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隋唐大運河

(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鎖定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後代通過浙東運河延伸至會稽(今紹興)、寧波,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鑿了連接江淮的邗溝。此後歷代都有運河工程,其中隋朝的工程最為浩大。大業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煬帝動用百萬百姓,疏浚貫通之前王朝開鑿留下的河道,修成了隋唐大運河。這次連通的大運河首次使南北貫通,溝通五大水系,“運漕商旅,往來不絕”,“自是天下利於轉輸”。 [77]  此後,唐、北宋長期開鑿、疏浚、整修隋唐大運河,使得隋唐大運河可以繼續使用。南宋及元朝建立後,隨着政治中心北遷與京杭大運河的開鑿,運河中的永濟渠通濟渠逐漸失修而湮廢。 [66-67] 
隋唐大運河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華北平原和東南沿海地區,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在中國隋朝及以後朝代的南北交通上發揮了重大作用,為溝通南北經濟、文化聯繫作出了巨大貢獻。 [78] 
2014年,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在內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76] 
中文名
隋唐大運河
外文名
Grand Canal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
地理位置
華北、華中、華東
流經地區
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
主要支流
循汴水
汜水
主要支流
洛河
谷水
河    長
2700 km
中    心
洛陽(今洛陽)
南    抵
餘杭(今杭州)
北    至
涿郡(今北京)
交匯河流
黃河海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隋唐大運河背景

隋唐大運河文化交流

黃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搖籃,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它的中下游中原地區是古代經濟、文化、科學最發達、最昌明的區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為活躍的所在。黃河自西向東的流向,便於東西橫向聯繫,而不便於南北縱向的聯繫,縱向經濟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響,黃河以北不乏富饒之地,黃河以南的東南沿海更是物產豐富之地,但長期得不到開發,這種地理上的缺陷,造成了中國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古代中國人明智地覺察到這個問題,從而產生開鑿南北縱向的人工河的願望。

隋唐大運河軍事需求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封建統治者為鞏固政權,戰事頻繁,征伐不斷,為保證軍事行動所需之大量糧草的運輸,在水運上佔有主導地位的年代,溝通南北水運,開鑿運河無疑對軍事行動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見,大運河的開鑿,主要是為了當政者便於鞏固和發展自己的政權,而軍事行動和經濟開拓則是最直接的目的。同時,也有着追隨帝都的屬性。

隋唐大運河修建基礎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築人工運河、灌溉農田和進行運輸的歷史。這些人工運河與天然河流連接起來可以由河道通達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這四通八達的水道為後世開隋唐大運河奠定了基礎。 [1] 
  • 早期開鑿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調集民工開鑿邗溝。因途經邗城,故得名“邗溝”。吳邗溝自今揚州市東南邊的古邗城之下起,城下掘深溝,引長江水北流,運河向北穿行於武廣湖(今武安湖)和陸陽湖(今洋湖)之間,東北入博芝湖,繼而入射陽湖,最後由射陽湖入今淮安東北五里的北神堰合淮水。全長約400裏。 [2]  [3-4]  邗溝溝通了長江、淮河兩大河流,成為隋唐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邗溝的開鑿,是有史記載的大運河最早開鑿的河段,被認為是大運河的開端。揚州、淮安兩座歷史文化名城因邗溝的開鑿而誕生。邗溝此後一直是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仍為水運要道。吳開邗溝之後,還在更北的地方開鑿了商(宋)魯之間的黃溝運河,溝通了泗水與濟水 [2]  [5] 
秦朝建立後,秦始皇在湘桂之間開鑿靈渠,以通漕運。在四川有李冰開鑿離堆(碓),關中鄭國鄭國渠,既可以灌溉農田,又可以供漕運,“皆可行舟”。 [6] 
漢朝開鑿了漕渠,由長安引渭水入渠,沿南山山腳,一直通到黃河。班固的《西都賦》説槽渠“泛舟山東,控引淮、湖,與海通波”。漢朝王景治理汴渠,“十里一水門,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東漢開鑿了陽渠,漕舟可由汴入河,由河溯陽渠入洛陽建春門以輸常滿倉。東漢順帝時期,陳敏修理邗溝,另開新道,由江都經樊良湖改道津湖,再由津湖直接由末口入淮,避免了射陽湖的風濤之險,給漕運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漢朝還經常維護靈渠。 [6-9] 
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會稽郡太守馬臻納山會平原三十六源之水,興建了鑑湖。鑑湖初創至晉代,山會地區主航線即為鑑湖,至晉後至唐,西線(山陰縣)的航線漸為西興運河所取代,而東線(會稽縣)鑑湖仍為主航線並延承至現代。
  • 魏晉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開鑿了一些地方性運河。東漢末年,曹操先後開鑿了白溝平虜渠泉州渠新河和漕渠等。白溝開鑿於東漢建安九年(204年),在淇水入黃河處下大枋木使成堰,遏淇水入春秋戰國時期的黃河古道以成渠,以淇水、蕩水洹水為上源,利用縱貫河北平原的清河故道至今青縣附近,注入滹沱河。平虜渠開鑿於建安十一年(206年),從今青縣東北引滹沱河水北入泒水。泉州渠也開鑿於建安十一年,南起泉州縣(今天津市武清西南),上承潞河,下入鮑丘水,還從溝河口向東鑿渠入濡水,稱為新河。 [10]  利漕渠開鑿於建安十八年(213年),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東至今大名西北,注入白溝,藉以溝通和四方的漕運,故名利漕渠。白溝、平虜渠、泉州渠、新河和利漕渠的開鑿,完成了貫通河北平原的運河網工程。 [11] 
曹丕代漢建魏以後,遷都洛陽,曹魏對於運河的設施,主要是修通汴渠、開鑿賈侯渠、討虜渠和廣漕渠等項運河工程。 [11]  曹操曾疏浚過汴渠上游到睢陽一段,稱為睢陽渠。正始二年(241年),曹魏又重新整理汴渠,這次是自上游到下游全程整修,使之可以通舟楫。 [11-12] 
賈侯渠系魏賈逵所開。 [13]  故道在今河南淮陽西北,後與其他水道“交錯畛陌”。黃初六年(225年),開通討虜渠,據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説,其故道在郾城縣東。廣槽渠系齊王正始二年(241年)所開鑿,通過陳、蔡之間,故道在蒗蕩渠的下游。 [14] 
孫權在南方開鑿運河,西連淮水,東接雲陽,號破岡瀆,這條運河是溝通今南京以東的水運網。 [15] 
桓公瀆又稱桓公溝,為東晉桓温時開鑿的。 [16]  這條運河從鉅野澤北出濟水,在今濟南長清縣西與河水相通,故桓温能由濟水入黃河。東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又繼續疏浚桓公瀆。 [15] 
楊口運河是杜預荊州刺史時開鑿的。這條運河由楊水入漢水之處起,直達江陵,通入長江,更由江陵通到洞庭湖中。 [17]  這條運河開鑿以後,使江陵在交通上的形勢更加重要。從江陵溯江而上,可到巴蜀;沿江而下,可達建業;還可以由洞庭湖溯湘水沿灕水到番禺。 [15] 

