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隋朝行政區劃

鎖定
隋朝行政區劃從形式上恢復到了秦朝時的結構,改為州縣二級制,宏觀上,隋朝是中國歷史上行政區劃沿革中重要但是相對不成熟的一個過渡階段
中文名
隋朝行政區劃
朝    代
隋朝
行政區
)、
官    職
刺史太守縣令

目錄

隋朝行政區劃簡介

隋朝行政區劃,在該朝短暫的歷史中仍發生兩次重大變化。隋文帝楊堅基本統一天下後,鑑於從東漢末年州、郡的區劃已經混亂不堪,故廢除天下郡置,改為州縣二級制。隋煬帝楊廣繼位後,不久將所有的州改為郡,實行郡縣二級制,從形式上恢復到了秦朝時的區劃架構。

隋朝行政區劃沿革

隋州制地名圖(liucheng1972製作) 隋州制地名圖(liucheng1972製作)
東漢末年,天下只有十三州,分轄一百多個郡。經過三國割據,南方荊、揚、益、交等州有較大發展,到西晉統一時增加到十九州。但是此後的二百多年內,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天下分裂,各地各代統治政權大量增置、僑置州郡,到隋朝取代北周前的大象二年(580年),天下已經出現了211州、508郡、1124縣,一個郡一般只轄一至三個縣,三級行政區劃的意義已經不大,許多郡的太守實際不理事,但這個額外的行政機制卻仍造成地方官僚體系龐大,增加政府與人民的負擔。南北朝後期,州、郡、縣三級行政區劃制度已混亂到了極點,郡一級形同虛設。
隋文帝面對這種局面,於開皇三年(583年)廢天下諸郡,改變了存在近六百年的州郡縣三級制。在開皇九年(589年)平定南朝的陳以後,統一了全國,隋文帝又將州縣兩級行政區劃制度推行於全國。這樣,東漢末年以來一直沿用的州、郡、縣三級行政區劃制改為州、縣兩級行政區劃制,但是實行的依然是州制。隋朝從583年至607年實行州縣制共24年。
隋郡制地名圖(liucheng1972製作) 隋郡制地名圖(liucheng1972製作)
隋煬帝登基後,並省了一部分州,隋煬帝於607年(大業三年)復改州為郡,以郡統縣,恢復秦制。實行郡縣二級制。同時,楊廣仿效漢武帝,在郡上設置司隸、刺史15員,司監察之職。許多人以為隋實行的是郡縣制,這是由於《隋書·地理志》所記的隋朝的行政區劃制是609年(大業五年)的行政區劃,當時煬帝實施的是郡縣制。實際上,煬帝實施郡縣制是從607年至618年,僅11年。所以隋朝主要實行的還是實施了24年的州縣制。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沿革史看,隋朝是處於從州制時期到道制時期的過渡階段。隋朝實際實行州縣二級制的時間略長於郡縣二級制,但是由於此後《隋書》記錄的是隋煬帝改制後的郡縣情況,隋文帝的州縣體系的很多細節因此遺失。
雖然隋朝實行的是二級制,從形式上恢復到了秦朝與西漢的架構,但是實際天下的郡數已經遠遠超過了秦時的36郡或48郡,達到了空前的190郡,隋廷無法同時高效管轄近兩百個一級行政單位,所以隋煬帝效仿漢武帝設置監察州監督各郡職務,監察州置刺史,輔官有長史、司馬等。當時隋朝有冀州、兗州、青州徐州豫州揚州、荊州、梁州及雍州等監察州。隋朝行政區劃隨着王朝滅亡後,後繼的唐朝、北宋又相繼恢復了道、路作為新一級行政區,恢復三級制。宏觀上,隋朝是中國歷史上行政區劃沿革中重要但是相對不成熟的一個過渡階段。
據《隋書·地理志序》記載,北朝的周朝末年,計有州210,郡580,縣1124;隋文帝平定南朝的陳朝後,又得南朝30州、100郡、400縣。因此,隋初共有州241,郡680,縣1524。而據《隋書·地理志》載大業五年的行政區劃,隋郡為190,縣1255。可見,比隋初剛統一全國的時候減並了很多,南北朝濫置州、郡的情況在隋朝已不復存在。

