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集尿袋

鎖定
集尿袋是收集尿液的消毒塑料袋。留置導尿是臨牀為了準確記錄尿量、解決患者排尿困難而進行的一項最普遍且經常應用的護理操作,集尿袋是留置導尿必備的用品,需定期更換。留置導尿會帶來一系列併發症,尤以泌尿系感染多發 [1] 
中文名
集尿袋
外文名
Urine collection bags
管理類別
Ⅰ類醫療器械
分類名稱
引流容器

集尿袋定義

集尿袋是尿失禁、截癱、長期卧牀等一些排尿困難病人的尿液收集工具。一般由是由塑料袋、引流導管、掛圈、寶塔接頭、尿套、排液管、護塞組成。

集尿袋適應症

1. 尿瀦留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
如果藥物治療無效而又無外科治療指徵,需要暫時緩解或長期引流的尿瀦留患者。
2. 尿失禁
為緩解臨終患者的痛苦;其他非侵入性措施如使用藥物、尿墊等仍不能緩解且患者不能接受使用外部的集尿裝置時。
3. 精確監測尿量
需要頻繁監測尿量時,如危機重症患者。
4. 患者不能或不願意收集尿液
如全麻或脊髓麻醉下手術時間較長的外科手術患者;需要實施泌尿系統或婦產科手術的圍手術期患者。
5. 需要長時間卧牀或被迫體位的患者
如潛在的不穩定性胸腰椎、多發傷如骨盆骨折。
6. 外科手術時的圍手術期使用
泌尿生殖道臨近結構接受泌尿外科手術或其他手術的患者;可能延長手術時間者(這種情況下插入的導尿管需要麻醉甦醒後拔除);術中可能會大量輸液或使用利尿劑的患者;術中尿量的檢測。

集尿袋分類

1. 普通尿袋
主要由引流袋、排液口、引流管、接口、引流夾組成 [1]  。醫院裏常用的一次性尿袋,容量一般為1000ml,一週更換2次。
普通尿袋 普通尿袋
2. 抗反流尿袋
能有效防止尿液倒流,防止尿液反流所致逆行感染。與普通尿袋相比,在與尿管的接頭處有一個抗反流裝置,且較大,質地堅硬,可抗扭曲。一般容積為2000ml,減少尿袋放尿次數,減少感染風險。一般一週更換1次 [2] 
抗反流尿袋 抗反流尿袋
3. 子母式集尿袋
主要由袋體、進液管、排液管、排液閥、採樣接頭、護帽、止流夾、計量瓶、滴瓶、螺旋閥和止回膜組成。能準確記錄患者每小時尿量,方便觀察患者出入量是否平衡。止回膜能有效防止尿液逆流,減少泌尿系感染。放尿次數少,也減少感染風險,一般一週更換1次 [1] 
子母式集尿袋 子母式集尿袋
4. 腰側尿袋
腰側尿袋又稱為腰側集尿器,是一種用於體外收集尿液的輔助型醫療器械產品,屬於家庭護理用醫療器械範疇。如膀胱癌病人住院以後,為防止病情惡化,通常進行膀胱全切手術。膀胱切除之後,進行尿道改道,在病人的腰部進行造瘻,就是在人體表麪塑造一個“乳頭”,用來排泄人體尿液。一般採用套裝型,分為日用型和夜用型。
腰側尿袋 腰側尿袋
日用型由集尿腔、導尿管、儲尿袋、腰部束帶、肩揹帶等附件組成;病人佩戴合適的日用型產品以後,可以和普通人外出參加社交活動,進行簡單的運動等,其關鍵是防止漏尿和燻蒸及其帶來的傷口感染,尤其是粘貼型的反覆撕扯對瘻口部位皮膚過敏型潰爛所引發的發燒、搔癢造成的傷害為最大的損害。
夜用型由集尿腔、長導尿管和腰部束帶組成。夜用型由病人在夜晚休息時使用,關鍵是用户佩戴合適,能以不同姿勢休息,防止漏尿,使病人能夠安然入睡。

集尿袋使用方法

普通尿袋、抗反流尿袋和子母式集尿袋多在患者住院期間使用,在醫院一般會有護士幫忙佩戴和更換。以下主要以在家庭中使用的腰側尿袋進行介紹。
腰側尿袋的使用:
1. 日用型使用方式
1) 用集尿腔輕輕罩住排尿造瘻口,旋轉集尿腔調整至合適的角度和位置,用集尿腔腰部束帶固定到腰側,做到鬆緊合適、穿戴舒服。
2) 將肩挎式儲尿袋揹帶穿戴好,用揹帶吊鈎連接儲尿袋懸吊孔,調整吊帶長度和揹帶胖瘦,使揹帶鬆緊合適、穿着舒服,波紋管自然彎曲,不承受任何拉力,儲尿袋高低適中。
3) 佩戴完成,穿好外衣,像常人一樣從事各種活動。
2. 夜用型使用方式
1) 用集尿腔輕輕罩住排尿造瘻口,旋轉集尿腔調整至合適的角度和位置,用集尿腔腰部束帶固定到腰側,做到鬆緊合適、穿戴舒服。
2) 佩戴完成,自由翻身時,可根據內側卧、外側卧、仰卧等不同睡眠姿勢旋轉集尿腔至合適角度,將透明長導尿管通過身前或身後把另一端直接垂落至牀前接便容器中。

集尿袋擴展閲讀

[1]蔡曉霞,黃彥英,劉偉媚. 集尿袋終端護理干預對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影響與研究[J]. 臨牀醫學工程, 2013,20(08): 1007-1008.
[2] 張素瓊,趙曉燕,寇瓊. 護理干預對尿管留置患者尿路感染髮生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誌, 2018(15): 2150-2152.
參考資料
  • 1.    劉金蘭.子母式集尿袋與普通引流袋在留置尿管應用中的比較[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15(06): 204-205.
  • 2.    夏玉斌,肖靜蓉,劉昌鳳. 抗反流引流袋在減少尿路感染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11,25(25): 2306-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