隋唐大運河歷史沿革

隋唐大運河南北貫通

開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利用漢朝開鑿留下的槽渠,命令宇文愷率水工開廣通渠(又稱富民渠、永濟渠),在渭水之南,傍南山而東,到潼關銜接黃河。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下令開山陽瀆 [19-20] 
隋煬帝即位後,開始大規模整修隋朝大運河,其工程分為四個部分: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運河 [21] 
隋唐大運河示意圖
隋唐大運河示意圖(4張)
邗溝溝通了長江、淮河兩大河流,成為隋唐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隋煬帝於大業元年(605年)徵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 [6]  邗溝上接通濟渠,下接江南運河。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所開的邗溝,所利用的不是吳國邗溝,而是利用的東漢陳登所開鑿的邗溝直道。 [20]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徵發“河南、淮北諸郡民前後百餘萬”開通濟渠。隋朝通濟渠是將汴渠、陽渠疏浚而成的。汴渠(蒗宕渠)是通濟渠的主要渠身。通濟渠自洛陽西苑引谷、洛二水繞道今洛陽城南及城東,經偃師縣和鞏縣之洛口而入於黃河。通濟渠的上段是疏浚東漢所開鑿的陽渠故道而通到黃河的,然後再沿黃河的自然河道至板渚引黃河水入汴渠而達於淮。 [21]  [22-24] 
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永濟渠也是利用之前王朝開鑿留下的運河河道與自然水道疏浚而成的。自今河南武涉至汲縣一段,用沁水、清水(即衞河)疏浚而成;自汲縣至館陶一段,基本上是利用曹操遏淇水入黃河古道白溝而成;在館陶與滄州一段,是部分地利用了漢代屯氏河和西漢大河故瀆而成;滄州至涿郡,又部分地利用漳水,至獨流口則與漳水別而另闢新道,與漯水相接,經漯水到達涿郡。 [25]  隋朝末年,永濟渠引沁水會清水一段的渠道已經淤塞。 [27] 
隋唐大運河河南段 隋唐大運河河南段
大業六年(610年),隋煬帝下令開江南運河(即江南河),從京口(今江蘇鎮江)至餘杭(今浙江杭州),全長八百餘里,廣十餘丈。 [26-27] 
隋朝連通的大運河,首次將南北貫通,溝通五大水系,“運漕商旅,往來不絕”,“自是天下利於轉輸”。 [77] 

