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鎖定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九成”即“九重”或“九層”,取高大之意,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麟遊縣新城區 [9]  。始建於隋開皇十三年(593年),於開皇十五年(595年)完成竣工,初名仁壽宮。唐貞觀五年(631年)修復擴建後改名為九成宮,唐高宗時一度改名萬年宮,後又恢復原名,並置禁苑、武庫及官寺。唐開成元年(836年)毀於山洪。 [4]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是隋唐時期營造的皇家避暑離宮,規模宏偉,景色壯麗。 [9]  被稱為“離宮之冠”,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都曾在此避暑議政。 [7-8] 
現存遺址分佈面積約42.4萬平方米,現存宮城、城牆、夯築宮殿台基、闕門基址、石砌水井、唐“九成宮醴泉銘”碑及“萬年宮銘”碑等遺蹟。遺址的發現為研究隋唐時期皇家宮苑的形制、規劃、建築方式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1] 
1957年,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被公佈為陝西省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1996年11月20日,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外文名
The Sui palace of Renshou Jiucheng Palace Ruins
地理位置
陝西省寶雞市麟遊縣新城區
所處時代
隋、唐
佔地面積
約 424000 m²
保護級別
國務院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門票價格
碑亭10元,唐井遺址5元
著名景點
碑亭
唐井遺址
排雲殿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4-0048-1-048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歷史沿革

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年)二月,頒詔在岐州之北營造仁壽宮,任命左僕射楊素為總監、宇文愷檢校將作大匠,主持規劃設計工作;封德彝為土木監,主管施工事務。至開皇十五年(595年)三月,仁壽宮宣告竣工。隋文帝先後6次來仁壽宮避暑,並最終死於此宮。隋亡之後,仁壽宮也隨之廢棄。 [4] 
唐貞觀五年(631),唐太宗李世民為了避暑養病,詔令以仁壽宮為基礎,加以修繕,增築禁苑、武庫、官署,並改名為九成官。唐太宗本人前後5次駐蹕九成宮。唐高宗即位後,前後8次駐蹕九成宮,並曾於“永徽二年(651)九月八日,改九成宮為萬年宮,至乾封二年(667)二月十日,改為九成官”。高宗之後,武則天久居東都洛陽,玄宗又在驪山擴建了温泉宮,九成宮遂閒置起來。“安史之亂”以後,九成宮雖然仍有官員看守,但已逐漸荒蕪,並於開成元年(836年)毀於山洪。唐亡後,九成宮被毀,成為一片廢墟。 [4] 
1978—198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多次勘探、發掘,基本探明瞭其佈局。 [3]  [4] 
1990—1994年。發掘出一座保存完好的唐代宮殿遺址,即九成宮第37號宮殿遺址。 [3]  [4] 
2019年4月—2020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第一工作隊配合九成宮文化廣場規劃項目,對隋仁壽宮唐九成宮4號殿址進行了科學發掘,實際發掘約2300平方米,出土各類遺物500餘件。 [5]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遺址特點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綜述

