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小说追溯普通人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心灵秘史,探索人性深处的平庸之恶和难言之苦。 [3]该小说在描写技法上超越了自身的艺术局限,尤其是对人物心理世界的刻画,成为突破传统乡土小说艺术范式的“有意味的形式”——以一种更加恢宏的时空概念打开了人的内心世界“隐秘史”。 [5]
- 作品名称
- 隐秘史
- 作 者
- 罗伟章
- 文学体裁
- 长篇小说
- 字 数
- 192千字
- 首发时间
- 2016年5月
内容简介
播报编辑
桂平昌去山里挖麦敬纸循冬时,发现了一个隐蔽炒旬寻的山洞,洞里深藏已久的秘密随之暴露,这让他瞬间感觉天塌地陷。老婆陈国秀完全没看出桂精格平昌丢了魂,心性要强的陈国秀早已对自己“软骨头”的男人失望至极,不过她到底发现了异常船拜悼,于是渗设欢照把男人交给隔壁吴兴贵和陶玉夫妇询拔店照顾,就去镇上开药,等药拿回来,桂平昌正举着菜刀发疯地剁着八仙桌上的南瓜。在外人看来,乐祖桂平昌得了一种妄想症,谁都不知道他死守着一桩秘密,这个秘密关于他的心病,关于去非洲打工的恶霸苟军,关于老婆笑嚷享陈国秀,也关于他一辈子的恐惧和懦弱,他正陷落到一个隐秘、黑暗、深不可测的世界。 [2]
作品目录
播报编辑
隐秘史 附录一 与这个故事有关的另一个故事 附录二 与一位青年作家的会面以及后来的事 [2] |
人物介绍
播报编辑
桂平昌
桂平昌59岁时遭遇了件大事,险些把他的人给毁了,他在老君山某个角落的山洞里发现一具尸骨。他猜那尸骨是邻居苟军的。本来,若是报警便和他没关系了,他偏偏前怕狼后怕虎,嫌到镇上报警麻烦,又怕惹上嫌疑招来官司,毕竟左邻右舍里,只有他和苟军矛盾最深。于是,他瞒着妻子陈国秀去将藏尸骨的洞窟掩盖好。现在,这事儿算是真和他撇不开关系了。桂平昌手脚冰凉、胡言乱语,妻子先是想找端公或巫婆,末了还是跑远道去找大夫开药了。桂平昌虚弱了好一段时间,身子渐渐将息得好起来,能下地干点活儿了。 [6]
苟军
苟军是个恶人也是个混人,是从小到大一直缠着欺负桂平昌的恶邻,他把自己的倒霉不幸(没得娃娃、妻子跑了)都算到桂平昌一家头上。桂平昌两口子这辈子没少挨他的打。对于村人来说,苟军也是不好惹的角色,他蛮不讲理地占住去田地的必经之路,要下地的人就得绕路:“一条路走上三代,就成了骨骼的一部分……而现在,纹理也好,方向也好,都得修正了。”苟军可不管那个。大概十年前,传说此人去了塞拉利昂打工,从此他彻底销声匿迹。即使如此,村里的人还怕他,桂平昌夫妇仍忌惮他。他的门好好锁着,他的房子虽已破败但仍伫立着。 [6]
作品鉴赏
播报编辑
该小说展现了作者对村庄和乡民深切的人文关怀。年轻人全跑去大城市打工了,大概毕生都不会真的回来,村里人也渐次搬到普光镇上。小说快到结尾时,桂平昌亲切地搂着白骨,为后者数着村里剩下的几个人,数来数去只有七个,连一桌酒席都凑不足。陈国秀打算抬着丈夫到山外就医时,也是凑不足够强壮的人手,连最年轻的杨浪也上五十了。村庄在凋敝,村人在老去,但留下的人并不显得多么惊惶,他们对土地有依恋,他们与田土血脉相连。就像桂平昌和白骨说的:“家乡是离开家乡的人说的,劳动是不劳动的人说的。我们把劳动说成做活路,不卑贱,也不高尚,那无非就是我们的日子。”所以,小说里没有强烈的文明对比,作者也不意在呈现城乡差异的景观,或感慨、探究乡村落后和凋敝的原因。罗伟章并不是以五四以来的进步主义的视角看乡村的,在他那里,乡村就是乡村,它平静地生,自然也平静地死。小说提到川军刘存厚部在此血战,提到巴人在附近建国定都,提到那曾经繁盛的古文明。城里人孙老师看到人们把老君山的蛇捉尽了,人在生死,文明在轮回,时间长河里头,一切都沉浮着缓缓流过。当然也包括个人的隐秘。 [6]
作品影响
播报编辑
荣誉表彰
2021年10月,该小说获首届“凤凰文学奖”的“评委会奖”。 [5]
2023年1月,该小说入选《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度文学排行榜。 [4]
出版信息
播报编辑
《隐秘史》首发于《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5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于2022年5月出版单行本。
书名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ISBN |
---|---|---|---|
《隐秘史》 | 2022年5月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978-7-5594-6625-9 [3] |
作者简介
播报编辑
罗伟章,1967年生于四川省宣汉县,现居成都。著有长篇小说《饥饿百年》《不必惊讶》《大河之舞》《磨尖掐尖》《太阳底下》《空白之页》《声音史》《寂静史》《谁在敲门》,中短篇小说集《我们的成长》《奸细》《白云青草间的痛》,散文随笔集《把时光揭开》《路边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