隋唐大運河唐代修整

隋唐大運河遺址文物 隋唐大運河遺址文物
唐朝對隋唐大運河進行了艱苦不懈的疏浚、修整和開鑿。主要工程是:四疏汴渠,五浚山陽瀆(邗溝),三治江南運河,二鑿丹灞水道,三治褒斜道,疏浚嘉陵江故水道,治理靈渠,黃河汾水道(這裏所舉的疏浚整治次數只是個約數,實際上運河時通時塞,疏浚整治工作是經常進行的 [28]  )。唐王朝對漕運水道的開鑿、疏浚和征斂是盡了極大的努力,通過長期的修鑿和治理,是漕運的幹流和支流都得以通行流暢,出現了興旺發達的漕運事業。 [29] 
汴渠又稱汴水、通濟渠,是連接黃河和淮河之間的中原渠道, [30]  由於該渠首連接黃河,河水所含泥沙量較大,最容易淤塞。 唐朝初年,每年初春就要“塞長茭,決沮淤”,疏通堰口,修理渠道。 [31]  否則,堰口阻塞,黃河水不能引進入渠道,漕運就會中斷。開元二年(714年),唐朝疏浚汴渠的梁公堰,“公私深以為利”。 [32-33]  開元十五年,堰口再次塞阻,“行舟不通”,唐玄宗命令疏決開就河口,“安及遂發河南府懷、鄭、汴、滑、衞三萬人,疏決開舊河口,旬日而畢。” [34]  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唐朝新開廣濟渠。 [35] 
安史之亂後,汴渠的疏浚中斷了八年,致使“澤滅水,岸石崩,役夫需於沙,津吏旋於濘,千里洄上,罔水舟行”,航行極其艱難,載重糧船更無法通行。唐朝劉晏仔細勘察河道,到處訪問羣眾,調查研究,然後疏浚汴渠,恢復了汴渠的運輸能力。 [35]  [36-37] 
山陽瀆亦稱邗溝,自山陽起至揚子入於長江。由於陸地下沉和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長江三角洲向外推移,使長江江面逐漸變窄和揚子以南長江之間的河渠最容易被泥沙隔斷。 [38]  導致唐初揚子以南已不能行船,槽船不得不繞道瓜步(今江蘇儀徵縣東),溯舊官河始能進入揚子斗門。不但迂迴,而且“多為風濤所損”。自唐玄宗開始,唐初五次修浚山陽瀆(邗溝)。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唐朝從今揚子橋到瓜洲鎮之間開鑿新河,《新唐書 志第三十一》《唐會要.卷八十七.漕運》記載刺史齊浣開鑿伊婁河二十五里,“渡揚子”,“無風水災,又減租腳錢”,“歲利百億”“歲收利百億。又立伊婁埭”。 [39-40]  從此開始這段新河一直是長江北岸的重要運口,既保證了行船的安全,又節省了時間和運費。唐朝大詩人李白在《題瓜州新河餞族叔舍人賁》 中説唐朝齊浣“齊公鑿新河,萬古流不絕。豐功利生人,天地同朽滅”。
唐德宗時唐朝再次修浚山陽瀆,當時,揚州官渡填淤,漕輓湮塞,784年,唐朝揚州長史杜亞“治漕渠,引湖陂,築防庸,入之渠中,以通大舟,夾堤高卬,田因得溉灌。疏啓道衢,徹壅通堙,人皆悦賴”,溝通了江北漕路。 [41]  又於788年“自江都西循蜀岡之右,引陂趨城隅以通漕,溉夾陂田”,並於渠口修“愛敬陂水門”以節水勢,改變了高郵湖附近“漕渠庳下,不能居水”的現象。 [42-43] 
唐憲宗元和年間,李吉甫在高郵湖築平津堰,調節運河水位,還灌溉田數千傾,又免去百姓欠的租税數百萬,還修築富人、固本二塘,不僅保證了山陽瀆水利的充足,還增灌溉萬頃之田。 [44-45]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王播發現揚州的運河水淺,舟船滯阻難行,王播便奏請開鑿了一段19里長的運河,使舟船容易航行,這樣漕運便不再滯阻。 [46-47] 
太極元年(712年),唐睿宗為了改善漕運,命魏景清引淮水至黃土岡,以直通揚州,稱為直河。 [48-49] 
唐代宗永泰(765年-766年)年間和大曆(766年-779年)年間浚治練湖。因為運河自常州到丹陽之間,其中陵口以西至七里橋一段是江南運河水位最淺、航道又狹的地段,涸水季節只有四尺,只能通行小船。這段運河的水源古代靠練湖湖水,所以唐代宗時加以浚治,導湖入漕河。 [50] 
