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隋高祖論

鎖定
《隋高祖論》是唐代朱敬則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隋高祖論
作    者
朱敬則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隋高祖論作品原文

隋高祖論
昔孫資陰謀,晉宣入輔;鄭譯矯制,隋文受遺。自此而有魏人。從斯以遷周鼎,蓋天厭亂德,神誘其衷。若妄指河冰,遂成王業;誤擊金鼓,仍啓霸國也。況體貌奇特,特儀表絕人。周太祖之欽明,異其風骨;齊憲王之聰察,憚以非常。韋鼎一見以委誠,趙公聞名而進女。是以稱劉季之靈怪者,不謀同詞;説中興之應讖者,往往偶語。屬周多世故,禍難荐臻。始以後父之尊,遂受託孤之寄。騎虎不下,椅角是因。不利孺子,非唯管叔之言;社稷輸人,寧止休公之對?所以尉遲舉魏,從亂如雲;王謙據蜀,其徒若市。遂能驅駕豪傑,委任忠良,不下廟堂,天下大定。然後謳歌允集,文物滿庭,卿雲曉聚,長星夜掃。拱揖而朝羣后,昇壇而類上帝。紹舜禹之遺躅,光漢魏之大名。於是流曠蕩之元風,浸淳古之膏澤,削秋荼之繁令革亡國之哀聲。加之以恪勤,廣之以質素。太陽滿昆蟲之穴,湛露垂行葦之苕。教人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俄屬陳朝喪德,江海揚波,自絕於天,結怨於下。乃以開皇八年十月,承少昊之秋氣,動文昌之將星。下蜀漢之舟,翩翩龍躍;集幽並之騎,蕭蕭馬鳴。一葦而可以橫大江,三令而可以陵湯火。蔣山苦戰,子文之魂魄飛揚;建業大崩,叔寶之金湯不守。既遭岸上之虎,非覆水中之龍。斬伯嚭以謝陳人,禮陸機而慰吳士。
春波暫洗,污俗鹹新;秋露一零,弊化斯改?乃下制曰:今率土大同,含生遂性,內外職位,遐邇黎人,家家自脩,人人克念。使不軌不物,蕩然俱盡。此乃憂勤之心,見於動靜。故使六合之中,觀如曉日;八紘之內,若遇新晴。況復盡力於人,勵精為政。躬親以率下,因心以感物。煙火萬里,風雨四時。野有擊壤之歌,天無垂象之誡。元(闕一字)丹徼,煙燧不驚;玉檻金河,波瀾久息。天子登雲台而訪道,實垂拱而無為;公卿指日觀以推誠,願升中而每竭。可謂盡美矣,未盡善也。
然天性既猜,素無學術,意不及遠,政惟目前。是以牝雞司晨,讒人罔極。剖符罕山河之固,同盟多翦黜之悲恩不終於有功,罰每深於無罪。啓鬩牆之兆,借實沉之兵。楊素決其波,張衡注其隙。柳遠草制,房陵尚遙穆子授戈,豎牛仍在。禍非天降,釁是人謀。是以知隋運之不永矣。
君子曰:“昔陸孟知中興之微,宣帝始重儒術;李通稱漢家之命,世祖專信讖文。時好既行,其流遂廣。故子云符命,尹敏偽言,即其類也。高祖少愛不經之談,遂好迂誕之説。所以王劭順旨,袁充取容。賞溢邱山,恩深江海,豈不弊乎?又祥瑞者,聖人之應也。至若八百集於孟津,六王至於孩下,周人岐山之北,晉眾江漢之南,負樂就陳,攜手適宋,牛馬內向,羣盜外奔,宗社乂安,黎民不散,此瑞之上也。若乃連珠共軫,的礫清漢之涯;合璧齊輝,光芒黃道之上。四時不爽,百穀用成,家有孝慈,人懷禮義,此善之慶也。至如白鹿朱雁,瓊露卿雲:鳩雀異毛,草木殊狀,此並沐我皇澤,煦我帝春。聖人圓城之中,天子生成之物,豈足表太平之日,顯休明之辰?而隋主好之,意不能盡,遂令巧偽相半,何其薄哉?近石虎之有中原也。羶胡臭羯,牧馬驅羊。子女歿於淫昏,文物盡於鋒鏑。猶得厭六馬,駕四麟,燃連理之材,煮白稚之肉。若天道不惑,應降以災,由斯而談,斷可知矣。隋之眷眷,復何為哉?”
問曰:“晉克金陵,功多者屬吏;隋平建業,德俊者尤(闕一字)。豈爭名於朝,事必須此?將廉恥道盡,莫畏簡書乎!”
君子曰:“曉兵之家,因敵變化。故有功成請罪之義,君命不受之談。今者王濬乘風,賀若先戰。苟有大利,何簡細瑕?方知責兵士之污宮闈,徵軍司之隱玉帛,豈不陿乎?始知範變後入,孟側不前,郄克有詞,馮異不語。時無君子,斯焉取斯?豈與夫自伐無慚,奮髯直出,而相類乎?”
又問曰:“王者初興,必有佐命。莫不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白雲之鬱應龍,清風之集雕虎。不以夷險易志,不以遠近隔心。千載一時,其來尚矣。三代以前,緬貌無際,兩漢之後,聲名可尋。若乃庇俗匡時,體國經野,謀出心旅,政待股肱。但清濟之入濁河,波瀾莫辨;蚊虻之附驥尾,遲速罔知。既因論討之餘,願示懸衡之末。”
君子曰:“神人無功,達人無跡。張子房元機孤映,清識獨流。踐若發機,應同急箭;優遊澹泊,神交太虛,非諸人所及也。至若陳平、荀彧、賈翊、荀攸、劉煜、郭嘉、田豐、沮授、崔浩、張賓等,可謂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權合變,因敗為功,爰自秦漢,訖於周隋。蘭菊相薰,惟有此矣。如蕭何之鎮靜關中,寇恂之安輯河內,葛亮相蜀,張昭輔吳,茂宏之經理琅琊,景略之弼諧永固,劉穆之眾務必舉,揚遵彥百度惟貞,蘇綽共濟艱難,高熲同經草昧,雖功有大小,運或長短,鹹推股肱之林。悉為忠烈之士。若乃威以靜國,謀以動鄰。提鼓出師,三軍賈勇;置兵境上,千里無塵。內外兼材,惟孔明景略也。故崔浩雲:‘王猛是蔡堅之管仲,劉裕是德宗之曹瞞。’孫盛雲:‘孔明善輔小國,子產之流也。’斯言中矣。” [1] 

隋高祖論作者簡介

朱敬則(635—709)唐朝大臣,史學家。字少連,亳州永城(今河南永城)人。咸亨中,授洹水尉,後除右補闕。長安三年(703年),遷正諫大夫,兼修國史,進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張易之誣陷魏元忠,張説等,無敢言者,他獨奏魏、張等無罪,乃得不死。易之等集名儒撰《三教珠英》,繪武三思等十八人像為圖,欲引他加入,他堅決拒絕。為相期間,引薦能士,對武則天弊政直言無諱。又精通史學,除參與修唐史外,嘗採魏、晉以來君臣成敗事,著文《十代興亡論》及《五等論》等。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1240-1241頁
  • 2.    邱樹森,中國曆代人名辭典 (增訂本),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03月第1版,第3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