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堠鎮

鎖定
雙堠鎮,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地處沂南縣西南部,東南鄰青駝鎮,西南與費縣接壤,西、西北與蒙陰縣為鄰,東北接孫祖鎮 [2]  行政區域面積155.02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雙堠鎮户籍人口為46692人。 [3]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以前,境域大部分為沂水所轄;2000年1月,雙堠鄉與南石門鄉合併,建雙堠鎮,鎮政府仍駐雙堠。 [2]  截至2020年6月,雙堠鎮轄4個社區、6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雙堠村。 [2] 
2019年,雙堠鎮有工業企業98個,其中規模以上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4個。 [3] 
中文名
雙堠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
地理位置
沂南縣西南部
面    積
155.02 km²
下轄地區
4個社區、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雙堠村
電話區號
0539
郵政區碼
276312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魯Q
人    口
46692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雙堠鎮建置沿革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以前,境域大部分為沂水所轄。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稱菜峪鄉。
民國三十年(1941年),將菜峪鄉分為崖子、盆泉2區,盆泉區歸費東縣,崖子區歸沂南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費東縣撤銷,盆泉區劃歸沂南縣。
1956年2月,將垛莊區和崖子區東河、營後、泉橋、梭莊4鄉劃給蒙陰縣,同時在原崖子區的基礎上從青駝區劃入部分村莊成立雙堠區。
1958年秋,成立雙堠公社;同年11月,沂南縣撤銷,雙堠公社劃歸蒙陰縣。
1961年8月,沂南縣恢復,又劃回沂南。
1963年5月,雙堠公社改稱雙堠區,同時把之前劃歸蒙陰的營後、東河、梭莊3鄉劃回雙堠區。
1968年8月,改稱雙堠公社。
1985年9月,撤銷雙堠區,建立雙堠鄉,鄉政府駐雙堠。
2000年1月,雙堠鄉與南石門鄉合併,建雙堠鎮,鎮政府仍駐雙堠。 [2] 

雙堠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雙堠鎮轄30個行政村:菜峪、埠口、張鐵峪、崖子、東河、營後、小埠、艾於湖、澇子峪、蔣家峪、仲山、佛住、上磙、石門、黑山安、五彩莊、侍郎、柳泉峪、雙堠、和平莊、磊石溝、西梭莊、東梭莊、汪家莊、北龍口、南龍口、果莊、尚店、全勝莊、華石山子。 [2] 
截至2020年6月,雙堠鎮轄4個社區、6個行政村:雙堠社區、崖子社區、梭莊社區、艾於社區、黑山安村、北龍口村、南龍口村、柳泉峪村、石門村、五彩莊村, [4]  鎮人民政府駐雙堠村。 [2] 

雙堠鎮地理環境

雙堠鎮位置境域

雙堠鎮地處沂南縣西南部,東南鄰青駝鎮,西南與費縣接壤,西、西北與蒙陰縣為鄰,東北接孫祖鎮 [2]  行政區域面積155.02平方千米。 [3] 
雙堠鎮

雙堠鎮地形地貌

雙堠鎮境內大部分為丘陵,地勢西高東低。海拔一般在130—200米,最高點彩蒙山,海拔762.8米;最低點位於蒙河青駝交界處。 [2] 

雙堠鎮氣候

雙堠鎮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2] 

雙堠鎮水文

雙堠鎮境內河道屬蒙河水系,蒙河自小埠村西入境,由北而南入沂河,境內河道長15千米。 [2] 

雙堠鎮自然資源

雙堠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花崗岩,地質料或礦管料儲量5000萬立方米,可採儲量4000萬立方米,集中分佈在境內龍口一帶。石灰岩礦,儲量1200萬立方米,可採儲量1000萬立方米。 [2] 
2011年,雙堠鎮有耕地面積7.8萬畝。 [2] 

雙堠鎮人口

2011年末,雙堠鎮總人口4.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2萬人,城鎮化率4%。總人口中,男性2.3萬人,佔51%;女性2.2萬人,佔49%;14歲以下0.7萬人,佔16%;15—64歲3.2萬人,佔73%;65歲以上0.5萬人,佔1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5萬人,佔99.99%;有回族2人,彝族2人,苗族1人,蒙古族1人,佔0.01%。2011年,人口出生率5.8‰,人口死亡率0.9‰,人口自然增長率4.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85人。 [2] 
2017年末,雙堠鎮常住人口為45793人。 [1] 
截至2019年末,雙堠鎮户籍人口為46692人。 [3] 

雙堠鎮經濟

雙堠鎮綜述

2011年,雙堠鎮完成財政總收入3315萬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31萬元,比上年增長94%。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754萬元,增值税1080萬元,企業所得税13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31元,比上年增長93%。 [2] 
2019年,雙堠鎮有工業企業98個,其中規模以上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4個。 [3] 

雙堠鎮農業

2011年,雙堠鎮農業總產值達11.7億元,佔生產總值的19.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4萬噸,人均569千克,其中小麥0.8萬噸,玉米0.5萬噸。經濟作物以西瓜、花生、烤煙為主。2011年,花生種植面積2.9萬畝,產量0.9萬噸;黃煙種植面積2000畝,產量330噸;西瓜種植面積1萬畝,產量2.5萬噸。林果主要有大櫻桃、板栗等。 [2] 
雙堠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奶牛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6萬頭,年末存欄1.2萬頭;羊飼養量0.6萬隻,年末存欄0.5萬隻;家禽年飼養量23萬羽;奶牛飼養量0.3萬頭。2011年,出產淡水產品20噸。 [2] 