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常州刺史孟簡開鑿孟瀆,引長江水南注通槽,又開泰伯瀆,東連蠡湖,以濟漕運。 [28]  [51]  隋文帝所開的廣通渠(又稱富民渠、永濟渠)、唐玄宗所開槽渠、唐文宗所開的興成渠,實際上都是對漢代槽渠的疏浚和重開,除渠首有變化外,渠線和尾閭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 [18]  隋文帝利用漢朝開鑿留下的槽渠所看的廣通渠,其轉運之利並不長久,其在唐初已不便使用,故永豐倉的糧須用牛車運往長安。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唐朝陝州刺史兼水陸運使韋堅在渭水之南開鑿了一條與渭水平行的槽渠,這條槽渠西起禁苑(在長安宮城北)之西,引渭水東流,東至永豐倉附近與渭水匯合,又在長安望春樓下鑿廣運潭,以通漕舟。這樣,永豐倉和三門倉的物資都可以用船一直運往長安。關中運道大為改進,漕運物資,特別是糧食激劇增加。 [52-53]  後來,這條渠道因受灞、滻二水盛夏暴漲的衝擊,唐代宗以後漸不通船。唐文宗太和(827年-835年)初年,唐朝咸陽令韓遼又自咸陽到潼關間,鑿興成渠300裏,渠成後,關中運糧“無車挽之勞”。 [18]  [54] 
唐朝對於永濟渠一線,也致力很多。貞觀十七年(643年),為增加永濟渠水源,唐朝在引淇水入渠處築石堰。由於滄州(清池縣)一帶地勢低窪,為防止永濟渠決口,先後於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開元十六年(公元728 年)在滄州西55裏築“有永濟渠二”、縣南30裏築“有永濟北堤”。 [55]  另外,永徽(公元650年-655年)時,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帶)刺史李靈龜在魏州開永濟渠入於新市,開鑿出一條支渠,百姓利之。 [56]  開元(公元713年-741年)時,魏州刺史盧暉也鑿出另一條永濟渠,名“西渠”,自石灰窠引流至(貴鄉)城西注魏橋,以通江、淮之貨。 [57]  此外,在經城(今河北威縣)的張甲河,南宮(今河北南宮)的通利渠,堂陽(今河北新河)的堂陽渠,昭慶(今河北隆平)的灃水渠,清池(今河北滄縣)的清池渠、無棣河和陽通河,無棣(今山東無棣縣)的無棣溝,平昌(今山東德平縣)的新河,河間(今河北河間)的長豐渠,漁陽(今河北薊州區)的平盧渠等,這些渠道直接間接都與永濟渠連貫,豐富了永濟渠的水源,有利於漕運事業。 [55] 
唐朝不僅對南北大運河進行開鑿、疏浚和整理,還對灞水道、褒斜道、嘉陵江故道水道、靈渠和河汾水道也都進行過疏鑿和修浚的整治工程。 [58] 
唐中宗採納崔湜的建言“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鑱山出石門,抵北藍田,可通挽道”,“開大昌關,役徒數萬”,鑿石劈山,開鑿出了一條連接丹灞二水的挽道,江淮物資可通過此係統水道運往長安。後來這條挽道“為夏潦奔豗,數摧壓不通”。第二次開鑿在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商州刺史李西華在崔湜開鑿的基礎上,增廣商山道,“又別開偏道。以避水潦。從商州西至藍田。東抵內鄉。七百餘里……修橋道……人不留滯。行者為便”。 [58-60] 
褒斜道通達富饒資源的蜀漢地區,又可通過江漢與江淮地區相連接。唐朝曾經三治褒斜道。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開斜谷道水路,運米以至京師。 [61]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唐德宗命万俟著開金商運道,通過褒斜道漕轉粟帛。唐宣宗大中年(847年-859年)中,興元節度使封敖、鄭涯等又加以修治,行人説通行方便。 [58] 
嘉陵江故水道自古以來就是連接關中和巴蜀地區的通道。元和年間,唐朝山南節度使疏浚嘉陵江三百里,焚燒巨石,弄碎巨石,開通漕運來為成州的士兵運送給養。 [58] 
唐朝多次治理靈渠。唐朝寶曆初年,李渤疏浚靈渠,“立斗門十八以通漕”,並且從此開始多次整修、疏浚靈渠(“自是累加修浚”),“鄣泄有宜,舟楫利焉”。唐朝李渤在靈渠所立的斗門是船閘的先導,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措施。鹹通九年(868年),唐朝魚孟威再次修靈渠,“以石為鏵堤,亙四十里,植大木為斗門,至十八重,乃通巨舟”。 [58]  [62-64] 

