之子訥勒原任八品官,孫章藹原任筆帖式。
源流三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珠魯氏,源出金國時期庫莫奚族術魯氏(述律氏)部族,滿語為Juru Hala,漢義“雙”,世居赫舍裏河(今吉林延邊布爾哈圖河),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雙氏、惠氏等。
⑵.滿族珠爾蘇氏,亦稱朱蘇氏,滿語為Jursu Hala,漢義“雙層”,世居安楚拉庫(今吉林安圖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帶),後多冠漢姓為雙氏、朱氏。
⑶.滿族額蘇哩氏,亦稱鄂蘇哩氏、亦稱阿蘇氏、阿蘇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阿速氏(安煦烈氏)部落,以姓為氏,滿語為Esuri Hala,漢義“網”,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阿庫裏(今烏蘇里江上游支流俄羅斯境內阿庫裏河流域)、葉赫(今吉林葉赫河、伊通河、伊丹河、東遼河流域)、齊齊哈爾(今黑龍江齊齊哈爾)、額蘇里(今俄羅斯海蘭泡北,額蘇里河流域)、黑龍江及松花江沿岸等地。後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姓為雙氏、蘇氏等。
源流四
源於量綱,出自古代田畝計量單位,屬於指地為氏。

雙姓遷徙分佈

(缺)雙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時候的黃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領,他有一個孫子叫作顓頊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領。後來到了夏朝時候,夏朝的君主敬重古代的偉人,就把顓頊的後代封到蒙雙城,其後代中有的以地名中的蒙和雙字作為姓氏,分別稱為蒙氏和雙氏,這是今天雙姓的起源。唐代時候,少數民族中有姓雙的。唐代時候有很多少數民族遷居中原,他們和漢人通婚,一方面他們帶來自己民族的文化,一方面他們又接受漢族文化,形成了中華大地各民族的大交融,那時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民族興盛的時期。雙姓少數民族也是其中一支,他們也成為雙姓歷史上的一個發展。

雙姓傳統文化

雙姓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堂號
和易堂:源出宋朝時,雙漸為漢陽知事,為官和氣,易於接近,有古時循吏的風度。

雙姓字輩排行

湖北荊門雙氏字輩:“發旺輝庭鳳得大士龍閣元開天德浩世繼祖林長洪武施宏善永遠照卿鄉”。
雙氏一支字輩:“浩世長髮賢德永光興隆盛昌萬代吉祥”。
資料有待補充。

雙姓宗祠楹聯

四言通用聯
望出天水;
源自蒙域。
——佚名撰雙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雙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守爭瀛呂;
德被河梁。
——佚名撰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人雙子符,任刺史,瀛州、呂州百姓跪伏在宮殿前爭着請他去做官。下聯典指三國時魏國人雙士洛,任梁州刺史,與河州刺史雙彌周,都有德政,深得民心。
六言通用聯
宋代慶曆進士;
清朝乾隆提督。
——佚名撰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慶曆進士雙漸,無為人,博學能文,歷知本軍和漢陽,吏民見思,有古循吏風。下聯典指清代乾隆提督雙林,滿面州正紅旗人。
七言通用聯
天長地久恩愛厚;
水秀山明脈源長。
——佚名撰雙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雙姓望族居住地“天水”二字的嵌字聯。
十言通用聯
德被羣黎,瀛台互相爭請;
惠施兆姓,河梁各荷帲幪。
——佚名撰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名人雙子符事典。下聯典指魏代名人雙士洛事典。
拒潢池之弄兵,足覘幹力;
紫陽而受業,雅著循聲。
——佚名撰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朝宋隨郡人雙泰貞,有幹力(堪任其事的能力)。大將沈攸之鎮守荊州時,召集四方才俊,雙泰貞不肯去。後來他到江陵經商,被強留下來任隊副,不幾天又逃走。沈攸之派二十騎兵甲追趕,他殺了幾個人,其餘的不敢近前。追者把他母親接到軍營,他這才歸隊。沈攸之也不怪罪他,還稱他是孝子,又賜他一萬錢,任為隊主。“潢池弄兵”,指造反。“潢池”,借指皇室。下聯典指宋代為人人雙漸,曾跟從朱熹(紫陽先生)學習,慶曆年間進士,官漢陽知府。博學能文,為政平和,吏民稱他有古代循吏(奉職守法的官吏)之風。