隋朝行政區劃疆域

隋朝版圖 隋朝版圖
公元581年楊堅篡北周,建立隋,自589年滅南陳後,結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608年隋進軍伊吾(今新疆哈密),後置伊吾郡。609年,隋朝大破據有今青海省及新疆東南部的吐谷渾,可汗伏允遠遁雪山,“其故地皆空,自西平臨羌城以西,且末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裏,南北二千里,皆為隋有。”於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前二郡在青海東部,後二郡在新疆東南部,郡縣設置如此之遠是前所未有的。610年海南島上俚族歸附隋朝,設朱崖、儋耳、臨振3郡。自西漢元帝時棄珠崖後,經7個半世紀,又復為中原王朝的疆土。至大業八年(612年),隋朝直轄領土已達467萬平方公里 [1]  ,一説416萬平方公里 [2] 

隋朝行政區劃官制

隋朝在各諸侯王封國置國官,有令、大農、尉、典衞常侍等。稱州時,各州置刺史,輔官有長史、司馬等。稱郡時,各郡置太守,輔官有郡丞郡尉、郡正等。州郡下有縣,各縣置縣令,輔官有縣丞、縣尉、縣正等。隋朝效仿九品官人法,在行政區劃上也按照各郡(州)縣情況劃分上上至下下九等,按照級別不同職官人數品級等都有區別,但是其具體情況記載不多。此外,雍州、京兆郡長安縣等由於政治因素比較特殊的區劃,其長官名稱、職官配置也有所區別。隋朝鑑於晉朝後的士族壟斷政治的局面,在地方官任命上試圖強制實行外地人為官、地方官常規輪換等規則。不過相對於隋唐科舉制度,這些措施對於門閥的影響要小得多。
關隴諸郡 關隴諸郡
河東諸郡 河東諸郡
河北諸郡 河北諸郡
河西諸郡 河西諸郡
河南諸郡 河南諸郡
江漢沅湘諸郡 江漢沅湘諸郡
淮南江表諸郡 淮南江表諸郡
淮南江表北部諸郡 淮南江表北部諸郡
巴漢諸郡 巴漢諸郡
岷蜀諸郡 岷蜀諸郡
嶺南諸郡 嶺南諸郡
南寧地區 南寧地區

隋朝行政區劃郡縣

隋朝行政區劃初期

隋初,實行州縣兩級制。煬帝時,改州為郡,全國190個郡,1255個縣。郡名如下
古雍州地
京兆、馮翊、扶風、安定、北地、上郡、雕陰、延安、弘化、平涼、朔方、鹽川、靈武、榆林、五原、天水、隴西、金城、抱罕、澆河、西平、武威、張掖、敦煌、鄯善、且未、西海、河源
古梁州地
漢川、西城、房陵、清化、通川、宕渠、漢陽、臨洮、宕昌、武都、同昌、河池、順政、義城、平武、汶山、普安、金山、新城、巴西、遂寧、涪陵、巴郡、巴東、蜀郡、臨邛、眉山、降山、資陽、瀘川、犍為、越巂、牂牁、黔安
古豫州地
河南、滎陽、梁郡、譙郡、濟陰、襄城、潁川、汝南、淮陽、汝陰、上洛、弘農、浙陽、南陽、清陽、淮安
古兗州地
東郡、東平、濟北、武陽、渤海
古冀州地
信都、清河、魏郡、汲郡、河內、長平、上黨、河東、絳郡、文城、臨汾 龍泉、西河、離石、雁門、馬邑、定襄、樓煩、太原、襄國、武安、趙郡、恆山、博陵、河間、涿郡、上谷、漁陽、北平、安樂、遼西
古徐州地
彭城、魯郡、琅邪、東海、下邳
古荊州地
南郡、夷陵、竟陵、沔陽、沅陵、武陵、清江、襄陽、春陵、漢東、安陸、永安、義陽、九江、江夏、澧陽、巴陵、長沙、衡山、桂陽、零陵、熙平
古揚州地
江都、鍾離、淮南、弋陽、蘄春、廬江、同安、歷陽、丹陽、宣城、毗陵、吳郡,會稽、餘杭、新安、東陽,永嘉、建安、遂安、鄱陽、臨川、廬陵 南康、宜春、豫章、南海、龍川、義安、高涼、信安、永熙、蒼梧、始安、永平、鬱林、合浦、珠崖、甯越、交趾、九真、日南、比景、海陰、林邑
 