雙堠鎮工業

雙堠鎮以石英砂加工、機械製造、製鞋紡織、食品加工、塑料加工、新型建材為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達9.1億元,佔生產總值的67%。2011年,工業企業76家,職工1839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46億元,比上年增長19.6%。 [2] 

雙堠鎮商業外貿

2011年末,雙堠鎮有商業網點178個,職工2624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5億元,比上年增長30%;城鄉集貿市場10個,年成交額3億元。外貿產品生產企業2家,2011年,出口總額962萬美元,比上年增加710萬美元。 [2] 

雙堠鎮金融也

2011年末,雙堠鎮境內共有2家金融機構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2.82億元,比上年增長27%;各項貸款餘額1.18億元,比上年增長10.4%。 [2] 

雙堠鎮社會事業

雙堠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雙堠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1193人,專任教師44人;小學8所,在校生2173人,專任教師17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700人,專任教師15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7.65萬元,比上年增長13%。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55%,比上年提高6個百分點。 [2] 

雙堠鎮科學技術

2011年末,雙堠鎮有市級龍頭企業2家,縣級技術研究中心2家,各級科技人才158人,市級科技示範基地3個,承擔縣級科研項目2個。 [2] 

雙堠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雙堠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0個,各類文化專業户35個,各類圖書室47個,藏書10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50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7200户,入户率達52%。無線廣播村村通,入村率達100%。 [2] 
2011年末,雙堠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59%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3%。 [2] 

雙堠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雙堠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2個,門診部(所)18個;病牀4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31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39名,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9%。 [2] 

雙堠鎮社會保障

2011年,雙堠鎮有醫療救助2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4人次,共支出12.3萬元,比上年增長3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96户,人數1726人,支出179萬元,比上年增長30%,月人均87元,比上年增長32%。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4人,撫卹事業費支出96萬元,比上年增長17%。社會福利費13萬元,比上年增長16%。敬老院牀位8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6人。社區服務設施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3.3萬元,使232人(次)困難羣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576萬元,比上年增長30%,基金支出合計576萬元,比上年增長30%。2011年,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7萬人,參保率達99%。 [2] 

雙堠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雙堠鎮有郵政局1個;徵訂報紙、期刊2200份(冊)。電信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7000門,固定電話用户3000户,移動電話用户2.2萬户,電話普及率達到95%;寬帶接入用户1200户。 [2] 

雙堠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雙堠鎮有供水站44處,深水井22眼,年供水達89萬立方米,鎮區排水管道5000米。 [2]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雙堠鎮有綠化面積8000平方米,其中公共綠地1500平方米。 [2] 

雙堠鎮交通

雙堠鎮境內有京滬高速公路沂南服務區,205國道過境。

雙堠鎮歷史文化

雙堠鎮地名由來

雙堠鎮因鎮人民政府駐雙堆村而得名。 [2] 

雙堠鎮文物古蹟

  • 盆泉
盆泉位於盆泉村前,春秋時即存。新編《辭源》《辭海》和《漢語大辭典》中有專門詞條。清道光七年編《沂水縣誌》載:“蚡泉,昭公五年叔弓敗莒處。縣西南有盆泉社……”《左傳》作“蚡泉”,《穀梁傳》作“賁泉”。該泉現被壘成約直徑2米、深3米的水井樣式。泉水長年噴湧不斷,東流入水池中,供村民淘菜、洗衣,後流入溝渠。泉西50餘米處有一關帝廟舊址,前有一株五百餘年樹齡的銀杏樹。 [5] 
  • 石刻造像
石刻造像位於南石門村東的朝山上。造像坐落在山頂東側石壁上,共83尊,每尊約高0.30米。開鑿年代不詳,從造像形態看,為南北朝時期。 [5] 
  • 烈士陵園
民國三十年(1941年)著名的大青山戰鬥就發生在雙堠鎮五道溝,在突圍中,省戰工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陳明和德國友人、太平洋學會記者漢斯·希伯等300餘人犧牲。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原費東縣抗日民主政府在東梭莊建立大青山烈士陵園。 [5] 

雙堠鎮風景名勝

  • 五彩山
五彩山海拔762.8米,是沂南最高峯。該山山勢連綿,周圍羣峯挺拔,山秀林茂,風景秀美,空氣清新。全區林地面積1.8萬畝,其中,赤松、黑松、刺槐等混交防護林1.2萬畝,櫻桃、板栗、蘋果等經濟林0.6萬畝。在山脊海拔700米處, 數塊巨石構成長50米、高10米的巨大屏障,壁下有一石洞,可容數人。在東麓半山腰還有一石洞,深不可測,當地人稱石龍洞。環山旅遊公路沿山溪而建,峯迴路轉,蜿蜒曲折。在山下黑山安村北溪流回轉處,溪中有一半潛半露的象形石,似一隻巨蟾潛在水中,當地人稱“蛤蟆石”。 [5] 

雙堠鎮著名人物

  • 王德林
王德林為雙堠鎮崖子村人,從小隨父逃荒東北,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應募修中東鐵路,聯合一批愛國同胞揭竿而起,截擊帝俄車船,繳獲財糧,賑濟貧民。民國六年(1917年),被編為奉軍第一旅第三營,任營長。“九一八”事變後成立抗日救國軍,宣誓就任救國軍總司令,隊伍擴展到11.5萬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遭到日軍圍攻,率部撤入蘇聯境內,後轉道波蘭等地回國,奔走各地,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在沂水縣北社村病逝。 [5]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79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2148-2149.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 286.
  • 4.    雙堠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9-12]
  • 5.    雙堠鎮-  .歡迎來到沂南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