隋唐大運河逐漸廢棄

隋唐大運河很容易湮塞,甚至湮塞的與岸平齊。唐、後周、北宋要經常開鑿、疏浚、整修,才能令隋唐大運河能繼續使用。到南宋,因缺乏及時的開鑿、疏浚,導致大運河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 [65] 
南宋時,通濟渠河道湮塞,至今已經無運河遺蹟可尋。原因有二:一、南宋時,北方淪陷,南宋統治者為了防金兵南下,破壞了運河上的各種設施,務使金船不能南下。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在陽武決口,洪水南下,奪泗入淮,奪淮入海,金統治者聽任黃河氾濫,以貽禍南宋。於是淮水流域一帶,遂常鬧水災。淮河改由運河南流入長江。通濟渠逐漸淤塞為陸。 二 、元朝定都北京,開始開鑿京杭大運河,又開闢了海運,導致通濟渠逐漸失去了它的重要性。《宿州志》説:通濟渠,(宋)“南渡後漸湮,元泰定初,黃河行故汴渠,仍于徐州合泗水至清口入淮,而泗州之汴口遂廢,汴水湮塞,埇橋亦廢”。 即國都改建北京與京杭大運河的開鑿,使通濟渠逐漸失修而湮廢。 [66-67] 
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初期漕運路線,是由江淮溯黃河向西北至封丘(開封北)縣中礫鎮,轉陸運180裏至新鄉入衞河,水運經天津至今通縣,再陸運至大都。這條運輸路線不僅繞道過遠,且要水陸轉運。至元十九年(1282年)動工開挖濟州河,自今淮安引洸、汶、泗水為源,向北開河150裏接濟水(相當於後來的大清河位置,1855年黃河奪大清河入海)。濟州河開通後,漕船可由江淮溯黃河、泗水和濟州河直達安山下濟水。汴渠的河身淤塞,河牀高過地面。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
從元朝開始,國都變遷到北京,國家政治中心轉移,元朝忽必烈下令開鑿了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開鑿了元朝京杭大運河,直通南北,運河從此由江蘇淮安經宿遷、徐州直上山東抵達北京。至此,誕生了現今意義上的京杭大運河。從濟水向北至天津的路線有二,一是由濟水入海,經渤海灣至天津;一是由東阿旱站(東平北)向北陸運200裏至臨清入今衞河。沿前一路線,漕船常遭海濤風浪之險,沿後一路線每遇夏秋霖潦,糧車跋涉艱難。於是在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自濟州河向北經壽張,聊城至臨清開會通河,長250裏,接通衞河。因為會通河位於海河和淮河之間的分水脊上,所以在會通河上修建了插板門船閘26座,並在淮安設水櫃,南北分流,以調節航運用水,控制運河水位。會通河建成後,漕船可由濟州河、會通河、衞河,再溯白河至通縣。至元二十八年至至元三十年(1291年至1293年),元朝從今通縣到大都開通惠河,建閘20座。從此,漕船可由通縣入通惠河,直達今北京城內的積水潭。至此,今天的大運河的路線走向才告初步形成。大運河建成後,元朝專設都漕司正、副二使,總管運河和漕運事宜。

