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集安國內城

鎖定
集安國內城,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鴨綠江中游右岸通溝平原之中樞。後倚禹山,前臨鴨綠江,雄踞通溝河畔,當其入江之處,是高句麗王朝在集安境內的第二個都城。
中文名
集安國內城
地    點
吉林省
性    質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    址
鴨綠江中游右岸通溝平原之中樞
集安國內城
427年高句麗遷都平壤後,為高句麗的別都,建都時間長達425年。
城略呈長方形,東牆長664.6米,南牆長751.5米,西牆長664.6米,北牆長715.2米。周長為2686米。內外兩壁全部以長方形石條壘砌,是一座堅固的石城。由於年代久遠,幾經修葺,城牆大部分已失去原貌。南城牆的西段保護完好,牆高3~4米,東段破壞較重,殘高2~3米。東城牆大部分破壞,只存部分牆基。北城牆僅存牆基,殘高1~2米。西城牆北段保護較好,殘高2~3米,南段破壞嚴重,城牆已基本毀掉,現存殘垣寬7~10米。國內城原有城門6座,南北各1座,東西各2座,均有甕城。民國年間,曾重修3座門,東曰"輯文門",西曰"安武門",南曰"襟江門"。其餘3座門被堵死。
城牆每隔一定的距離築有突出城牆的方形架台"馬面",北牆8個,西、南、東牆各2個,共14個。城西北角和西城牆東、北兩面外側原有護城河寬約10米,城南外側有一天然水壕,城西外側有通溝河流過,成為天然的護城河。現在古城只有北部留有部分舊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