雙姓姓氏名望

雙姓古代名人

雙 漸
曾跟從朱熹紫陽先生)學習,慶曆年間舉進士而仕官,官漢陽知府。博學能文,為政平和,對百姓很寬鬆和氣,深受吏民愛戴,稱他有古代循吏(奉職守法的官吏)之風。
雙 林
顓頊帝嚳陵 顓頊帝嚳陵
清朝滿洲正紅旗人。乾隆年間,平定貴州、湖南苗民叛亂,連戰連捷。
雙 清
字止澄,江西省臨川人,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生,畢業於貴州師範學堂。曾任廣州大元帥府參事。民國十六年(1927年)七月,任國民政府交通部參事。次年二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十二月任國民政府交通部秘書。
雙泰貞
南北朝時宋隨郡(今湖北隨州市)任,有能力,武功好。當時南北分治對立,天下不安,輔國公沈攸之坐鎮荊州,召集才俊。泰貞為了侍奉母親,受召不去。有一天,泰貞前往江陵經商,被攸之拘留,要他當隊副。第二天,泰貞逃走,攸之派二十餘人追捕,被泰貞殺死幾個,其餘人不敢接近,就綁架了他的母親。他知道後,便去見攸之。攸之知道他是個孝子,非但沒有定罪,而且賞他萬貫錢,授以隊主之職。後來他在戰場上果然表現得智勇雙全。
雙士洛
三國時魏國名吏,官梁州刺史,有惠政,深得民心。
雙彌周
三國時魏國人,任河州刺史,有惠政,深得民心。
雙子符
唐代名吏,曾官州刺史,德高望重,瀛、呂二州民爭伏闕請之。
雙慶
(公元?~1771年待考),滿族,瓜爾佳氏,字鹹中,號有亭,一號西峯;滿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清雍正十一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以詩才侍高宗。清乾隆年間歷官安徽學政國子監祭酒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坐事降職,終太僕寺少卿。工詩,著有《親雅齋詩草》。
雙全
(公元1840~1880年待考),達斡爾族,瑚爾拉特氏;滿洲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將領。以體健力大聞名,從軍屬僧格林沁部下,以佐領委為營總。後率兵參與鎮壓太平天國,因有戰功,優旨賞巴圖魯勇號,又賞黃馬褂,記名副都統,雲騎尉世職,後奉旨授西寧辦事大臣,馳赴新任,病卒於途。
雙福
(生卒年待考),滿族,額蘇哩氏;滿洲正藍旗人。著名清朝將領。寧古塔副都統。清咸豐、同治年間入關,在直隸、山東、安徽、潛山、懷桐、安慶、陝西等處,委為營總統領。賞戴花翎,賜“德楞額巴圖魯”,都統銜頭品頂戴。歷任雙城堡總管、寧古塔副都統、伯都訥副都統。