隋唐大運河文化遺產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進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大運河是世界建造時間最早、使用最久、空間跨度最大的人工運河,是中華民族留給世界的寶貴遺產。 [68-69] 

隋唐大運河主要功能

隋唐大運河的主要功能是漕運。隋唐時期,國家糧倉設在洛陽,江南等地的漕糧大量運來,運河上終日“漕船往來,千里不絕”。到武則天稱帝時,洛陽城中的北市一帶已是“天下舟船所集,常萬餘艘”,河道擁堵太過嚴重。因此,在長安元年(701年),武則天下令“引漕渠,開新潭,以置諸州租船”。 [70] 

隋唐大運河作用意義

隋唐大運河博物館
隋唐大運河博物館(2張)
第一、加強了中國南北的溝通。在古代,水運通常是比陸路靠馬、牛車運輸方式便宜的。坐船過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輜重,往往比走旱路要便宜。大運河把南北用水道連起來,組成水網,把幾大自然水系(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錢塘江)變成一個大水系。
第二、促進沿河城市的繁榮。唐、北宋的頻繁開鑿、疏浚、整修使大運河在較長的時期保持暢通,經過唐宋的長期發展,大運河沿線的城鎮藉助大運河的便利條件,發展的更加興旺。大運河促進了沿線城市揚州、杭州、西安、洛陽、開封的發展。

隋唐大運河遺蹟考古

隋唐大運河河南洛陽

漢魏洛陽故城南宮:位於洛河北岸的今偃師龍虎灘附近,早在東漢以前就存在。初為成周城;秦封治於呂不韋,呂精心經營,雄偉壯觀;西漢劉邦經過洛陽時沿用;東漢時正式作為皇宮。是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五朝都會的核心。
現存故道:隋唐大運河自南宋偏安一隅定都江浙後,宋、金劃淮而治,運河久廢不用,逐漸埋入地下。現殘存有水運河故道在泗縣境內,西從唐河,東至水口魏,全長約28公里,汴河上口寬30~50米,深6~8米,坡度1 2,水深1.5~2米(枯水季節),新淤泥深度約1~2米。雖不通舟楫,也有灌溉之利。城西至唐河段因興修水利疏浚清理時統一標準:河口寬30米,深6米,坡比1 2,故造成河道口寬比原來少10米(中國通史記載:廣40步)。 [71] 
洛陽天津橋:天津橋是隋唐大運河洛河洛陽段的重要附屬遺存,位於隋唐洛陽城皇城以南、應天門至定鼎門的連線上,是隋唐洛陽城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城市格局的重要地標。天津橋前後延續600餘年,遺址位於今洛陽橋西約400米的河牀內。
天津曉月:天津曉月亦為洛陽八景之一。天津橋初建於隋大業三年,原是一座浮橋,隋末被毀。唐玄宗時建造為石橋,又稱洛陽橋。北與皇城南門端門相應,南與定鼎門大街相接,橋上原有四角亭、欄杆、表柱,清雅幽靜的意境使“天津曉月”成為著名景觀。可惜自宋以後,戰火連綿,建築物大多被毀,天津橋亦未倖免。民國年間在附近建一碑亭,佇立於洛河中央,其西今又建兩座大橋。
堰洛通漕:2014年藉由古沉船發掘而擴展開的洛陽漕運水系考古勘探,發現橫亙漢魏洛陽城與偃師商城一線、位於夏代二里頭遺址正北的洛陽溝,興修時間竟然遠推至夏商時期——它是已知洛陽乃至國內最早為都城服務的大型水利工程,在世界上也很可能是最早的。此後至隋唐之間,興修水利工程和漕渠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在漢代,洛陽的漕運“小氣候”已經相當發達,能夠“東通河濟,南引江淮”。這次全面調查,除了洛陽溝的勘探,還摸清了谷水、洛水等河流與漕渠的走向,確定了漢魏時期千金堨、堰洛通漕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遺址的位置,也是很大的突破。2014年,考古人員在洛河以北首陽山一帶,勘探了一段約3公里長的洛陽溝,其在地下三四米深處,溝深十多米、寬七八十米,人工修築的痕跡明顯,南岸還有人工抬高的痕跡。南岸上有早於商代的三層人工堆積的花土,總厚1.55米。它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水往南溢,是應對邙山山洪的排洪溝。2014年,考古人員循着文獻中的線索,在如今洛河南堤南側的佃莊和河頭一線東側找到了堰洛通漕遺址,堤堰東西長530米左右,南北寬420米,堰西為引洛渠,堤北為排洪渠,洛河水大時可以往東泄洪。這一工程建成後,洛河故道因為缺水後來斷流,洛河與陽渠也合而為一。 [72] 
清汴工程:北宋時期,洛陽為西京。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為解決汴河引黃河水所引起的淤積問題,進行了清汴工程。開渠50裏,直接引伊洛河入汴河,不再與黃河相連。但這僅是一個歷史階段,伊洛河直接入黃河仍是歷史主流。
含嘉倉:位於洛河中下游的隋唐洛陽城,是唐朝時期國家大型皇家糧倉,是用作盛納京都以東州縣所交租米的皇家糧倉。含嘉倉雖然修建於隋朝,但是卻是從唐朝開始大規模存糧、開始成為國家的大型糧倉的。 [73]  東西寬612米,南北長71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1971年,國家有關部門開始對含嘉倉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現已在倉城內探出密集且有秩序的排列着287座地下糧窖。史載,唐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含嘉倉儲糧總量達到580萬石,是全國著名的大型官倉。含嘉倉城設有管理機構,且有駐軍守護倉城。1972年再次發掘時,發現在一座倉儲內,保存着大約50萬斤已炭化的小米,顆粒清晰可辯。
根據遺址中出土的銘磚顯示:糧入窖時,要將儲糧的時間、數量、品種、來源、倉窖位置及授領糧食的官員姓名,都要刻於銘磚上,放置於窖中。而銘磚所記大都是唐高宗、武則天和唐玄宗時期,有調露、天授、長壽和開元等帝號。儲存的糧食品種,有糙米、粟、小豆等。其來源,有越州、蘇州、徐州、楚州、潤州(鎮江),滁州、隋州(邢台)、冀州(河北冀縣)、德州、濮州(山東濮縣)、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如此的地域範圍,如此的超大規模,可稱為中國古代最大的糧倉之一。而倉糧皆通過大運河運來,難怪大運河別稱“運糧河”。

