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

鎖定
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坐落在商丘睢陽區商柘公路與105國道之間,北岸佔地約24.5萬平方米,南岸佔地約24.8萬平方米。隋唐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的發展,宋州睢陽城(今商丘)就是依靠着大運河逐漸繁榮起來,使商丘成為隋唐宋時期繁華的商業大都會。隋唐大運河是我國隋代開鑿的一條舉世聞名的人工河,開挖於公元605年,全長2700公里,在商丘境內長約200公里。隋唐大運河商丘段在隋唐時期繁盛一時,南宋時期由於都城由商丘南遷至杭州,隋唐大運河商丘段逐漸蕭條。至明代中期,隋唐大運河商丘段河道淤塞,該河道徹底廢棄,後因黃河多次氾濫被掩埋於地下。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包括中國8個省、直轄市,27座城市,大運河河道遺產27段,以及運河水工遺存、運河附屬遺存、運河相關遺產共計58處遺產點,包括河南省境內的含嘉倉160號倉窖遺址、回洛倉遺址、通濟渠鄭州段、通濟渠商丘南關段、通濟渠商丘夏邑段、永濟渠滑縣浚縣段、浚縣黎陽倉遺址7處世界文化遺產遺址點。 [1] 
中文名
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
地理位置
河南省商丘睢陽區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北岸約24.5萬平方米,南岸約24.8萬平方米
保護等級
世界文化遺產
保護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河南省商丘市
建議遊玩時長
2—3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運河歷史

史料記載,隋唐大運河開挖於公元605年(隋煬帝大業六年),全長2700公里,在商丘境內長約200公里。其以通濟渠、永濟渠為“人”字狀兩大撇捺延伸,是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由於隋唐大運河商丘段引入的是黃河水,黃河水帶着大量的泥沙,泥沙長年淤積於河牀,直接影響大運河的通航。
南宋時期,隨着政治中心南移,通濟渠的漕運地位逐步減弱,再加上每年缺少清淤治理,運河河牀逐漸淤塞斷流。
據清朝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商丘縣誌》記載,明嘉靖年間大運河商丘段還在通航,明朝以後才逐步廢棄。
2007年,大運河從之前的“京杭大運河”更名為“中國大運河”進行“申遺”,作為8個省的35個主要參與城市之一的商丘,開始籌劃尋找大運河遺蹟。 [1] 

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考古發現

隋唐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
2008年3月,為配合大運河的申遺工作,同時勘察商丘市地下文物資源,商丘市文物部門組成了“商丘古城大運河碼頭考古隊”,並開始實地勘察。2008年8月—10月,通過勘察發現,商丘市睢陽區古宋街道辦事處武莊村附近的地下埋有隋唐大運河的碼頭遺址。2008年12月初,考古隊在睢陽區古宋街道辦事處武莊村開始了千年碼頭的挖掘工作。
北宋時期的隋唐大運河宋州(今商丘)碼頭,北岸佔地約24.5萬平方米,南岸佔地約24.8萬平方米。已挖掘的出北岸碼頭的一部分,約7800平方米。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的挖掘出土將對隋唐大運河商丘段,乃至整條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有極大的幫助。

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開發保護

遺址 遺址
2011年8月,商丘市人民政府審議通過《商丘市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為大運河商丘段遺產保護提供了科學的法律依據,將有力推動大運河遺產保護和申遺工作的開展。
商丘市大運河是中國隋唐時期京杭大運河通濟渠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商丘自西向東流經睢縣寧陵縣梁園區睢陽區虞城縣夏邑縣永城市,留下豐富文化遺產,夏邑縣汴河濟陽鎮段至今仍保存有寬20-30米、長20多公里的運河水面。
商丘碼頭遺址 商丘碼頭遺址
商丘古城是依託大運河而興起的古城,文獻和考古資料證實其地下疊壓着周代宋國都城、隋唐睢陽城、宋代南京城等,位於古城南2.5公里的商丘碼頭汴河遺址,面積5萬多平方米,已調查發現大量隋唐時期鈞瓷、汝瓷、哥瓷等多個窯口的瓷器,為科學研究大運河隋唐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商丘碼頭汴河遺址已進入大運河申遺“立即列入項目”。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已被列為2014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由沿線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安徽等8省市的33座城市聯合申報。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包括中國8個省、直轄市,27座城市,大運河河道遺產27段,以及運河水工遺存、運河附屬遺存、運河相關遺產共計58處遺產點,包括河南省境內的含嘉倉160號倉窖遺址、回洛倉遺址、通濟渠鄭州段、通濟渠商丘南關段、通濟渠商丘夏邑段、永濟渠滑縣浚縣段、浚縣黎陽倉遺址7處世界文化遺產遺址點。 [1] 

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意義價值

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中國大運河河道遺產涉及的27個城市的58個遺產點中,包括河南省5個城市的7處遺產點,其中商丘“通濟渠商丘南關段、通濟渠商丘夏邑段”作為 “立即列入項目”赫然在列。 [2] 
在談到隋唐大運河的作用是,唐朝詩人皮日休曾寫道:“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作者在這裏肯定了隋唐大運河的積極意義,説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績相比,這是在排除政治因素外,對隋唐大運河在繁榮經濟發麪發揮的作用給予的極高評價。
隋唐大運河促成了歷史上商丘的繁榮發展。隋唐大運河商丘段開鑿於隋代,漕運繁榮於唐宋,肩負着南北物資運輸的重任。運河通航後,商丘成了唐宋時期中原乃至北方前往南方的重要通道,交通樞紐地位逐步顯現,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增加。
北宋後期商丘一度成為陪都。康王趙構在商丘登基成為皇帝后,升當時的應天府(即今商丘)為“南京”。由於大運河的通航,唐宋時期的商丘西到京師,南達江淮,交通十分便利,漕運商旅往來不絕,商業繁榮,人民生活富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