仁壽宮坐落在杜水北岸,北依碧城山,南對石白山,東有童山,西鄰鳳凰山。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九成宮的宮城範圍:“周垣千八百步,並置禁苑及武庫、官寺等。”地勢西高東低,天台山被圍在宮城之內。遺址有內外兩重城垣的殘跡,內城是宮城,範圍在山谷較平坦的地帶。外圍城牆,即文獻所謂的繚牆,範圍較廣,包括了周圍的山地。宮城內為朝寢宮殿、武庫、官寺衙署,宮城之外圍牆以內的範圍是禁苑。宮城城牆遺存很少,經過考古勘探,僅發現了北宮牆的西段和東宮牆的中段。
經過復原研究,宮城區是沿杜水北岸東西500多米長的較為平坦的地帶進行佈局的。杜水沿南部堡子山東流,南宮牆即沿杜水北岸修建;北宮牆在北部碧城山下;西宮牆沿由北向南流的馬坊河東岸,也就是當時人工湖“西海”的東岸;東牆保存了一段長129.5米、寬9米的牆基。勘探表明,隋時的城牆有包磚,沿城牆根有用青石砌築的排水溝,溝底寬0.43米、口寬0.51米、深0.58米。溝口兩邊用青磚鋪砌,修飾得很整齊。實測城東西長1030米,推測南北寬約300米,這樣,城牆約合5裏多,與文獻所載“千八百步”基本相合。宮城南面正門為永光門,據《唐會要》卷三十記載:高宗永徽五年(654年)三月幸萬年宮,親制《萬年宮銘並序》700餘字,羣臣請刊石,建於永光門外。但永光門現已無跡可尋。宮城的北門,稱為玄武門。據考古勘探,在北宮牆的西端已經發現門址,但由修築公路被破壞殆盡,僅殘存部分路土、路面鋪石等。
宮城外圍有圍牆圍起來的禁苑,圍牆沿宮城周圍山巒的分水嶺修建,把制高點圍進來,以防止俯瞰宮城和禁苑,同時設置禁衞軍,以保衞安全。圍牆範圍,南北牆之間的距離1900餘米,南部的東西寬1700餘米,周長約6000米。北面山,上的圍牆經過發掘,牆基深0.8米、寬8.3米,殘存在隋唐地面以上約1.5米,東面圍牆殘高0.6—0.3米。
已經發掘的位於圍牆的一座北門,門墩台的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3.96米、南北寬1.7米,殘高約1.6米。墩台為夯土版築,表面包磚,為磨磚對縫做法,非常工整。墩台中間的門道寬3.76米,門道無磚石鋪裝,發掘所見為被火燒成紅黑色的路土。門道局部破壞,兩側有條石地袱,地楸在每個排叉柱位向門道壁一側突出一個礎形。地楸寬0.2米,礎形部分寬0.35米,加寬部分長0.55米。每一個礎位中間有一個排叉柱的柱腳榫的卯眼。卯眼長0.12米、寬0.09米、深0.08—0.1米。西側殘存6個,東側殘存5個,推測原來每側各7個。從柱腳榫的卯眼來看,除門道正中門限兩側的排叉柱的柱礎為垂直外,其餘各柱均向中間傾斜。門道中間有一條石門限,門限高0.33米、厚0.25米,門限兩端各有一個立頰的長方形卯眼,卯眼長0.27米、寬0.17米、深0.075米。門限兩端各下壓有門砧石,長1.3米、寬0.45米、高0.4米。門道兩壁的做法是:城門墩台的清水磨磚壁面拐至門道口第—根排叉柱,各排叉柱之間的壁面則改為混水壁面,即在磚壁上塗抹白灰,厚15釐米,局部經過維修,有3層灰面。粉白的柱間壁牆根處,塗有0.2米寬的赭紅色踢腳線。在門內東、西兩側發現門衞值房遺蹟。由於條件限制,只發掘了西側值房的局部。發現夯土台基和一排4個柱礎石,柱礎方0.4米、厚0.2米,礎面中心有一圓形卯眼。可以推測,左右對稱的值房大約各為3間。 [4]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1號殿址

1號殿址,即仁壽殿,位於天台山上,實際上是以天台山為基座的一座宮殿。天台山底盤為不規則方形,南部寬150餘米,北部寬110餘米,南北長150米。通過考古發掘得知,主體殿堂遺址破壞嚴重,僅剩下黃土夯築的台基,柱礎及地面鋪磚等已無存。台基周圍還殘留少量包磚的台壁和磚墁散水。遺址最下層的夯土台基築在原生土上,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31米,南面已被破壞成斷崖,南北寬度僅存15.2米,高1.2米。在這層夯土台基之上再築台基,外圍以磨磚對縫包壁。上層台基東西總長29.7米、南北殘寬13米,周圍有寬1.04米的散水。散水的做法是下層鋪襯長方形磚,表層鋪砌素面方磚3排,為磨磚對縫砌法,邊緣再平砌兩行條形黑亮的青棍磚。按照台基寬度計算,殿面闊7間,估計進深4間。 [4]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4號殿址

