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階級意識

鎖定
階級意識是對階級自我存在和階級利益的領悟及其認識。階級意識包括兩個要素,一是與另一集團處於敵對關係的某一集團中成員的共同意識,二是表現為反對另一集團的共同要求。在形成階級意識的過程中,政治組織起着重要作用。這種政治組織,特別是政黨通過宣傳活動能夠喚起本階級的覺醒,使其逐步意識到本階級的力量與使命,並使整個階級形成一致的政治信仰而團結起來。不同階級的階級意識是迥然不同的,甚至是截然對立的。階級意識的衝突是階級鬥爭的直接表現,因為階級意識的對抗通常表現為日常的輿論鬥爭和宣傳的對抗,使兩個階級之間出現明顯的政治觀點紛爭。 [1] 
中文名
階級意識
外文名
class-consciousness
出    自
馬克思主義的文獻
提出人
馬克思
廣泛含義
這個術語通常在廣義上泛指羣體的自我意識,例如通過成員擁有的共同的消費模式(就羣體的成員來説,他們經常意識到他們的消費是同他們的羣體成員成分有關的),處於某一地位上的羣體達到自我識別。
參見:社會分層
反映一定社會階層的特殊地位和利益的社會羣體意識。在階層社會中,社會階層的經濟地位和生活條件不同,由此產生的物質利益對立和政治權力衝突,會在意識形態領域中反映出來,形成各自的階級意識。階級意識包括一階層的慾望、情感、習慣等社會心理和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階級意識的主體部分,它高於並影響着階級的心理。一定階層的意識形態,是一定階層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歸根結底,是由一定階層的社會地位決定的。進步的階級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着積極的促進作用;舊的階級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着阻礙作用。
在任何時代,佔統治地位的階級意識,總是該社會佔統治地位的階層的意識,其他階層則要受到統治階層的意識的影響。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奴隸和農民由於其社會地位的侷限性,都未能把本階層的意識同壓迫者的意識完全區別開來,未能擺脱壓迫者的意識形態的制約而形成本階層的獨立的意識形態。
無產者的階級意識是在社會化大生產的基礎上和同資產者的衝突過程中形成的。無產者的階級意識需要從外面灌輸,下層人民在自己的激進力量領導下,經過理性主義的教育,徹底擺脱舊的意識形態的影響,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利益,意識到自己的崇高的歷史使命。
隨着社會階層差別的消滅,階級意識的界限亦將逐漸消失,最終形成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意識。
參考資料
  • 1.    劉建明,王泰玄等.宣傳輿論學大辭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