隋唐大運河河南鄭州

通濟渠滎陽故城段:河南鄭州的一段隋唐大運河故道,即今索須河的一段,長18公里,橫貫鄭州北郊。因為位於滎陽故城(今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之東,被命名為“滎陽故城段”。在滎陽故城東4公里,大河路與豐碩街交叉口南堤灣村,是這段故道的東端起點。索須河自滎陽故城流過來,但自此以西,不是隋唐大運河故道,要尋訪大運河的來頭兒,就從這裏向北,經惠濟橋村,至邙山黃河名勝風景區黃河。這段運河早已淤塞,但因有一座著名的石橋——惠濟橋。 [74] 
惠濟橋:現在這座惠濟橋建於元末明初。惠濟橋已完全從淤土中清理出來,是一座青石結構、三孔拱券石橋,東西走向,橋面平鋪着平整光滑的青石板,橋面的兩側有基槽和方形卯坑,昔日應當時安裝有望柱和欄板。橋面上,兩道深深的車轍溝槽十分醒目,那是數百年車輪碾壓出的印跡。 [74] 

隋唐大運河安徽宿州

隋唐大運河宿州段遺址 隋唐大運河宿州段遺址
大運河(通濟渠)宿州段全長141.5公里,流經宿州市埇橋區、靈璧縣、泗縣共3個縣區、涉及14個鄉鎮,其中94.5公里河道遺址埋於地下,47公里有水河道(含世界文化遺產段)位於泗縣。大運河(泗縣段)28公里故道是大運河僅存的故道,尤其是“十里長街”原始風貌保存完好。 [71]  [75] 
1987年,宿州市政建設時,埇橋遺址在宿城大隅口西側被發現並就地保護。1995年,在埇橋遺址東南處出土唐代蘄縣界碑,標註了宿州至周邊州郡的距離。200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為配合老城區改造對該處進行考古發掘,揭示出南北兩側對稱的石構宋代碼頭一座。在碼頭附近出土文物2400餘件,其中有錨碇45個、宋代木質貨船一艘。 [75] 
參考資料
  • 1.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2-14
  • 2.    潘鏞 .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 :三秦出版社,1987:2-4
  • 3.    《水經注 淮水》:「昔吳將伐齊,北霸中國,自廣陵城東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溝,謂之韓江,亦曰邗溟溝,自江東北通射陽湖,《地理志》所謂渠水也。而西北至末口(入)淮。
  • 4.    《水經注 淮水》:中瀆水自廣陵北出武廣湖東、陸陽湖西,二湖東西相直五里,水出其間,下注樊梁湖,舊道東北出,至博芝、射陽二湖,西北出夾耶,乃至山陽矣。
  • 5.    《國語 吳語》:吳王夫差既殺申胥,不稔於歲,乃起師北征。闕為深溝,通於商、魯之間,北屬之沂,西屬之濟,以會晉公午於黃池。
  • 6.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 :三秦出版社,1987 :5-10
  • 7.    《西都賦》:泛舟山東,控引淮、湖,與海通波。
  • 8.    《水經注》卷五:十里一水門,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
  • 9.    《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八:東城有二石橋,舊於王城東北開渠引洛水,名曰陽渠,東流經洛陽,於城東南迴通出石橋下,運至建春門以輸常滿倉。
  • 10.    《水經注 卷十四》濡水
  • 11.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 ,1987:11-12
  • 12.    《晉書 卷四十二 》:初,詔書使濬下建平,受杜預節度,至秣陵,受王渾節度。預至江陵,謂諸將帥曰:"若濬得下建平,則順流長驅,威名已著,不宜令受制於我。若不能克,則無緣得施節度。"濬至西陵,預與之書曰:'足下既摧其西藩,便當徑取秣陵,討累世之逋寇,釋吳人於塗炭。自江入淮,逾於泗汴,溯河而上,振旅還都,亦曠世一事也。"
  • 13.    《三國志》卷十五:(賈逵)遏鄢、汝,造新陂,又斷山溜長谿水,造小弋陽陂,又通運渠二百餘裏,所謂賈侯渠者也。
  • 14.    《三國志 卷二十八》:正始二年,乃開廣漕渠,每東南有事,大軍興眾,泛舟而下,達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艾所建也。
  • 15.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 :三秦出版社,1987 :13-14
  • 16.    《晉書 卷九十八》:軍次湖陸,攻慕容暐將慕容忠,獲之,進次金鄉。時亢旱,水道不通,乃鑿鉅野三百餘里以通舟運,自清水入河。
  • 17.    《晉書》卷三十四:舊水道唯沔漢達江陵千數百里,北無通路。又巴丘湖,沅湘之會,表裏山川,實為險固,荊蠻之所恃也。預乃開楊口,起夏水達巴陵千餘里,內瀉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
  • 18.    潘鏞 .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62
  • 19.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26
  • 20.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38
  • 21.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29-30
  • 22.    《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六《河南道》
  • 23.    《元和郡縣圖志》卷八:汴渠,一名蒗宕渠,今名通濟渠。
  • 24.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35
  • 25.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48-49
  • 26.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41-43
  • 27.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 :49
  • 28.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58-59
  • 29.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52-71
  • 30.    《元和郡縣圖志》卷五《河南道一》:自洛陽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從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於泗,達於淮,自江都宮入於海。
  • 31.    《舊唐書》列傳第七十三:河、汴有初,不修則毀澱,故每年正月發近縣丁男,塞長茭,決沮淤
  • 32.    《舊唐書 志第二十九》:汴州東有梁公堰,年久堰破,江淮曹運不通。發汴、鄭 丁夫以浚之。省功速就,公私深以為利。
  • 33.    《唐會要 卷八十七》:汴州東有梁公堰。年久堰破。江淮漕運不通。傑奉發汴鄭丁夫以浚之。省功速就。公私深以為利。刻石水濱以紀其績。
  • 34.    《唐會要 卷八十七》:安及遂發河南府懷、鄭、汴、滑、衞三萬人,疏決開舊河口,旬日而畢。
  • 35.    潘鏞 .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52-53
  • 36.    《舊唐書 列傳第七十三》:河、汴有初,不修則毀澱,故每年正月發近縣丁男,塞長茭,決沮淤……頃因寇難,總不掏拓,澤滅水,岸石崩,役夫需於沙,津吏旋於濘,千里洄上,罔水舟行……
  • 37.    《資治通鑑 卷二百二十三》:晏乃疏浚汴水,遺元載書,具陳漕運利病……唐世推漕運之能者,推晏為首,後來者皆遵其法度雲。
  • 38.    陳吉餘,虞志英,惲才興.《長江三角洲的地貌發育》《地理學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1959(3):35-54
