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隴西黃芪

鎖定
隴西黃芪,甘肅省隴西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2] 
隴西盛產100多種中藥材,素有“千年藥鄉”之稱,所產黨蔘、黃芪、柴胡、板藍根等藥材質優量大,深受國內外客商青睞,享有“西北藥都”、“中國黃芪之鄉”等盛譽。
黃芪是甘肅隴西縣著名特產之一,其生長氣候高寒陰濕,土地肥沃疏鬆,具有黃芪生長獨特優越的地理條件。黃芪由隴西栽培的歷史悠久,獨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屬無污染產品。 [3] 
中文名
隴西黃芪
產地名稱
甘肅省隴西縣
品質特點
條直、皮黃白、分枝少、味甘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2016年第122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6年12月20日

隴西黃芪產品特點

隴西黃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乾燥根入藥,具有“補氣昇陽、益衞固表、託瘡生肌”等功效,被廣泛用於中藥配方和日常保健。受當地特殊自然條件的影響,隴西黃芪因條直、皮黃白、分枝少、味甘、粉性足,藥用成分含量高而被中藥材界譽為“芪中精品”。 [1] 
隴西黃芪 隴西黃芪

隴西黃芪產地環境

隴西黃芪地理

隴西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渭河上游,海拔1612米—2778 米,為典型的黃土梁峁與河谷地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構成南山、城川、北山三塊條狀狹長地帶,北山為黃土梁飾溝壑區,城川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為中低丘陵。 [1] 

隴西黃芪氣候

隴西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氣候温和。由於受東亞大氣環流和青藏高原外圍特殊地形的影響,降水量年際差異大,氣候特點與黃芪生長髮育規律相吻合。 [1] 

隴西黃芪土壤

隴西地處黃土高原西南部,土壤以黃綿土和黑麻壚土為主,土層深厚、疏鬆、孔隙度大、通氣性好,有利於根的伸長和加粗;由於土壤貧瘠,有利於人為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長,根生長緩慢、均勻,單位體積有效成分含量高。而且土壤重金屬含量普遍低於國家標準,周邊又沒有污染大的工業企業,空氣、水質無污染,特別有利於種植黃芪等深根中藥材和發展無公害藥材。 [1] 
隴西地理 隴西地理

隴西黃芪歷史淵源

黃芪,亦作“黃耆”、“黃蓍”(古時耆、蓍混用不分),亦稱“戴糝”、“王孫”、“綿黃芪”、“獨椹”、“蜀脂”、“百本”,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南北朝時期梁代大藥學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經集註》中載:“黃芪第一齣隴西,色黃白、味甜美,今亦難得……”
唐代《藥性論》雲:“虛而客冷,用隴西黃芪”,清《植物名實圖考》再:“黃芪西產也”。
可見,唐朝以前,黃芪產地主要在西北地區,而以甘肅隴西產量最大,品質最佳。
隴西黃芪 隴西黃芪
明清期的《鞏昌府志》物產部中,對黃芪都有記載。説明明清以來,黃芪一直為隴西的重要物產。明代李時珍釋其名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李中立《本草原始》稱“耆者年高有德之稱,耆者歷年久而性不燥,此藥性緩如之,故得以耆稱”。
清黃宮繡《本草求真》載:“黃耆味甘、性温、質輕、皮黃、肉白、故能入肺補氣,入表實衞,為補氣諸之最。”現今將“耆”簡寫為“芪”。 [1] 
黃芪 實拍
黃芪 實拍(9張)
隴西曆史上出黃芪、黨蔘,但沒有人工栽培的歷史,中醫治病用藥主要靠外地引進成品或由民間藥農採集野生加工炮製。野生黃芪主要分佈在渭河以南的溝壑山地,20世紀60年代之前,除少數藥農外,人們沒有意識到它的精貴,秋冬季節人們把它的莖杆割來當柴燒,更不懂得采集種子進行人工栽植。據上了年歲的老人講,這個東西在古代,隴西人叫“黃祇”,有的也叫“箭桿花兒”。來由是相傳混沌年代,黃帝與蚩尤交兵時,黃帝射殺蚩尤的羽箭被天狗擋了一爪,落在了西海的蠻荒地界,扎進土中的箭桿便長出花葉,就把它叫“箭桿花兒”,後來占卜師説,這是地神,名叫“祇”,因與黃帝有關就被稱為“黃祇”了。更為荒誕的説法是黨蔘的由來:據説玉皇大帝去會西王母,行走在天際,一邊領略山川河嶽,一邊手捋鬍鬚,結果隨手飄落的鬍鬚落在下界,便長出“黨蔘”這種東西,因此上古人就把它叫“龍鬚草”或“神仙草”。
隴西真正意義的出產黃芪、黨蔘是新中國成立後的1960年。1964年中醫藥配方相當緊張,當時甘肅省為發展多種經營,增加農民收入,解決中醫藥配方十分緊張的困局,派人到山西長治市和黎城等縣考察。按照1964年上半年參與協作的《隴西縣中藥材資源普查技術報告》中該縣約50餘種野生藥材,20餘種人工種植藥材唯缺黨蔘、黃芪種植技術的情況,根據隴西的地理、氣候條件,引進生地苗兩面袋、黨蔘籽20斤、杜仲樹苗50株、黃芪籽20斤。但黃芪因種植技術不過關,未獲得成功。
1984年,隴西縣從山西、內蒙等地引進了黃芪、紅芪、桔梗、貝母等16個品種,經培育種植成功,黃芪發展快、收益好,羣眾受歡迎,隴西發展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黃芪之鄉”。 [4-5] 
隴西黃芪生產基地 隴西黃芪生產基地

