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集合管

鎖定
集合管(collecting tubule)分為皮質集合管、髓質集合管和乳頭管(papillary duct)3段。全長約20~38mm。皮質集合管的起始通過連接小管與腎小管遠曲小管連接,呈弓狀走行於皮質迷路內,進入髓放線匯合成髓質集合小管,經髓質下行至錐體乳頭改稱乳頭管。
中文名
集合管
外文名
collecting tubule
外文名
collecting duct
全    長
約20~38mm
結    構
皮質集合管、髓質集合管和乳頭管三部分

集合管功能

過去認為集合管只有運輸尿液的作用,現認為集合管亦有與遠曲小管同樣具有重吸收和分泌的功能。

集合管結構

集合管是由皮質走向髓質錐體乳頭孔的小管,沿途有許多腎單位的遠曲小管與之相連,管徑逐漸變粗,管壁逐漸變厚,管壁由立方或柱狀上皮構成。

集合管皮質集合管

皮質集合管中含有兩種細胞,亮細胞(Iight celI)或稱主細胞(principle cell)和暗細胞(dark cell)或稱潤細胞(intercalated cell),均為立方形或低柱狀細胞。暗細胞佔35%~40%,胞核常位於基底部,表面微絨毛較亮細胞的長,偶爾可見纖毛。有外側指狀突起,質膜內褶較發達。胞質內有大量小的卵圓形線粒體溶酶體核蛋白體細胞器相當豐富。胞質着色深,頂部胞質中有許多囊泡,因而胞質顯得較暗。亮細胞佔60%~65%,胞質清晰,線粒體、細胞器和頂部胞質中的囊泡均較少。細胞底部的基底褶不發達,無刷狀緣,微絨毛短。緊密連接較深,有數條封閉線。

集合管髓質集合管

髓質集合管上皮中也有少許散在的暗細胞。一般認為暗細胞代表功能活躍的細胞,低K’時暗細胞數目增多,可能在使尿液酸化方面有一定作用,但是亮細胞和暗細胞的功能尚不清楚。乳頭管管徑較大,直徑約200~300t~m,上皮細胞增高,呈單層柱狀,排列整齊,乳頭管上皮無暗細胞,全由亮細胞組成,胞核位於中央,細胞器少,基底褶少,緊密連接較深。乳頭管開口於乳頭篩區,此處其柱狀上皮則與乳頭表面的上皮相連續。

集合管乳頭管

在集合管下行過程中不斷匯合成較大的管,約經7次匯合後接於乳頭管。乳頭管直徑達0.2~0.3mm開口於篩區集合小管管徑由細(皮質部的為40um)逐漸增粗(乳頭管的為200~300t~m)。管壁上皮由立方形(皮質部的集合小管)逐漸變為高柱狀(乳頭管,然而人的乳頭管仍為立方形)。胞質染色清明,核圓,位於中央,着色深,細胞界線清楚。電鏡下集合小管上皮簡單,細胞器少,細胞遊離端有稀疏的微絨毛,胞頭側突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