隋朝行政區劃末期

隋文帝末年,全國有297州1348縣。至607年(隋煬帝大業三年)仿效漢制,又設郡制,分全國為九州,實行分部巡察(監察區),對郡縣進行整編和並改,以適應其政治需要。至大業四年,全國有190郡、國,1255縣。其行政區劃體制為:
583-607年初(隋文帝至煬帝初期),中央—州—縣,607年中其改州為郡,成為中央—郡—縣。
612年(隋煬帝大業八年)時,上述190郡已發展至190餘郡,郡縣的等級,根據地理位置經濟狀況、地域大小、人口多少、封位高低,由九等漸漸改為上、中、下三個等級。
607年(隋大業三年)所轄內地九州(監察區)為
郡名
治所所在地(現地名)
郡名
治所所在地(現地名)
郡名
治所所在地(現地名)
雍州刺史
計28郡146縣。地域相當於今甘肅、寧夏、夏陝西、內蒙古西部、青海、新疆南部。
京兆郡
長安縣及大興縣(今陝西西安市)
馮翊郡
馮翊縣(今陝西大荔縣)
扶風郡
雍縣(今陝西鳳翔)
北地郡
安定縣(今甘肅寧縣)
安定郡
臨涇縣(今甘肅涇川縣)
上郡
交縣(今陝西富縣)
雕陰郡
上縣(今陝西綏德)
延安郡
膚施縣(今陝西延安市城東延河東岸)
弘化郡
合水縣(今甘肅慶陽)
平涼郡
平高縣(今寧夏固原)
朔方郡
巖綠縣(今陝西靖邊縣東北白城子)
鹽川郡
五原縣(今陝西定邊縣)
靈武郡
回樂縣(領悟寧夏靈武西南)
榆林郡
榆林縣(今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黃河南岸十二連城)
五原郡
九原縣(今內蒙古五原縣西南黃河北岸)
天水郡
上邽縣(今甘肅天水市)
隴西郡
襄武縣(今甘肅隴西縣東南)
金城郡
金城縣(今甘肅蘭州市)
枹罕郡
枹罕縣(今甘肅臨夏縣西南枹罕鎮)
澆河郡
河津縣(今青海貴德縣)
西平郡
隍水縣(今青海樂都)
武威郡
姑臧縣(今甘肅武威市)
張掖郡
張掖縣(今甘肅張掖市)
敦煌郡
敦煌縣(今甘肅敦煌市西)
鄯善郡
鄯善城(今新疆差羌縣)
且末郡
且末城(今新疆且末縣附近,一説即今且末縣城)
西海郡
伏俟城(今青海共和縣西北黑馬河鎮東北)
河源郡
赤水城(今青海興海縣東南)
-
豫州刺史
計16郡57縣。地域相當於今河南、安徽北部、陝西東部
河南郡
洛陽縣(今河南洛陽東北)
滎陽郡
管城縣(今河南鄭州市)
梁郡
宋城縣(今河南商丘)
譙郡
譙縣(今安徽亳州)
濟陰郡
濟陰縣(今山東曹縣西北)
汝南郡
汝陽縣(今河南汝南縣)
上洛郡
上洛縣(今陝西商州)
襄城郡
承休縣(今河南汝州市東)
潁川郡
長社縣(今河南許昌市)
南陽郡
穰縣(今河南鄧州)
弘農郡
弘農縣(今河南靈寶縣)
淅陽郡
南鄉縣(今河南淅川縣南)
淯陽郡
武川縣(今河南南召縣東雲陽鎮)
淮安郡
比陽縣(今河南泌陽)
-
冀州刺史
計31郡221縣。地域相當於今山西、河北、京津地區、山東西北部、內蒙古中部、遼寧西南部
信都郡
長樂縣(今河北冀縣)
清河郡
清河縣(今河北清河西城關)
魏郡
安陽縣(今河南安陽市)
汲郡
衞縣(今河南浚縣西南衞賢)
上黨郡
上黨縣(今山西長治市)
河東郡
河東縣(今山西永濟西南江蒲州鎮)
河內郡
河內縣(今河南沁陽市)
長平郡
丹川縣(今山西晉城市)
臨汾郡
臨汾縣(今山西臨汾市)
龍泉郡
治隰川縣(今山西隰縣)
西河郡
隰城縣(今山西汾陽縣)
文城郡
吉昌縣(今山西吉縣)
絳郡
正平縣(今山西新絳縣)
涿郡
薊縣(今北京市城西南)
離石郡
離石縣(今山西呂梁市離石區)
雁門郡