隴西黃芪生產情況

2016年,隴西黃芪種植面積達8萬畝,產量2.7萬噸,總產值3.3億元,人均黃芪純收入165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5.83%。年加工黃芪3萬餘噸,產值6億多元。加工的產品主要有精選黃芪、黃芪圓片、黃芪斜片、黃芪瓜子片、黃芪寬帶片、黃芪提取物、黃芪藥膳、黃芪茶、中成藥等,是中國最大的黃芪系列產品加工基地。“隴西黃芪”產量、質量及出口等方面,在中國乃至世界黃芪產業中排名第一,已成為中藥材知名品牌。 [6] 

隴西黃芪產品榮譽

2001年,隴西縣被中國農學會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黃芪之鄉”。 [6] 
2017年,國家質檢總局發佈公告,正式命名甘肅省隴西縣為“全國中藥材(黃芪、黨蔘)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 [7-8] 
2017年,“隴西黃芪”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審查,被批准為“中國馳名商標”。 [9] 
2021年12月,被納入2021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10] 

隴西黃芪地理標誌

隴西黃芪地域保護範圍

甘肅省隴西縣現轄行政區域。 [1] 

隴西黃芪質量技術要求

種苗繁殖
隴西黃芪 隴西黃芪
黃芪在隴西種植主要分育苗、良種繁育、大田生產3個段培。隴西黃芪種植多采取當年春季育苗,來年春季移栽,秋季採挖,或第三年夏季採收種子的方法。
5.1 繁殖方法 黃芪為多年生豆科植物,傳統育苗方法以種子繁殖為主,種子繁殖雖能繁育大量種苗,但易產生變異。因此,本基地採用提純復壯的黃芪優質種子(隴芪1號)。
5.2 種子採集 指良種繁育田種子採收。
5.2.1分期採收:當果莢變黃色,種子呈淺褐色時分期分批採收,隨熟隨採,統一打碾,時間一般在7月上旬左右。
5.2.2 集中採收:採收時期觀察種子在即將完全成熟(7—8成)時收割,置放數日觀察種子全部成熟後打碾。
注意事項:打碾後的種子必須在乾燥通風處陰乾,切忌在太陽下尤其在水泥地上曝曬。
育苗
6.1 場地準備 選擇地勢高,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中性或鹼性沙質壤土或綿沙土地塊,將土壤耙細整平,多雨易澇地應做高畦。避免與豆科作物輪作,忌連茬重作
6.2 整地施肥:耕翻整地時每畝施充分腐熟細碎的圈肥5000公斤以上,餅肥50公斤(按照GAP標準少用或不用農藥與化肥,地塊規模區域應選擇沒有污染源的地區)。
6.3 選種:選擇"隴芪一號"優良種子,並加以精選。方法是採用風選法。選擇無雜質、子粒飽滿、無黴變、無蟲蛀和未經農藥處理的新種子。