雙姓近現代名人

(1890~1970),字止澄,築人(今貴州貴陽)。著名民主革命先驅、愛國民主人士。
1911年畢業於貴州省優級師範學堂。辛亥革命期間在上海加入同盟會。早年曾擔任貴陽縣教育會會長和貴州省第二區省視學。
護國運動開始後,雙清投筆從戎,參加護國黔軍的倒袁活動。1917年出任黔軍總司令王文華的秘書兼駐粵軍事代表。
1921年任孫中山非常大總統府參議。雙清隨孫中山北伐赴桂。同年,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和國務院秘書。1926年任北伐軍東路總指揮部秘書長,跟隨何應欽出戰福建戰場。後留任福建漳龍地區財政處處長、福建省財政廳廳長等職。1928年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同年,隨王伯羣調中央交通部任參事兼秘書。1929年受交通部委派赴德國協商簽訂創辦“歐亞航空公司”事宜。次年回國後任歐亞航空公司總經理兼副董事長。
1932年被國民政府任命為貴州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因貴州地方封建勢力反對,雙清未能到職。1934年回貴陽隱居。
1940年在貴陽參與組織進步團體“大秉社”並任理事長。1946年在經史良、辛志超介紹,雙清在重慶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並被派回貴州負責民盟組織的籌備工作。1947年因愛國民主運動受到國民黨當局的鎮壓,於次年離開貴陽前往南京、北平等地。
1949年11月,雙清在北京出席了民盟四中全會擴大會議。
1950年返回貴陽後,雙清被任命為貴州省政府委員兼監察委員會委員。以後,歷任民盟貴州省臨時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民盟西南總支部委員、民盟貴州省委員會主任委員、民盟中央委員,貴州省第一、二、三屆人民代表,省委委員、省政協第二、三屆委員會副主席,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省中蘇友好協會副會長等職。
文化大革命初期,受林彪、“四人幫”迫害,雙清被揪打成重傷,於1970年12月在貴陽不幸去世,終年八十歲。
雙厚坪
(?~1926),滿族,藝名雙文興;北京人。著名評書藝人。
雙厚坪在書館演出時用名雙厚坪,以此聞名書壇。師承張君義,清末民初獻藝於北京,常在北城同和軒、東城東悦軒、西城慶平軒、南城福海居等著名書茶館説書。他深通文理,熟諳世情,知識淵博,書路極寬,評講《隋唐》、《水滸》、《濟公傳》、《施公案》、《精忠傳》、《封神榜》等,都達到很高水平,當時有“雙記書輔”的美稱。
雙厚坪説書,結構嚴整,形象生動。他熟知北京的五行八作、市俗民風和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心態,善於用語音聲態細膩真實地刻畫人物,聽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能夠熟練地掌握評書“古事今説,佐以評論”的藝術特色,還往往擱下正文説“零碎兒”,用幽默雋永的“活口”敷衍書外書,冷嘲熱諷,針砭時弊。有時散書後還應聽眾邀請説幾段笑話,多為即興創造,當場抓哏,令人捧腹。
民國初年,雙厚坪曾任北京評書研究會會長,年逾六旬,神氣猶足,書藝爐火純青,聲價倍增,每天書座兒起滿坐滿,隨意投贈。《封神榜》是他所説最後一部書,對《封神榜》上所有神仙,皆另加外號,如説長耳定光仙的耳朵拉下便成彌勒佛,因此便把彌勒佛稱作“大定子”。
雙厚坪的弟子楊雲清,説《濟公傳》與《水滸》,直接繼承了他的説書衣缽,曾在北京後門大街幾處大書館連説六個月,受到聽眾歡迎,人稱“後門紅”,也在書壇上享有盛名。
在清末民初的北京各行藝人中,雙厚坪以其高超的藝術,在社會上榮膺“評書大王”的稱號,與當時的“京劇大王”譚鑫培、“鼓界大王”劉寶全,並稱“藝壇三絕”。
雙起翔
(1931~),滿族;北京人。著名泥塑人藝人。北京傳統玩具研究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31年生於北京一個沒落的滿族家庭,十三歲師從北京“泥人聖手”李榮山。1962~1965年就職於北京彩塑廠期間,作品共獲七7次優秀獎。作品“老北京泥娃娃”獲2003年“北京旅遊商品設計大賽”銀獎,“精製大臉譜”獲2003年“首屆北京工藝美術展”金獎。
雙德全
(1939~),滿族;北京人。著名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式摔跤能手。
(1958~),滿族,雙起翔之子;北京人。著名泥塑人藝人。雙氏泥人、臉譜藝術的第三代傳人,自幼隨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雙起翔學習泥塑臉譜,至今已四十餘年。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揉進了現代審美意識,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和演示,一些作品被愛好者收藏。
雙雪濤,中國當代小説家,代表作《平原上的摩西》《大師》《無賴》《飛行家》。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