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隕,漢語一級字 [3]  ,讀作隕(yǔn),其本義為從高處掉下,墜落。 [1-2] 
中文名
拼    音
yǔn
五    筆
BKMY
倉    頡
NLRBO
鄭    碼
YJLO
注    音
ㄩㄣ
記    載
説文》、《爾雅》等
筆順編號
5 2 2 5 1 2 5 3 4
筆順讀寫
折 豎 豎 折 橫 豎 折 撇 捺 [1]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yǔn
動詞
形聲。從阜( fù),員聲。“阜”指土山,與“高下”義有關。本義:從高處掉下,墜落
fall from the sky or outer space
隕,從高下也。——《説文》
隕,墜也。——《爾雅》
隕,落也,墮也。——《玉篇》
冬十二月隕霜不殺菽。——《韓非子·內儲説上》
其黃而隕。——《詩·衞風·氓》
涕既隕之。——《詩·小雅·小弁》
並、 汾喬木,望秋先隕。——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啓隕籜。——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隕墜(墜落);隕泗(流淚);隕涕(落淚);隕集(下落聚集)
喪失,失去
lose
天誘其衷,成王隕命, 穆公是以不克逞志於我。——《左傳·成公十三年》
隕子辱矣。——《左傳·成公二年》
而隕失其國者。——《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隕穫(困迫失志);隕命(喪失生命);隕失(喪失;失落);隕職(失職)
die
巢隕 諸樊。——《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則隕身滅國矣。——《韓非子·説疑》
如何不弔,事臨垂克,遘疾隕喪!——《三國志·諸葛亮傳》
隕歿(死亡);隕喪(死亡);隕謝(死的婉詞);隕隧(死亡的婉稱);隕國(殉國,為國而死);隕世(逝世)
毀壞
destroy
世濟其美,不隕其名。——《史通》
隕圮(倒塌崩壞);隕絕(毀滅;滅絕);隕覆(覆滅)
(參考資料: [2]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于敏切《集韻》《韻會》《正韻》羽敏切,𠀤音殞。《説文》從高下也。《爾雅·釋詁》隕,墜也。《又》隕,磒落也。《注》磒,猶隕也。方俗語有輕重耳。《書·湯誥》慄慄危懼,若將隕於深淵。《易·姤卦》有隕自天。《春秋·莊七年》夜中星隕如雨。《公羊傳》作霣。
《禮·儒行》不隕穫於貧賤。《注》隕穫,困迫失志之貌也。
同殞。《左傳·襄三十二年》巢隕諸樊。
《集韻》王問切,音運。義同。
《詩·小雅》心之憂矣,涕旣隕之。《釋文》音藴。
《集韻》於倫切,音筠。義同。《詩·衞風》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注》隕葉於貧反。
《集韻》王權切,音圓。均也。《詩·商頌》幅隕旣長。《傳》隕,均也。《箋》隕,當為圓。圓謂周也。 [2] 

字形書法

“隕”書寫 “隕”書寫
隕的書法
隕的書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