6.4 種子處理:黃芪種子外皮有果膠質層,種皮極硬,吸水力差,出苗率低。播前必須對種子進行處理,下列方法根據具體條件可任選其中之一。
6.4.1沸水催芽:先將種子放入沸水中急速攪拌1分鐘,立即加入冷水將温度降至40度,再浸泡2小時,然後把水倒出,種子加麻袋等物燜12小時,待種子膨脹或外皮破裂時播種。
6.4.2硫酸處理:對晚熟硬實的種子,可用濃度為70-80的硫酸浸泡3-5分鐘,取出迅速置於流水中沖洗半個小時後播種。
6.4.3機械擦傷:用碾米機在大開孔的條件下快速打一遍,一般以起毛為度,或者將種子與直徑為1-3㎜的粗砂按1:1的體積混勻,用碾子壓至劃破種皮為好。此方法為本規程推薦方法。
6.5 育苗時間及方式:3月下旬—4月中旬,播種方式是撒播,即將種子撒在耙耱平的地表,再耙耱一次,使種子入土1釐米—2釐米,再鎮壓一遍,然後立即覆蓋1釐米厚細砂或麥草保持黃墒。播種量112.5—150千克/公頃。
6.6 苗子採挖:苗子採挖和移栽是黃芪栽培的兩個環節。採挖時期也就是移栽的最佳時期,一般在3月中旬—4月中旬。在土壤解凍後越早越好。
移栽
隴西黃芪 隴西黃芪
7.1 選地 黃芪是深根系植物,在隴西種植應選擇土層深厚、選地勢平坦、土質疏鬆,透水透氣性良好的黃綿土、黑壚土、黑麻壚土,土壤PH在7.5—8.2。大田生產可在川水地、旱台地、坡旱地種植。黃芪最優茬為小麥,忌連作。不易在土壤粘重板結,含水量大的粘土以及瘠薄、地下水位高、低窪易積水之地種植。同時周圍無污染源。
7.2 整地 前茬作物收穫後進行整地,旱地一般翻兩次,最後一次以秋季為好,一般耕深30釐米以上,結合翻地施基肥,每畝施農家肥5000千克,磷酸二銨50千克,硫酸鉀4—6千克,辛硫磷毒砂土100千克(育苗地酌減)。然後耙細整平。春季翻地要注意土壤保墒。
7.3 挖苗:挖苗時苗地要潮濕鬆軟,以確保苗體完整。採挖先從地邊開始,然後逐漸向裏挖。挖出的種苗要及時覆蓋,以防失水。最後將苗分級紮成10釐米的帶土小把,運往異地定植。
7.4 選苗:標準分三級:一級根長30釐米以上,中上部直徑在5毫米以上;二級根長25—30釐米,中上部直徑在3—5毫米;三級根長25釐米以下,中上部直徑在3毫米以下。定植時應選擇健壯,頭稍完整,根條均勻的優質芪苗,然後分級定植。
7.5 移栽:適用於良種繁育和大田生產。移栽適期為3月中旬—4月中旬,在適宜栽植期內應適當早栽。
合理密植:良種繁育株距20釐米,行距35釐米,栽植量需中等幼苗600千克/公頃,保苗數14萬株/公頃;大田生產株距20釐米,行距30釐米,栽植量需中等幼苗700千克/公頃,保苗數17萬株/公頃。定植方法:用鍁開溝,溝深10釐米左右,然後將苗按株距斜擺在溝壁上,傾斜度為45°,接着按行距重複開溝擺苗,並用後排開溝土壤覆蓋前排芪苗,苗頭覆土厚度2—3釐米。為了保墒,要求邊開溝,邊擺苗、邊覆土、邊耙磨。
田間管理
8.1中耕除草:黃芪種植一般都是在苗出齊後即可除草鬆土。黃芪育苗一般除草不少於4次,良種繁育和大田生產一般除草不少於3次。
