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隱几

(白居易詩作)

鎖定
《隱几》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五言詩。
作品名稱
隱几
出    處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作品體裁
五言詩

隱几詩歌原文

身適忘四支,心適忘是非。
既適又忘適,不知吾是誰。
百體如槁木,兀然無所知。
方寸如死灰,寂然無所思。
今日復明日,身心忽兩遺。
行年三十九,歲暮日斜時。
四十心不動,吾今其庶幾?

隱几詞語解釋

《孟子·公孫丑下》:“隱几而卧”。
明《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載:“以怪樹天生屈曲。若環帶之半者,為之。有橫生三丫作足為奇,否則裝足作幾,置之榻上,倚手頓顙可卧。
《書》雲‘隱几而卧’者,此也。”
《莊子·齊物論》:“ 南郭子綦 隱機而坐,仰天而噓。” 成玄英 疏:“隱,憑也。 子綦 憑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陸游 《秋日焚香讀書戲作》詩:“世事無端自糾紛, 放翁 隱几對爐燻。”
清 洪昇 《長生殿·雨夢》:“漏鼓三交,且自隱几而卧。”

隱几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1] 
參考資料
  • 1.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