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播报编辑
食蚁兽目雕齿兽科
体长3~3.3m/体高1.3~1.5m/甲长1.2m更新世至完新世(200万~6 000年前)的美洲巨大的甲壳。 被认为人们在争斗中用其做盾甲等。 [1]
外形特征
播报编辑
雕齿兽堪称为哺乳动物中的"铁甲武士",成熟的雕齿兽身体全长约4米,背部最高达2.5米。它们身上的坚硬盔甲直径就经常大于两米,保护着它的身躯。雕齿兽还有一条管状尾巴,雕齿兽的尾巴有环形骨作为保护。尾巴牛旬腿的末击协循端有厚角质化的刺,就像一条带刺的巨型棍棒,是它的防御利器。显然,在这样的坚硬装备与武器之下,再凶猛的肉食动物,也很难照尝船享对雕齿兽攻击而食。雕齿兽近亲种群星尾兽属长有一条挨罪一米多长的尾巴,还长有尾锤 ,但这个尾锤可能更多用于种内争斗。
雕齿兽的朽想身体由保护甲壳所覆盖,这个壳是由超过1000个1寸厚的骨板所组成。雕齿兽的物种都有其独特的骨板及壳,这个甲壳就像龟的一样,不过它们不能把头缩入壳内,取而代之是在头颅骨顶有一个骨冠。这个巨型甲壳需要更多的支援,例如融合了的脊骨,短而巨大的肢骨及阔的肩胛骨。雕芝辣仔齿兽的头颅骨犁巴棵。鼻腔因肌肉加厚的缘故而变得细少。有些估计指这些加厚的肌肉是茅辩禁像貘或象般的口器或长鼻。但是大部份有长鼻的动物的鼻骨都在头颅骨的较后位置,而雕齿兽却没有这个特征。雕齿兽的下颚骨很深及帮助支撑巨大的肌肉来咬碎在河边及湖边的植物。捕猎雕齿兽的有剑齿虎,但它要将重1-2吨的雕齿兽反转则显得有点困难。
动物化石
播报编辑
很多人一见到它的化石就经常以大乌龟或大金龟称之,这是一种误解。它是名副其实的哺乳动物,只是身上背负着看来像龟壳的外表。乌龟的外壳(背甲与腹甲)是由背部的脊椎骨、肋骨与胸骨伸张衍生而成,为身体骨骼的一部分,所以乌龟不可能脱离外壳而存活,而且龟壳本身无法活动,所以乌龟移动起来笨重许多。雕齿兽的外壳则与其身体的骨骼结构无关,而是由表皮结构衍生出坚硬的骨片与角质化硬皮镶嵌而形成厚重的鳞甲,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六角形骨片嵌在角质化的硬皮上,这样的鳞甲既具有一定硬度,又能够进行局部的灵活变形与摆动,使得雕齿兽不会因为身体背负重壳而活动迟钝。
考古研究
播报编辑
甚至这些体积庞大的哺乳动物在其尾部还存在着“击打重心”,它们会利用最大、最锋利的刺状结构击打物体。研究小组成员认为,这种体型界乎于犰狳和大众甲壳虫汽车之间的远古哺乳动物与恐龙具有类似的尾部特征。雕齿兽和恐龙的尾部都拥有着“击打重心”,从技术上它们都有着精确的击打中心。
乌拉圭蒙维的亚科学院物理协会研究员欧内斯特-布兰克(Ernesto Blanco)是该项研究的负责人,他说:“雕齿兽尾部击打重心可以释放出强大的冲击力,这类似于棒球棍、网球拍、剑、斧或者任何手持工具,但是其反作用力却接近于零。” [2]
生存情况
播报编辑
一种已绝种的大型‘犰狳(armadillo)。已在南美发现其遗骸。具坚硬的骨甲(有别于现代犰狳有接缝的骨甲),有些种尾梢具狼牙棒状尖骨刺。约于10万年前灭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