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

鎖定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School of Marine Engineering)辦學歷史悠久,始於陳嘉庚先生於1920年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前身為交通部部屬集美航海學院的輪機系,1999年隨集美航海學院實質性合併進入集美大學,已有近百年的航海教育歷史,在國內外航運業界享有盛譽。
截至2021年3月,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設有輪機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船舶電子電氣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4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46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2800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近200人。 [2] 
中文名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Marine Engineering, Jimei University [7] 
簡    稱
輪機學院
創辦時間
1920年
創辦人
陳嘉庚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校    訓
誠以待人 毅以處事
知名校友
嚴力賓 徐寧
所屬地區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
主要院系
輪機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1952年9月,福建私立集美水產商船專科學校與廈門大學航務專修科合併成立福建航海專科學校,1953年合併至大連海運學院,1958年,集美學村恢復航海教育,成立廈門市私立集美航海學校,1973年,撤銷廈門大學航海專業,復辦集美航海學校。1978年底,學校更名為集美航海專科學校。1989年5月更名為集美航海學院。1994年10月,集美學村原集美航海學院、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集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五所高校合併組建為集美大學,學院更名為“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集美大學是福建省省屬多科性大學,省重點建設高校交通運輸部國家海洋局與福建省共建高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面向全國招生,福建省省內本科一批招生院校。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教育教學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是培養航海類高級人才的重要基地,先後為祖國和世界航運業培養了近萬名的高級航海人才,在國內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國際航運界也享有一定的影響。
現有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船舶與海洋一級學科工學碩士點,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輪機工程學科是福建省重點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通過國家教育部博士點授權學科立項建設。開設輪機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船舶電子電氣工程等四個本科專業。學院有教授11人,副教授(級)4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9人。
學院現有福建省船舶與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福建省船舶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高校船舶與海洋工程工程技術中心、廈門市射頻識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船舶工程技術研究所,自動化技術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在長期教學和科學研究基礎上,形成極具特色的的五個學科方向:現代輪機管理工程、船舶電子與電氣控制工程、船舶設計製造技術與生產管理、熱能與動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自2010年以來,學院先後完成了七十多項省級以上及橫向科研課題,經費達1600多萬元。多項成果通過省級鑑定,其中“ 船舶輪機自動控制系統仿真技術及應用”、“射頻識別只能設備及物聯網應用”項目榮獲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動態性能測試與仿真平台”項目榮獲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申請並獲得七項國家專利,多項技術已和企業對接,自主研發的虛擬和實物相結合的混合型輪機模擬器已經獲得廣泛應用。
輪機工程學院將一如既往地立足於福建省,服務海西,面向世界,着力為航運業培養應用型優質人才做出自己的貢獻。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輪機學院
輪機學院(4張)
輪機工程學院有教職工152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教授25人,副教授40人,博士生導師18人(其中國家海洋工程類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餘建星教授為本學科的兼職博導),碩士生導師47人,擁有博士學位55人,具有海外經歷40人,擁有高級輪機長證書共18人。學院現建有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海上專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學院與中海集團、江南造船廠、廈門船舶重工等企業共建有一批成效顯著的校外實踐基地,且建有一艘先進的6.4萬噸級教學實習船(總投資2.4億元)。 [2]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輪機工程學院現設有輪機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船舶電子電氣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4個本科專業。其中,輪機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3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2013年獲評進入“福建省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21年2月,輪機工程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 
輪機工程專業(船機修造方向)
培養適應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獲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輪機工程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及技能,綜合素質好,實踐能力強,能在港口航運、船舶檢驗、船舶修造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船舶機電設備設計、製造、安裝、檢驗、維修、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誠毅”品格的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 [4] 
輪機工程專業
培養適應21世紀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符合國際和國家海船船員適任值班標準要求,具備輪機工程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及技能,熟悉海船運輸安全和海洋環保相關公約和法律法規,綜合素質好,實踐能力強,能在船舶運輸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輪機工程相關設備和系統的運行維護、修造、管理和技術開發等工作,具有“誠毅”品格、創新精神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5]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培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接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電氣工程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在電氣行業及相關工業領域從事電氣設備及其控制的運行管理、產品研發、工程設計與施工、系統集成以及設備檢修等工作,具有“誠毅”品格和海洋特色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6]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集美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為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2003年獲批輪機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2013年獲批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2014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2017年列為福建省高峯學科。
本學科依託於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學院的辦學歷史起源於陳嘉庚先生1920年創辦的集美航海教育學科。現設有4個學科方向:輪機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船舶電子電氣與海洋信息化工程、船舶節能與海洋新能源。 [1]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辦學成果

多年來,該院的教學成果碩果累累:輪機工程專業榮獲“國家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三維CAD教育培訓基地,“CAXA大學”,獲科技部“國家制造業信息化十佳培訓基地”,榮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一次,多次榮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兩門課程獲省級精品課程,兩門獲得省級精品課程立項,5門課程獲得校級精品立項。
長期以來,輪機工程學院海上專業定位在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擁有“崑崙山”、“玉龍山”、“清華山”、“華光”輪四艘實習船。輪機工程學院面向航運企業,瞄準國內外船員市場,學生專業思想牢固,操作能力強,上船就業率高,許多畢業生迅速成為企業業務骨幹。輪機工程學院的航海高等教育在福建省內是獨一無二的,在國內也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國際航運界享有一定的影響。多年來,學院海上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2008年以來就業率均超過98%,省內排名第一,集美航海的畢業生足跡遍佈五洲四海,並以突出的業績和聲譽為母校贏得 " 航海家搖籃 " 的殊榮,受到航運企業的歡迎。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鬱軍態
院長、黨委副書記:俞萬能
副院長:戴樂陽、範金宇
黨委副書記:賴龍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