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隱脈紅淡比

鎖定
隱脈紅淡比(Cleyera obscurinervis (Merr. & Chun) Hung T. Chang),喬木,高6-15米,胸徑20-60釐米;樹皮灰褐色,平滑,全株無毛;頂芽長錐形,長1-2釐米;嫩枝圓柱形,紅褐色,小枝灰褐色。
中文名
隱脈紅淡比
拉丁學名
Cleyera obscurinervis (Merr. & Chun) Hung T. Chang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杜鵑花目
五列木科
紅淡比屬
隱脈紅淡比種

隱脈紅淡比形態特徵

隱脈紅淡比線稿圖 隱脈紅淡比線稿圖
葉厚革質,長圓狀橢圓形,長7-9釐米,寬2-3.5釐米,頂端稍鋭尖,尖頭鈍,基部楔形,邊緣疏生淺鈍齒或細齒,齒尖黑色,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具多數暗紅褐色腺點,有時腺點稍稀疏;中脈在上面平貼,下面隆起;側脈12-15對,兩面均不明顯,少有在上面隱約可見;葉柄長1-1.5釐米。花1-2朵腋生,花梗長1-1.5釐米,無毛;苞片小;萼片5,近圓形,長約4毫米,外面無毛,邊緣有纖毛;花瓣5,白色,長圓狀倒卵形或倒卵圓形,長約6毫米;雄蕊多數,較花瓣稍短;子房無毛,2室,胚珠每室10多個,花柱長約4毫米,頂端3淺裂。果通常單個腋生,長卵形,長1 1.2釐米,基部直徑約7毫米,頂端漸尖,二室,宿存花柱單一,長4-5毫米,宿存萼片5,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各4-5毫米,頂端圓;種子每室10多個,扁圓形,亮褐色,直徑約2毫米。花期5-6月,果期9-10月。 [1]  [3] 

隱脈紅淡比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300-3200米的山谷陰地或山地密林中。

隱脈紅淡比分佈範圍

隱脈紅淡比 隱脈紅淡比
分佈於海南(五指山、保亭、瓊中、白沙、崖縣、樂東、尖峯嶺、東方縣)和廣西(十萬大山)等省區,生於模式標本採自海南五指山。

隱脈紅淡比其他信息

張宏達教授曾以廣西十萬大山曾懷德22607號標本,創立錐果紅淡Cleyera conocarpa H. T. Chang並稱“它和本種有親緣關係,但後者葉較小,背面無腺點……”等,根據Merr.和陳煥鏞教授的本種原描述稱“葉下面淡綠色,具微小瘤點”,我們查閲了本種的副模式(陳念劬、左景烈44059)及其他十幾號標本,葉片下面都有暗紅褐色腺點,只是有些標本比較稀疏而已。仔細比較這二個種的標本後,發現曾懷德22607(Cleyera conocarpa H. T. Chang的模式標本)。標本除了葉片較大外,其他特徵都完全一致,我們認為似無分開的必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