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雕剿

鎖定
拼音:diāo jiǎo,是明代中期統治者鎮壓少數民族叛亂而總結出的又一有效經驗。即模仿老鷹捕食之勢,摸準情報,選準時機,指揮軍隊快速出擊,以圖一舉成功,得手後迅速撤離。所謂“雕剿者,師不移,即倐而入,倐而出,如雕之搏兔然”。
中文名
雕剿
拼    音
diāo jiǎo

目錄

雕剿釋義

以應變出奇之計進行討伐。
“雕剿”的主要特點就是強調少 [1]  殺人,通過擒賊擒王,使反抗力量處於羣龍無首狀態,以此瓦解各族反抗隊伍。

雕剿出處

明 唐順之 《敍廣右戰功》:“凡議大徵或雕剿,口語沓沓,未及聚兵而手足盡露。”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七:“御流寇莫如堅壁清野法,而懲 苗 則莫如 沉希儀 雕剿法。”
清 胡林翼 《請起復曾侍郎督師疏》:“惟是以奇兵雕剿,在乎審機觀變。”

雕剿雕勦

雕勦:亦作“ 雕勦 ”。雕剿,剿除。
《明史·陳璘傳》:“總督 凌雲翼 將大徵 羅旁 ,先下令雕剿。”
清 顧炎武 《天下郡國利病書·雲貴一》:“﹝ 迷濛 ﹞等賊叛刦不已, 應龍 會 昌祚 併發兵雕勦,悉平。”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自 川東 、 湖北 竄入者,則 穆克登布 剿之,並不時雕剿 太平 、 大寧 及二 竹 之賊。”
參考資料
  • 1.    明朝民族政策演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