  • 39.    《新唐書 志第三十一》:“開元二十二年,刺史齊浣以州北隔江,舟行繞瓜步,回遠六十里,多風濤,乃於京口埭下直趨渡江二十里,開伊婁河二十五里,渡揚子,立埭,歲利百億,舟不漂溺。”
  • 40.    《唐會要 .卷八十七》:二十六年十一月五日。潤州刺史齊澣奏。常州北界隔吳江。至瓜步江為限。每船渡繞瓜步江沙尾。紆迴六十里。多為風濤所損。臣請於京口埭下。直截渡江。二十里開伊婁河。二十五里即達揚子縣。無風水災。又減租腳錢。歲收利百億。又立伊婁埭。
  • 41.    《新唐書 卷一百七十二 列傳第九十七》:至則治漕渠,引湖陂,築防庸,入之渠中,以通大舟,夾堤高卬,田因得溉灌。疏啓道衢,徹壅通堙,人皆悦賴。
  • 42.    《新唐書 . 卷四十一 志第三十一》:貞元四年,節度使杜亞自江都西循蜀岡之右,引陂趨城隅以通漕,溉夾陂田。
  • 43.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 :57-58
  • 44.    《舊唐書 卷一百四十八 列傳第九十八》:又於高郵縣築堤為塘,溉田數千頃,人受其惠。
  • 45.    《新唐書 . 卷一百四十六 列傳第七十一》:居三歲,奏蠲逋租數百萬,築富人、固本二塘,溉田且萬頃。漕渠庳下不能居水,乃築堤閼以防不足,泄有餘,名曰平津堰。
  • 46.    《舊唐書 卷一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時揚州城內官河水淺,遇旱即滯漕船。乃奏自城南閶門西七里港開河向東,屈曲取禪智寺橋通舊官河,開鑿稍深,舟航易濟;所開長一十九里,其工役料度,不破省錢,當使方圓自備,而漕運不阻。
  • 47.    《唐會要 卷八十七》:寶曆二年正月。鹽鐵使王播奏。揚州城內舊漕河水淺。舟船澀滯。轉輸不及期程。今從閶門外古七里港開河。向東屈曲。取禪智寺橋東通舊官河。計長一十九里。其功役所費。當使自方圓支遣。從之。
  • 48.    《新唐書 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太極元年,敕使魏景清引淮水至黃土岡,以通揚州。
  • 49.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58
  • 50.    潘鏞 .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58-59
  • 51.    《新唐書 卷四十一 志第三十一》:西四十里有孟瀆,引江水南注通漕,溉田四千頃,元和八年,刺史孟簡因故渠開。)江陰,(望。武德三年以縣置暨州,並析置暨陽、利城二縣。九年州廢,省暨陽、利城,以江陰來屬。)義興,(緊。武德七年以縣置南興州,並析置臨津、陽羨二縣。八年州廢,省陽羨、臨津,以義興來屬。有張公山。)無錫。(望。南五里有泰伯瀆,東連蠡湖,亦元和八年孟簡所開。
  • 52.    《舊唐書 卷一百五 列傳第五十五》:奏請於咸陽擁渭水作興成堰,截灞、滻水傍渭東注,至關西永豐倉下與渭合。於長安東九里長樂坡下、滻水之上架苑牆,東面有望春樓,樓下穿廣運潭以通舟楫,二年而成。堅預於東京、汴、宋取小斛底船三二百隻置於潭側,其船皆署牌表之。若廣陵郡船,即於栿背上堆積廣陵所出錦、鏡、銅器、海味;丹陽郡船,即京口綾衫段;晉陵郡船,即折造官端綾繡,會稽郡船,即銅器、羅、吳綾、絳紗;南海郡船,即玳瑁、真珠、象牙、沉香;豫章郡船,即名瓷、酒器、茶釜、茶鐺、茶碗;宣城郡船,即空青石、紙筆、黃連;始安郡船,即蕉葛、蚺蛇膽、翡翠。船中皆有米,吳郡即三破糯米、方丈綾。凡數十郡。駕船人皆大笠子、寬袖衫、芒屨,如吳、楚之制。
  • 53.    潘鏞 .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61
  • 54.    《長安志》卷十三《咸陽》
  • 55.    潘鏞 .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 :三秦出版社,1987 :62-63
  • 56.    《舊唐書》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永徽中歷魏州刺史,政尚清嚴,奸盜屏跡。又開永濟渠入於新市,以控引商旅,百姓利之。
  • 57.    《新唐書》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有西渠,開元二十八年,刺史盧暉徙永濟渠,自石灰窠引流至城西,注魏橋,以通江、淮之貨。
  • 58.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66-70
  • 59.    《新唐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二十四》:(崔湜)……初,湜建言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鑱山出石門,抵北藍田,可通挽道。中宗以湜充使,開大昌關,役徒數萬。
  • 60.    《唐會要 卷八十六》:道路……貞元七年八月。商州刺史李西華。請廣商山道。又別開偏道。以避水潦。從商州西至藍田。東抵內鄉。七百餘里皆山阻。行人苦之。西華役功十餘萬。修橋道。起官舍。舊時每至夏秋。水盛阻山澗。行旅不得濟者。或數日。糧絕。無所求糴。西華通山間道。謂之偏路。人不留滯。行者為便。
  • 61.    《冊府元龜》卷四百九十八:(太宗貞觀)二十二年七月開斜谷道水路運米以至京師。
  • 62.    《讀史方輿紀要 卷一百六》:唐寶曆初,觀察使李渤立斗門以通漕舟,自是累加修浚。或謂之埭江。
  • 63.    《讀史方輿紀要 卷一百六》:九年,桂州刺史魚孟威因大修靈渠,增置斗門,渠復通利。
  • 64.    《新唐書 卷四十三上 志第三十三上》:西十里有靈渠,引灕水,故秦史祿所鑿,後廢。寶曆初,觀察使李渤立斗門十八以通漕,俄又廢。鹹通九年,刺史魚孟威以石為鏵堤,亙四十里,植大木為斗門,至十八重,乃通巨舟。
  • 65.    《北行日錄》:三日甲申,……宿宿州。自離泗州循汴而行,至此河益堙塞,幾與岸平。車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
  • 66.    《宿州志》卷三《輿地志》:南渡後漸湮。元泰定初,黃河行故汴渠,仍于徐州合泗水,至清口入淮。而泗州之汴口遂廢,汴水湮塞,埇橋亦廢。
  • 67.    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三秦出版社,1987:36-37
  • 68.    大運河申遺成功 成中國第46個世遺項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4-06-30]
  • 69.    絲綢之路大運河申遺成功 河南世界文化遺產達5個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6-30]
  • 70.    大運河遺蹟在洛陽:武則天和新潭有什麼故事  .中國搜索[引用日期2020-03-30]
  • 71.    隋唐大運河歷史遺存和現狀  .老泗州網
  • 72.    洛陽溝系洛陽乃至國內最早為都城服務大型水利工程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04-21]
  • 73.    餘扶危,賀官保.隋唐東都含嘉倉:文物出版社,1982:49-51
  • 74.    隋唐大運河遺蹟今猶存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4-21]
  • 75.    「千問千尋大運河」宿州:千年汴水千年情 運河古城展新姿  .人民資訊[引用日期2022-10-25]
  • 76.    中國大運河申遺人員:這一刻我們等了8年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4-02-23]
  • 77.    教育部組織 編寫.普通高中教科書 歷史 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07(第一次印刷):34
  • 78.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2001,北京大學出版社:151-15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