雁門縣(今山西代縣)
馬邑郡
善陽縣(今山西朔州市)
定襄郡
大利縣(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城西北)
恆山郡
真定縣(今河北正定縣)
博陵郡
鮮虞縣(今河北定州市)
河間郡
河間縣(今河北河間市)
上谷郡
易縣(今河北易縣)
趙郡
平棘縣(今河北趙縣)
武安郡
永年縣(今河北永年縣)
樓煩郡
靜樂縣(今山西靜樂縣)
太原郡
太原縣(今山西太原市南)
襄國郡
龍岡縣(今河北邢台市)
北平郡
盧龍縣(今河北盧龍縣)
安樂郡
燕樂縣(今北京密雲縣北半城子)
漁陽郡
無終縣(今天津市薊縣)
遼西郡
遼西縣(今遼寧義縣東南),後移治柳城縣(今遼寧朝陽市)
-
兗州刺史
計6郡57縣。地域相當於今山東西北部、河北東南部
東郡
白馬縣(今河南滑縣東南舊滑縣)
東平郡
鄆城縣(今山西鄆城東張營)
濟北郡
盧縣(今山東東阿縣西北)
武陽郡
貴鄉縣(今河北大名縣東北)
渤海郡
陽信縣(今山東陽信縣西南)
平原郡
安德縣(今山東陵縣)
青州刺史
計4郡36縣。地域相當於今山東東北部
北海郡
益都縣(今山東青州市)
齊郡
歷城縣(今山東濟南市)
東萊郡
掖縣(今山東萊州市)
高密郡
諸城縣(今山東諸城市)
-
徐州刺史
計5郡40縣。地域相當於今山東東南部、江蘇北部
彭城郡
彭城縣(今江蘇徐州市)
琅邪郡
臨沂縣(今山東臨沂市)
東海郡
朐山縣(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
下邳郡
宿豫縣(今江蘇宿遷東南之泗陽)
-
揚州刺史
計44郡269縣。地域相當於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上海、安徽、江蘇南部和江西、湖北部分地區
江都郡
江都縣(今江蘇揚州市)
鍾離郡
鍾離縣(今安徽鳳陽臨淮關)
淮南郡
壽春縣(今安徽壽縣)
弋陽郡
光山縣(今河南光山縣)
蘄春郡
蘄春縣(今湖北蘄春縣)
廬江郡
合肥縣(今安徽合肥市)
同安郡
懷寧縣(今安徽懷寧縣)
歷陽郡
歷陽縣(今安徽和縣)
丹陽郡
江寧縣(今江蘇南京市)
宣城郡
宣城縣(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區)
毗陵郡
晉陵縣(今江蘇常州市)
吳郡
吳縣(今江蘇蘇州市)
會稽郡
會稽縣(今浙江紹興市)
餘杭郡
錢唐縣(今浙江杭州市)
新安郡
休寧縣(今安徽休寧縣)
東陽郡
金華縣(今浙江金華市)
永嘉郡
括蒼縣(今浙江麗水市)
建安郡
閩縣(今福建福州市)
遂安郡
雉山縣(今浙江淳安縣馱花塢附近)
鄱陽郡
鄱陽縣(今江西波陽縣)
臨川郡
臨川縣(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
廬陵郡
廬陵縣(今江西吉水縣)
南康郡
贛縣(今江西贛州市西南)
宜春郡
宜春縣(江西宜春市)
豫章郡
豫章縣(今江西南昌市)
南海郡
南海縣(今廣東廣州市)
龍川郡
歸善縣(今廣東惠州市)
義安郡
海陽縣(今廣東潮州市)
高涼郡
高涼縣(今廣東陽江市西)
信安郡
高要縣(今廣東肇慶市)
永熙郡
瀧水縣(今廣東羅定市)
蒼梧郡
封川(今廣東封開縣)
始安郡
始安縣(今廣西桂林市)
永平郡
永平縣(今廣西藤縣)
鬱林郡
鬱林縣(今廣西貴縣東津)
合浦郡
合浦縣(今廣西合浦縣沙河東北)
珠崖郡
舍城縣(今海南海口市瓊山區)
