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隱語

(漢語詞語)

鎖定
隱語,漢語詞語,拼音是yǐn yǔ,意思是指秘密談話,出自《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中文名
隱語
拼    音
yǐn yǔ
釋    義
秘密談話
出    處
《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目錄

隱語解釋

  1. 秘密談話。
  2. 不直説本意而借別的詞語來暗示的話,類似今之謎語。古亦稱“ 廋辭”。
  3. 姓氏隱語。
  4. 黑話

隱語出處

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樗裏疾,秦之將也,恐犀首之代之將也,鑿穴於王之所常隱語者。”
《漢書·東方朔傳》:“舍人不服,因曰:‘臣願復問朔隱語,不知,亦當榜。’”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隱語之用,被於紀傳。”《三國演義》第七一回:“ 操讀八字雲:‘黃絹幼婦,外孫虀臼。’ 操問琰曰:‘汝解此意否?’ 琰曰:‘雖先人遺筆,妾實不解其意。’…… 修曰:‘此隱語耳。’”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臣非飲酒聽樂也。適臣行於郊,有以隱語進臣者,臣不能解,願聞之於大王。”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大明》:“先是元帝召一術士問以國事。對曰:‘國家千秋萬歲,垂祚無疆,除是日月並行,數始盡耳。’比我明兵至而元亡。蓋‘日月並行’乃‘明’字隱語也。”清 趙翼《陔餘叢考·謎》:“謎即古人之隱語…… 劉歆《七略》有《隱書》十八篇,則並有輯為書者,然皆不傳,惟‘卯金刀’、‘千里草’之類,出於風謠者,略存一二。至東漢末乃盛行,謂之‘離合體’,如蔡中郎書曹娥碑陰‘黃絹幼婦,外孫虀臼’, 楊修解之,謂‘絕妙好辭’四字也。”
對於特定姓氏的隱晦表達,以此既可用於隱藏自身的身份;也可借喻於文字之中,以表達人之心中所願。列舉:“千里草”、“穆易”等等......
陶谷 《清異錄·惺惺二十一》:“博徒隱語,以骰子為惺惺二十一。”清 採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士令其將賊中隱語備述而筆記之。”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教匪遺孽》:“ 宿州張義法者,從永城魏中沅 學彈花織布兩歌,皆邪教中之隱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