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隋錫忠

(電影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代電影錄音師)

鎖定
隋錫忠,1921年出生在吉林永吉,1940年畢業於吉林工科學校,著名的電影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代電影錄音師。
2003年9月24日,隋錫忠先生離世,享年82歲。 [1] 
中文名
隋錫忠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1年
逝世日期
2003年9月24日
畢業院校
吉林工科學校
出生地
吉林永吉

隋錫忠人物經歷

1942年與電影先驅呂憲昌、李光惠等一同畢業於“滿映”,並在錄音科擔任錄音助理,1945年加入東北電影公司並隨之遷往興山,參與創建了人民電影興山基地。
電影《櫻》工作照 電影《櫻》工作照
1949年東影遷回長春,於1955年正式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這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先生親歷了“滿映” ,東影,長影的歷史變遷,是新中國為數不多的第一代電影錄音師。
1962—1969年期間一直在長影擔任電影錄音師兼錄音車間主任。
1970年下農村3年,1974年,因“樣板戲”急需舞台擴聲專業人員,先生被文化部選調到中央五七藝術大學電影學校錄音系任教,擔負起為“樣板戲”培養舞台擴聲人員的重任。
《風從東方來》蘇聯拍攝工作照 《風從東方來》蘇聯拍攝工作照
1978年調入北京電影學院,擔任文革後首屆(78級)電影錄音藝術專業的籌建和教學工作,隋錫忠先生憑藉他多年從事電影錄音工作的豐富經驗和膽識,帶領師生們就地取材,自行設計施工,建成了電影學院自己的錄音棚,為培養學生在錄音教學上發揮了巨大作用。《田野》、《小院》、《結婚》、《我們正年輕》等(78級)學生作業,以及青影廠出品的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冊的影片《櫻》、《沙鷗》、《鄰居》、《湘女蕭蕭》、《青春祭》等都是在這個棚錄製完成。期間,先生還擔任《櫻》和《竹》兩部電影的錄音工作。

隋錫忠主要作品

隋錫忠先生的主要電影作品有:《光芒萬丈》、《內蒙古人民的勝利》(中國第一部少數民族電影並在國際電影節獲獎)、《六號門》(獲文化部三等獎)、《英雄司機》、《怒海輕騎》、《新局長到來之前》、《不拘小節的人》、中蘇合拍《風從東方來》等30多部故事片;蘇聯的《俄羅斯航天之父》、《天職》、羅馬尼亞的《最後冬天》、朝鮮的《空中舞台》等30多部譯製片;以及科教片50餘部。
隋錫忠先生一生從事電影和電影教育工作,在我國電影錄音界堪稱鼻祖級的技術先驅,不僅創作了很多經典電影作品,還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電影錄音師,包括為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等多個國家培養了十多名錄音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他們都是電影戰線上的主力軍,有許多學生和弟子多次榮獲金雞獎及國內外各大獎項,他們代表着中國電影錄音事業的發展和未來。
據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老師王俊之回憶:“那個時候沒有隋老師帶領我們系的課程建設,特別是藝術方面的教學工作,錄音系就不會有這麼順利的發展。隋老師不僅給學生教創作,還會幫助系裏培養老師的創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隋錫忠先生的弟子張瑞坤老師,憑藉《沙鷗》和《鴛鴦樓》先後獲得過金雞獎和金雞獎提名。
隋錫忠先生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電影人,所培養的(78級)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正是當代中國電影界最為醒目的一個創作羣體——第五代電影人。他們為中國電影的發展成就了一座又一座藝術高峯。其中,張藝謀的御用錄音師陶經如今被譽為“中國第一錄音師”,並獲得過無數國內國際大獎;現已是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主任的黃英俠教授,繼續擔負着培養下一代電影人的重任。 [1] 

隋錫忠人物評價

隋錫忠老年照 隋錫忠老年照
隋錫忠先生是一位學者型的電影藝術家,憑着對電影事業的執着和熱愛,刻苦鑽研,不斷探索,對待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為了學習和了解國外最新電影技術和電影動態而苦學日語和英語,在電影創作和教學實踐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先生把畢生精力投入到電影工作中,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世界電影家協會、中國電子協會會員。雖然已於1981年離休,但他依然堅守着他所熱愛的事業,除了講課和學術交流,還翻譯、編著出版了《電影的聲音創作與錄音工藝》、《電影剪輯基礎》、《舞台擴聲與音響藝術》、《舞台燈光使用技巧》、《家庭音響與家庭影院》等各類專業書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