甯越郡
欽江縣(今廣西欽州市北久隆西)
交趾郡
交趾縣(今越南河內市)
九真郡
九真縣(今越南清化)
日南郡
治所在九德縣(今越南榮市)
比景郡
比景縣(今越南廣平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
海陰郡
新容縣(今越南承天省廣田縣東香江與浦江合流處)
林邑郡
象浦縣(今越南廣南省維川縣南茶橋)
-
荊州刺史
計22郡122縣。地域相當於今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廣西、廣東、貴州等各一部分
南郡
江陵縣(今湖北江陵縣)
夷陵郡
夷陵縣(今湖北宜昌市西平善壩)
竟陵郡
長壽縣(今湖北鍾祥市)
沔陽郡
沔陽縣(今湖北仙桃市沔城鎮)
沅陵郡
沅陵縣(今湖南沅陵縣)
武陵郡
臨沅縣(今湖南常德市西)
清江郡
鹽水縣(今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招徠河)
襄陽郡
襄陽縣(今湖北襄樊市)
春陵郡
棗陽縣(今湖北棗陽市)
漢東郡
隋縣(今湖北隨州市)
安陸郡
安陸縣(今湖北安陸市)
永安郡
黃岡縣(今湖北武漢市新州區)
義陽郡
義陽縣(今河南信陽市)
九江郡
湓城縣(今江西九江市)
江夏郡
江夏縣(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區)
澧陽郡
澧陽縣(今湖南津市市新洲鎮)
巴陵郡
巴陵縣(今湖南嶽陽市)
長沙郡
長沙縣(今湖南長沙市)
衡山郡
衡陽縣(今湖南衡陽市)
桂陽郡
郴縣(今湖南郴州市)
零陵郡
零陵縣(今湖南永州市)
熙平郡
桂陽縣(今廣東連州市)
-
梁州刺史
計34郡222縣。地域相當於今四川、貴州、湖北一部分,陝西、甘肅南部。
西城郡
金川縣(今陝西安康市)
房陵郡
光遷縣(今湖北房縣)
清化郡
化成縣(今四川巴中市)
通川郡
通川縣(今四川達縣)
宕渠郡
流江縣(今四川渠縣)
漢陽郡
上祿縣(今甘肅禮縣雷王鄉)
臨洮郡
臨潭縣(今甘肅臨潭縣)
宕昌郡
良恭縣(今甘肅宕昌縣)
武都郡
將利縣(今甘肅武都縣東南白龍江北岸)
同昌郡
同昌縣(今重慶南岸區南坪)
河池郡
梁泉縣(今陝西鳳縣)
順政郡
順政縣(今陝西略陽縣)
義城郡
綿谷縣(今四川廣元市)
平武郡
江油縣(今四川平武縣南壩)
汶山郡
汶山郡(今四川汶川縣)
普安郡
普安縣(今四川劍閣縣)
金山郡
巴西縣(今四川綿陽市)
新城郡
郪縣(今四川三台縣)
巴西郡
閬內縣(今四川閬中市)
遂寧郡
方義縣(今四川遂寧市)
涪陵郡
石鏡縣(今重慶合川區)
巴郡
巴縣(今重慶市區)
巴東郡
人復縣(今重慶奉節縣)
蜀郡
成都縣(今四川成都市)
臨邛郡
嚴道縣(今四川雅安市)
眉山郡
龍游縣(今四川樂山市)
隆山郡
仁壽縣(今四川仁壽縣)
資陽郡
盤石縣(今四川資中縣)
瀘川郡
瀘川縣(今四川瀘州市)
犍為郡
僰道縣(今四川宜賓市)
越巂郡
越巂縣(今四川西昌市)
牂柯郡
牂柯縣(今貴州甕安縣東北部)
黔安郡
彭水縣(今重慶彭水縣)治所在
漢川郡
南鄭縣(今陝西南鄭縣)
-
參考資料
  • 1.    注:出自邊城玫女的《中國曆代疆域面積考》
  • 2.    宋巖.《中國歷史上幾個朝代的疆域面積估算》:中國社會科學院,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