4號殿遺址
4號殿遺址(4張)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4月—2020年8月對位於陝西省麟遊縣城區的隋仁壽宮唐九成宮4號殿址進行了科學發掘,實際發掘約2300平方米,出土各類遺物400餘件。 [7] 
4號殿俯視圖 4號殿俯視圖
4號殿遺址位處九成宮遺址的西南隅。發掘顯示,4號殿遺址地層堆積保存較好,由現地表到隋代殿基散水深約5.4—6.2米,自東北往西南漸趨增厚,基本可反映遺址的沿用、廢棄和變遷過程。發掘表明:4號殿址坐北朝南,初建於隋代,唐代沿用隋代殿基並整體有所增高抬升,外圍且有增建和擴建。殿體由殿階基、西慢道、殿面礎石和殿基周匝散水四部分構成。從建築構材、夯土層理和殿西、南兩面破損裸露的斷茬等觀察分析,4號殿基明顯可分隋唐兩期,其中唐代部分疊壓在隋代的之上。隋代殿基主要由散水、基台台壁和內裏夯土組成,散水和台壁皆為石材砌築,石材為當地所產的麻綠色砂岩。同類石材皆切割整齊劃一,外表打磨光滑平整,體現了工程的嚴格管理和要求。自西慢道南壁、繞殿西、殿南台壁自下往上皆以四層地袱石、陡板石、隔身板柱和壓欄石相間拼合包砌。其中最上層地袱石、隔身板柱和壓欄石外表皆以隱地起突和線刻兼施的手法,雕刻有精美繁縟的纏枝唐草紋圖案,由嚴謹對稱的葉蔓為構圖單元,上下或左右相連,線條流暢活潑,規整而不顯單調。因唐代增建部分的包蔽和疊壓,隋代西慢道北側、殿基台壁以及殿面柱網布局等結構暫不明確。 [7] 
4號殿殿基台西南隅 4號殿殿基台西南隅
4號殿西踏步南側 4號殿西踏步南側
唐代以隋代石構殿基為基礎,對殿基和慢道整體抬升加高,增築的部分高約1.5米,主要由夯土構成,起夯自隋代壓欄石(殿北面為地袱石)同高水平的舊夯茬。殿面柱礎石尚存有14塊,皆為方座覆盆式,其中8塊尚處於原位,南側6塊皆已因洪水沖刷移位而呈現出傾斜、陷落等狀態,其中一件上刻“杜”字。從現存柱礎分析,唐代殿面大致可復原為東西38米、南北25米,面闊九間,進深三間,是一座殿基高達4.2米的高等級台式殿堂建築。 [7] 
4號殿遺址出土
4號殿遺址出土(5張)
考古人員表示,本次發掘是時隔二十五年後重啓九成宮遺址考古的一項重要舉措,有着重要的學術價值。其中殿週四圍堆積和晚期遺蹟對了解認識九成宮的形制佈局、歷史沿革和廢棄變遷等過程提供了確切的信息;隋代殿基部分周匝各類石構材體量之高大、厚重,保存之完好,當中的壓欄石、隔身版柱和地袱石所雕纏枝忍冬紋,枝條屈曲纏繞,葉瓣典雅華美,這些都是以往古代殿堂建築考古中所罕見,反映了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石作制度的流變,為研究同時期的建築藝術提供了實物資料;4號殿基夯土中所夾雜的卵石層、暗柱等技法為考察隋唐高台式建築技術的提供了素材。殿址尤其是四圍出土的完好磚、瓦、石類遺物應是最後廢棄塌落的所形成,對這批建築材料進行分析研究,是4號殿的整體復原重要元素;另外4號殿中出土的石香爐、銀簪子、玻璃質殘渣、鎏金乳釘、“開元通寶”“乾元重寶”銅錢和陶瓷器等也是多方面研究隋仁壽唐九成宮的歷史內涵和宮廷生活等的珍貴資料。 [5]  [7] 
除4號殿址外,還發現宋元院落遺址1座、太湖石造景3處、元明時期山民卵石院牆1處、出土各類遺物標本四五百件(組),全面反映了遺址的變遷過程,考古人員認為,新發掘的4號殿基址,保存完好、結構完整、石刻精美、工藝精湛、可視性強,代表了隋唐建築的高超藝術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10] 
4號殿,是目前我國隋唐時期保存基本完好、體量最大的石構高台式殿堂遺址。 [11]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7號殿址

7號殿址,位於天台山以東140餘米處,現狀為高8米多的近方形的大土台,當地人稱“梳妝枱”。經過考古鑽探得知,殿基東西長69米,南北寬58米,殘存的夯土台基高出現代地面約7米,由唐代地面至現狀殘高達16米。推測可能是獨孤皇后居住的永安殿。 [4]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37號殿址