8.2追肥:一般結合灌溉或降雨進行。主要追施無機肥,一般追肥二次,時間6—8月,每次追尿素75千克/公頃,並在移栽定植時根施鉬、鋅等微肥,施鉬酸銨2.25千克/公頃或硫酸鋅15千克/公頃,在開花期噴灑1000ppm的乙烯利,收穫前30天內不得追施無機肥。育苗田追施一般一次或不施;良種繁育和大田一般追施2次或3次,尤其要重視開花結果期追肥。
8.3摘蕾、去雜去劣:摘蕾是黃芪大田生產一個重要的栽培技術,摘蕾可防止地上部分徒長,節約營養以促進根系的生長髮育提高產量,可隨田間長勢隨時進行;在6月份黃芪現蕾初期將花蕾摘除。去雜去劣是良種繁育田在定植後1—2年的生育期間,通過莖、葉、花區別去除雜株,以保證種子純度。通過植株長勢觀察去除弱病株,以確保種子質量。
黨蔘黃芪燉水鴨 黨蔘黃芪燉水鴨
8.4 灌溉:有灌溉條件的黃芪育苗、良種繁育以及川水地大田生產,在灌足底墒的前提下,黃芪苗生長受濕度影響最大,土壤濕度不足會影響黃芪發芽、出苗和長勢。為了確保出苗,要隨時觀察土壤墒情,隨旱隨澆,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滴灌或噴灌最好。一般情況下澆水3次,良種繁育和大田生產比較耐旱,一般情況下澆水2次,尤其是黃芪良種繁育田在開花、結果期對水肥條件十分敏感,特別要留心觀察按時澆灌。如遇降水,均可減少澆灌次數或不澆灌。
採收與加工
10.1 採收 先用鐮刀割去地上莖蔓,然後用鐵釵順畦深挖60釐米左右,將黃芪挖出,注意勿挖破黃芪。
10.1.1 商品芪採挖:採挖時間為10月下旬—11月上旬,土壤凍結前全部挖完。方法是人工採挖,先將地上部分枯萎莖蔓割除,然後從地邊開挖深溝,開始採挖,儘量保全根,嚴防傷皮斷根。
10.1.2 籽芪芪根採挖:第三年採籽後的黃芪,其芪根四分之一變褐色空洞狀,老根中心多成枯朽狀,商品性較差,如為了增加採籽量,可適當延長採籽期限,但五年後芪根將逐漸變朽,病蟲害加劇,產籽量減少,故採籽應在第三、第四年進行。
10.2 加工 黃芪採收後要先去淨泥土,趁鮮將蘆頭切除,再切掉側根,然後分級,並剔除破損、蟲害、腐爛變質的部分。挑選分級的黃芪在太陽下曬到含水7成時搓條。搓條是黃芪初加工過程中重要的一道工序,黃芪在曬乾的過程中反覆搓2—3次,能使皮緊實,保持營養成分,特別是對糖份保持有重要作用,搓條還能使黃芪外觀性狀整齊一致,便於進一步加工和貯運。
搓條是將曬至7成左右的黃芪取1.5—2千克,用無毒編織袋包好,放在幹整的木板上來回揉搓,搓到條直、皮緊實為止。然後將搓好的黃芪攤平晾在潔淨的場院內,曬上2天,進行第二次搓條,此時黃芪含水量達5成左右,搓條方法同第一次。當黃芪含水量在2—3成時進行第三次搓條,方法同前兩次。搓好的黃芪用細鐵絲扎0.5—1千克的小把晾曬到將干時待加工或貯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