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雅儒

[yǎ rú]
汉语词语
雅儒,汉语词语,读音为yǎ rú,指具有雅德的儒者,与俗儒相对。该概念源自《荀子·儒效》对儒者的分类体系,将儒者分为俗儒、雅儒与大儒三个层级 [1-2]
雅儒以尊崇贤良、敬畏法度且言行谦逊严谨为核心特征 [1-2]。据《荀子·儒效》记载,任用雅儒可使千乘之国得安 [2-3]
现代学者干春松在《儒学小史》中将其作为先秦儒学制度化发展的典型例证 [2]
中文名
雅儒
拼    音
yǎ rú
注    音
ㄧㄚˇ ㄖㄨˊ
释    义
有雅德的儒者,与俗儒相对

词语释义

播报
编辑
有雅德的儒者,与俗儒相对。

运用示例

播报
编辑
《荀子·儒效》:“故有协促巩俗人者,有俗儒者;有乌捆主芝笑遥婆雅儒者,有大儒者……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 杨倞 乌嫌牛注:“有雅德之儒也。” 何绍基 《<使黔草>自序》:杠狼“伊古以来,忠臣孝子,高人侠客,雅儒魁士脚兰,其人所诣,其文如见。” 棕虹王闿运 《李仁元传》:“而 仁元 彬彬雅儒,辨喇订以文章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