37號殿址,位於宮城的中部偏東,距離7號殿址120米,坐北朝南。殿基基本保存完整,四面全用石材包砌,部分構件,上雕刻精美紋飾。殿基上現存46個(原有48個)青石柱礎,柱礎底1米見方,都是覆盆式,顯露處打磨光滑。東西面闊9間,南北進深6間。宮殿南北當心間都有門,門寬3.48米,其餘各間都是牆或檻牆半窗。大部分柱礎都保留在原來的位置之上,因此殿基的柱網分佈十分清楚。台基四周以青石板包砌,台基東西長42.62米、南北寬31.72米,高出石板散水1.09米。台基四周的散水也以石板砌築而成,石板寬0.7米,外鑲寬0.2米的條石邊,總寬度在0.9米。轉角散水石和散水鑲邊石起稜以及對接工藝水準極高。此殿設置有左右階(踏步),寬4.4米、南北長3.5米,每級踏面寬0.35米、促面高0.11米,復原共有10級。 [4] 
37號大殿遺址,被評為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八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7]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井亭

井亭,為隋代所建。在唐太宗發現醴泉之後,該井被填埋不用。發掘時發現井內填土純淨,應當是有計劃廢棄的。井台為石造,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均5.63米,周圍有寬0.92米的散水,全部石面為6.55米見方。正中的圓形井口是用兩塊長1.9米、寬0.95米、厚0.2米的大石板刻鑿成半圓,然後對接而成。圍繞井口鑿成下凹1釐米的八瓣折線花瓣圖案,凹下去的花瓣圖案處理成剁斧麻面,並塗以赭紅色漆。井體為直徑1米的磚砌圓簡形,發掘至4米餘即見水,至8米處井底出水極旺,水質清澈,可以飲用。井口四角有4個精緻的覆盆柱礎,方座0.58米見方,頂面直徑0.26米,中央的圓形卯眼直徑0.14米。 [4]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文物遺存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有柱礎、石塊、殘磚、瓦及兩尊土闕的遺蹟。九龍殿東西兩面的山崖壁上可見當日建築的夯土層、石柱礎等痕跡。殿下平地,有一18平方米的夯築土台,名梳妝枱。西面有唐代福昌院,又名天山寺。寺北山坡上有貞觀六年所立的由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寫的“九成宮醴泉銘”碑和唐高宗撰“萬年宮銘”,遺址內發現唐代石砌水井,井台呈長方形,刻有花紋圖案。還發現有石水渠、城門等遺蹟。 [3]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歷史文化

相關記載
據《資治通鑑》卷一七八記載:“夷山湮谷以立宮殿,崇台累榭宛轉相屬。役使嚴急,丁夫多死,疲頓顛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築為平地,死者以萬數。”仁壽宮建成伊始,隋文帝立即攜皇后來此避暑,見制度壯麗,大怒日:“楊素殫民力為離宮,為吾結怨天下!”但由於獨孤皇后很喜歡這座離宮,文帝也轉怒為喜,並賞賜了楊素。 [4]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文物價值

2019年4月—2020年8月的發掘是時隔25年後重啓九成宮遺址考古的一項重要舉措,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其中殿週四圍堆積和晚期遺蹟對了解認識九成宮的形制佈局、歷史沿革和廢棄變遷等過程提供了確切的信息;隋代殿基部分周匝各類石構材體量之高大、厚重,保存之完好,當中的壓欄石、隔身版柱和地袱石所雕纏枝忍冬紋,枝條屈曲纏繞,葉瓣典雅華美,這些都是以往古代殿堂建築考古中所罕見,反映了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石作制度的流變,為研究同時期的建築藝術提供了實物資料;4號殿基夯土中所夾雜的卵石層、暗柱等技法為考察隋唐高台式建築技術提供了素材。 [6]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保護措施

1957年5月31日,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範圍為:重點保護區,東至麟中操場,北至鎮頭村北山根,西至北馬坊河東岸,南至街南東西橫貫的大土壠;一般保護區,北至鎮頭村北山根,東至山神溝口,南至杜水河北岸,西至北馬坊河東岸;建設控制地帶,北至碧城山頂,東至石嘴子,南至堡子山頂、官坪、慄川村口,西至鳳凰山頂、滴水崖西側、史家原。 [3] 
1996年12月19日,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麟遊縣新城區。 [4] 
  • 交通信息
乘車路線:寶雞機場街汽車站乘坐前往麟遊縣的班車可到達。班車從6:30~17:30每半小時一班,車票23元,全程約4小時,返回的班車最晚為17:00。
自駕路線:從寶雞市區出發,沿寶漢高速公路、麟鳳路行駛約99千米到達。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